一种锚筋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58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空间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筋桩,包括3根呈品字形排布的钢筋,每根钢筋包括孔内段和外露段,孔内段的下端弯折一段长度,相邻2根钢筋孔内段接触部分每隔一段距离进行线焊接固定连接,并且在3根钢筋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定位筋组,每组定位筋组包括3根定位筋,3根定位筋分别与3根钢筋在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在任意2根相邻的钢筋的接触缝位置设置1根注浆管,注浆管的下端距离孔底有一定距离,3根钢筋与孔之间的缝隙填充砂浆。本新型通过对钢筋结构的改进以及通过定位筋束的设置,使钢筋束在孔内更容易定位到中心,增加钢筋束与土层的连接稳定性。增加钢筋束与土层的连接稳定性。增加钢筋束与土层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筋桩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空间施工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锚筋桩。

技术介绍

[000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锚筋桩。锚筋桩的作用主要对边坡、隧道、坝体等进行主动加固,其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锚固体的承压作用,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锚筋桩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预先造孔,将钢筋束定位在孔内,然后注入砂浆固定,现有施工过程中,钢筋束的定位不容易控制,造成锚筋桩整体与地层的连接稳定性不高,影响锚固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锚筋桩。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锚筋桩,包括3根呈品字形排布的钢筋,每根钢筋包括孔内段和外露段,孔内段的下端弯折一段长度,相邻2根钢筋孔内段接触部分每隔一段距离进行线焊接固定连接,并且在3根钢筋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定位筋组,每组定位筋组包括3根定位筋,3根定位筋分别与3根钢筋在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在任意2根相邻的钢筋的接触缝位置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筋桩,其特征在于,包括3根呈品字形排布的钢筋(1),每根钢筋(1)包括孔内段和外露段,孔内段的下端弯折一段长度,相邻2根钢筋(1)孔内段接触部分每隔一段距离进行线焊接固定连接,并且在3根钢筋(1)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定位筋组,每组定位筋组包括3根定位筋(2),3根定位筋(2)分别与3根钢筋(1)在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在任意2根相邻的钢筋(1)的接触缝位置设置1根注浆管(3),注浆管(3)的下端距离孔底有一定距离,3根钢筋(1)与孔之间的缝隙填充砂浆(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筋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2)包括两端的连接段(201)、中部的支撑段(202)以及将连接段(201)和支撑段(202)连接起来的过渡段(203),连接段(201)分别与所述钢筋(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刚戚敬师杨营孙金龙王贵燕沈承鑫秦仲一张跃超李天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