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阳专利>正文

通用型醒目鱼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508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醒目鱼漂,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漂尾、漂身和漂脚,所述漂尾上设有扁状漂段,所述扁状漂段为薄膜带状;从所述扁状漂段上端点开始往下的50mm~60mm所对应的10mm长度漂段的厚度均小于0.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极佳的简洁性、浮力均匀性的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鱼漂的视觉效果、翻身性能以及有效降低整体密度,摆脱了现有设计顾此失彼的设计窘态,具有极佳的通用性,实现鱼漂性能上的革命性提升。能上的革命性提升。能上的革命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型醒目鱼漂


[0001]本技术涉及钓具
,特别是一种鱼漂。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鱼漂千篇一律的结构已很难满足各类专业用途鱼漂的苛刻要求,导致钓友们经常频繁购买更换鱼漂却难以满足需求,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做工不够精美的原因而是鱼漂技术不成熟造成的。自鱼漂问世以来,钓友们一直迫切而强烈地需要一种具有高简洁性、高浮力均匀性、通用性强、具更大信号表达范围、更小的整体密度、高幅度灵敏度、高翻身性能和高视觉效果的成熟技术鱼漂。
[0003]鱼漂具有非常特殊的产品特点:1、鱼漂的性能要求众多,通常应具有以下性能:a、作为成熟技术鱼漂首先要实现充足的视觉效果,在本技术中通过提高可视面宽度来提高视觉效果;b、要有足够的幅度灵敏度,幅度灵敏度表达一定咬钩力下鱼漂产生的动作幅度的大小。漂尾的横截面积越小幅度灵敏度越高,本专利所述有利于提高幅度灵敏度是从有利于减小横截面积角度实现的。像竞技类、轻口类、带壳芦苇类鱼漂对幅度灵敏度有很高的要求,目前细尾鱼漂的幅度灵敏度很难大幅度提升。鱼漂对敏捷性要求也较高,敏捷性表达鱼漂信号动作的快慢,主要是受上下运动的水阻决定;c、具有良好的翻身性能,本专利主要通过减小漂尾重量和利用扁状漂段翻身时大体垂直于水面特点减小与水面的粘合力来提高翻身性能;d、最好具有极高的简洁性,是鱼漂技术难以进步的重要原因。像竞技类、带壳芦苇类鱼漂具有极高的简洁性要求,是阻碍鱼漂技术难以进步的重要原因;e、要具有良好的浮力均匀性,由相邻漂目横截面积大小的差异程度决定,本专利主要解决了醒目漂段与细尾连接处的浮力均匀性,像细尾鱼漂整个漂尾具有良好的浮力均匀性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而其他现有技术如加粗三棱柱型鱼漂和一体醒目尾鱼漂恰好在常用漂段出现浮力不均匀情况则表现很差,直接影响使用感受和甚至影响提竿中鱼准确率;f、要具有充足的信号表达范围,主要由醒目漂段长度决定,表达鱼漂在漂尾更大长度上展示信号的能力,信号表达范围越大越有利于表达更复杂的信号动作,属于醒目类鱼漂的瓶颈难题盲目增加醒目漂段长度会存在严重缺陷,像倒锥式扁尾鱼漂“随意”增加醒目漂段长度属于明显的创新失败;g、要具有更低的整体密度,像带壳芦苇鱼漂的整体密度是目前众厂家非常想突破的性能但举步维艰,本专利用漂尾的密度远大于漂身密度的特点通过减小漂尾重量来减小所占比重来大幅度减小鱼漂的整体密度;h、要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即不同种类的鱼漂有的钓高目有的钓低目等不同性能要求通过一支鱼漂来实现,是基于目前垂钓混养鱼的普遍性和鱼漂信号动作的复杂性以及杜绝频繁更换鱼漂重新调整铅坠而产生的重要性能指标。像加粗三棱柱鱼漂大扁尾鱼漂等主钓低目通用性就极差,本专利主要通过增加醒目漂段长度来实现鱼漂的通用性,成倍提升了鱼漂的使用价值。像在前后可视面做不同鲜艳颜色漂目涂装或前后不同高度位置的单侧定位漂目或采用多支鱼漂相同吃铅量等技术方案,也属于进一步提高通用性范畴;i、要便于快速方便的找到理想的可视面使用角度,是指垂钓使用过程中扁尾鱼漂的可视面有一个理想的观察角度实现更佳的视觉效果,实际上就是让可视面
大体正对着垂钓者的角度,通过在鱼漂座上调整可视面周向角度来实现。像小扁尾鱼漂由于宽度不足存在难以找到使用角度方面的缺陷在市场存在这么多年都很难被认可。垂钓活动是一项各个环节非常繁琐的过程,增加一个可视面选择过程也蕴含了垂钓的乐趣性,不属于不符合使用习惯范畴;j、通常具有较高的美观要求,直接关系到鱼漂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技术认可度,在鱼漂领域属于不可忽视的重要考量指标。像大扁尾鱼漂的美观性明显欠佳,是其市场上很难见到的一个重要原因,像单纯将大扁尾或一体醒目尾技术中的细尾改成很细的滑尾细尾难以获得市场认可。本专利通过各种可视面轮廓设计、过渡部分承上启下兼容设计、下漂段对美观性几乎没有影响的设计思路、前后轮廓轻盈的薄膜状设计以及内凹状滑尾细尾等兼容设计保证了极佳的美观性;k、要具有良好的耐用度也即使用寿命,在本专利主要解决了扁状漂段与细尾连接处也即过渡部分附近薄弱环节的耐用度,耐用度有问题属于致命缺陷,薄弱环节耐用度不能得到解决是目前阻碍扁状漂段难以做到更薄的重要原因。本专利主要通过加大过渡部分的形状缓冲效果以及利用薄膜尾技术的柔软性特点进一步降低提竿时产生的水阻等方案来提高薄弱环节耐用度;l、要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是基于目前行业设备粗糙简陋,生产水平低下而产生的要求,也是制约众多厂家对扁状漂段做到更薄的一方面原因;m、要具有良好的弯曲弧度均匀性,本专利指前后方向弯曲时漂尾弧度的均匀程度,是行业内惯常考量指标,通常弯曲弧度均匀性越好的漂尾耐用度越高爆口率越低。在本专利中主要解决的是扁状漂段与细尾连接处过渡部分附近漂段的弯曲弧度均匀性。像薄膜带状醒目漂段和滑尾细尾自身形状也有利于提高前后方向弯曲弧度均匀性,而双扁尾技术由于两种形状则欠佳。目前的一体醒目尾技术几乎没有过渡部分弯曲弧度均匀性很差不得已采用提高弯曲硬度的手段来淡化这一缺陷但实际上依然很差,即使是将扁状漂段顶端部分漂目做薄依然是上软下硬的状态在弯曲弧度均匀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而难以被市场认可,细尾靠上部分稍细一点影响耐用度而稍粗一点就有较大弯曲硬度也是制约目前众厂家难以将扁状漂段做更薄和细尾做更细的重要原因;n、最好具有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主要由风浪侧向力影响造成,本专利通过增加漂身入水深度以及控制醒目漂段宽度和长度等措施来提高鱼漂稳定性;o、需要符合钓友的使用习惯,由行业特点决定和钓友的执拗特点决定,像排水漂在翻身性能和幅度灵敏度方面不符合惯常使用习惯而很难被接受,是众多电子类无线电信号传输类鱼漂不被接受的重要原因,而细尾鱼漂是最符合钓友习惯的,本专利紧密围绕使用习惯进行设计,是本专利的显著优势;p、要具有乐趣性,本专利与像笔不能流畅书写种煎熬使用状态的细尾等鱼漂相比具有突出的优异性能符合钓友使用习惯符合通用型需求以及不同轮廓形状等个性设计保证了足够的乐趣性;q、要避免爆口现象,一体醒目尾技术是通过较大直径的圆柱型细尾通过提高漂尾弯曲硬度来降低爆口率,本专利主要通过更柔软的漂尾将弯曲受力点上移来避免爆口现象,本专利滑尾细尾部分无论是否做内凹状设计通常可以实现比一般细尾鱼漂甚至比双扁尾鱼漂所对应漂段还要细还要柔软;r、为了方便理解性能和有益效果,本专利中减轻漂尾重量是从减小横截面积角度来说的,通常减轻漂尾重量也就能减轻头重,继而可以提高翻身性能和降低鱼漂整体密度,按此理解即可;增加醒目漂段长度也即能实现更大的信号表达范围和鱼漂的通用性,也即有利于在常用漂段避开与细尾过渡继从而实现常用漂段更佳的浮力均匀性;减小横截面积也即能提高幅度灵敏度;增加宽度也即能提高视觉效果;s、以上性能要求为通常应该实现的而非必须实现的性能要求,不代表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2、大多数性能要求的显著提升皆属于本领域的瓶颈性难题,尤其是在不出现明显缺陷情况下多个性能同时显著提升。例如降低整体密度、实现清晰充足的信号表达范围、实现提高幅度灵敏度、提高简洁性、漂目相关性能的进一步优化等。3、鱼漂的众多性能要求极其苛刻。以目前细尾鱼漂不同款式之间设计量级精度单位高达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通用型醒目鱼漂,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漂尾、漂身和漂脚,所述漂尾的表面设有漂目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尾上设有扁状漂段,所述扁状漂段为薄膜带状;从所述扁状漂段上端点开始往下的50mm~60mm所对应的10mm长度漂段的厚度均小于0.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醒目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状漂段中宽度大于1.1mm的漂段长度在80mm~250mm之间;所述扁状漂段的最大宽度在1.3mm~2.5mm之间;所述扁状漂段上前60mm漂段的横截面积均小于0.8mm
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通用型醒目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状漂段中醒目漂段的左右轮廓包括:平行式带状、上宽下窄式带状、分段设计的带状、中间宽上下两头窄的带状、左右轮廓设有凹槽的带状、顶端局部加宽的带状、上部分平行下部分往下逐渐变窄的带状、上窄下宽式带状、左右轮廓设有波浪状的带状、相邻漂目呈左右错位设计的带状、中间局部呈渐变式加宽的带状、中间局部呈“矩形”状加宽的带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通用型醒目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状漂段上前后轮廓之间的夹角在0.01
°
~0.25
°
之间的漂段长度大于40mm;所述扁状漂段上的前10mm漂段的厚度均小于0.3mm;所述扁状漂段中醒目漂段最下端的厚度小于0.75mm;所述扁状漂段的前后轮廓呈内凹状;所述扁状漂段上前60mm漂段的素材厚度均小于0.45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通用型醒目鱼漂,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状漂段的下端设有“Y”形过渡部分;所述“Y”形过渡部分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阳
申请(专利权)人:董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