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氨基吡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4439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

氨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4

氨基吡啶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原料合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4

氨基吡啶是吡啶的一类重要衍生物,在化学化工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氨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应用范围逐年呈现上升趋势。主要用于合成染料、农药和医药中间体,也用作化学试剂。
[0003]4‑
氨基吡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工艺路线:
[0004]第1种:由卤代吡啶化合物催化合成;
[0005]第2种:由硝基吡啶催化加氢合成;
[0006]第3种:由氰基吡啶水解经霍夫曼降解合成;
[0007]第4种:由电化学方法合成;
[0008]第5种:由氰基吡啶贵金属盐催化合成。
[0009]比较上述4

氨基吡啶的制备方法及后处理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0010]1、添加催化剂,催化剂成本较高,难回收利用。
[0011]2、后处理过程大都需要有机溶剂连续萃取数十小时或多次萃取,这样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3、反应条件要求高、三废污染多。
[0012]4、需要多步反应导致收率低等问题,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
[0013]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4

氨基吡啶的制备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4

氨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4

氨基吡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为:
[0016](1)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搅拌,冷却,分批加入4

氰基吡啶;
[0017](2)待4

氰基吡啶加入完毕后,控制反应釜温度,保温反应直至4

氰基吡啶全溶,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无原料后,得到预反应液;
[0018](3)向上述预反应液中加入缚酸剂,继续搅拌;
[0019](4)待缚酸剂添加完成后,将反应釜加热升温到70℃保温后,继续升温到95℃,保温反应后得到反应液;
[0020](5)将上述反应液冷却至80℃,向反应釜中加入抗氧化剂和活性炭,静置脱色,过滤得到滤液;
[0021](6)将上述得到滤液冷却结晶,冷却结晶后离心分离得到4

氨基吡啶粗品;
[0022](7)将上述得到的4

氨基吡啶粗品重结晶,最终得到4

氨基吡啶成品。
[0023]进一步的,所述缚酸剂为吡啶、三乙胺、N,N

二异丙基乙胺中的一种。
[0024]进一步的,所述4

氰基吡啶的加入量为次氯酸钠溶液质量的1.0~1.9%,共分3批加入。
[0025]进一步的,所述氢氧化钠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10,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5mol/L,所述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3mol/L。
[0026]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液质量的5~10%,所述活性炭的加入量为反应液质量的10~15%。
[002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结晶的温度为2~4℃,冷却结晶的时间为12~15h。
[0028]进一步的,所述离心分离的转速为7000~8000r/min。
[0029]进一步的,所述重结晶的方式是将得到的4

氨基吡啶粗品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在室温下搅拌,然后抽滤去除滤饼,将滤液放在温度为2~4℃的温度环境下冷却重结晶12~15h。
[0030]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31]本专利技术的4

氨基吡啶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4

氨基吡啶纯度可以达到99.9%,收率达到93%以上,产品质量极高,并且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操作简单,是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应用的制备技术。
[0032]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4](1)将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0.3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0进行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搅拌10~15min,冷却到0~10℃,分3批加入次氯酸钠溶液质量1.0~1.9%的4

氰基吡啶;
[0035](2)待4

氰基吡啶加入完毕后,控制反应釜温度为0~20℃,保温反应直至4

氰基吡啶全溶,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无原料后,得到预反应液;
[0036](3)向上述预反应液中加入缚酸剂,继续搅拌0.5~2小时;所述缚酸剂为吡啶或者三乙胺、N,N

二异丙基乙胺中的一种;
[0037](4)待缚酸剂添加完成后,将反应釜加热升温到70℃保温20~30min后,继续升温到95℃,保温反应4~5h后得到反应液;
[0038](5)将上述反应液冷却至80℃,向反应釜中加入反应液质量5~10%的抗氧化剂和反应液质量10~15%的活性炭,静置脱色,过滤得到滤液;
[0039](6)将上述得到滤液放入温度为2~4℃的温度环境下冷却结晶12~15h,冷却结晶后放入离心机中,以7000~8000r/min的转速离心分离得到4

氨基吡啶粗品;
[0040](7)将上述得到的4

氨基吡啶粗品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在室温下搅拌,然后抽滤去除滤饼,将滤液放在温度为2~4℃的温度环境下冷却重结晶12~15h,最终得到4

氨基吡啶成品。
[0041]实例1
[0042](1)将浓度为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度为0.3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按体积
比为5:3进行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搅拌10min,冷却到1℃,分3批加入次氯酸钠溶液质量1.0%的4

氰基吡啶;
[0043](2)待4

氰基吡啶加入完毕后,控制反应釜温度为1℃,保温反应直至4

氰基吡啶全溶,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无原料后,得到预反应液;
[0044](3)向上述预反应液中加入吡啶,继续搅拌0.5小时;
[0045](4)待缚酸剂添加完成后,将反应釜加热升温到70℃保温20min后,继续升温到95℃,保温反应4h后得到反应液;
[0046](5)将上述反应液冷却至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

氨基吡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混合后装入反应釜中,在室温下搅拌,冷却,分批加入4

氰基吡啶;(2)待4

氰基吡啶加入完毕后,控制反应釜温度,保温反应直至4

氰基吡啶全溶,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无原料后,得到预反应液;(3)向上述预反应液中加入缚酸剂,继续搅拌;(4)待缚酸剂添加完成后,将反应釜加热升温到70℃保温后,继续升温到95℃,保温反应后得到反应液;(5)将上述反应液冷却至80℃,向反应釜中加入抗氧化剂和活性炭,静置脱色,过滤得到滤液;(6)将上述得到滤液冷却结晶,冷却结晶后离心分离得到4

氨基吡啶粗品;(7)将上述得到的4

氨基吡啶粗品重结晶,最终得到4

氨基吡啶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

氨基吡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缚酸剂为吡啶、三乙胺、N,N

二异丙基乙胺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

氨基吡啶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瑾连蒋红良杭康杭冬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梦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