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4438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属于生态保护技术领域,所述捕鼠装置包括管状容器、伪装鼠洞组件、步行轮组件和端盖组件;所述管状容器为容纳黄鼠的装置,通过其上的鼠洞接口连接伪装鼠洞组件和步行轮组件,管状容器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端盖组件。所述伪装鼠洞组件由伪装鼠洞和单向盖板组件组成。所述步行轮组件主要有步行轮壳体、步行轮接口、弧板结构等组成。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端盖外缘设有防滑凸起,端盖内部设带有可充电的GPS模块。所述捕鼠装置可以依靠风力在草地里滚动,自带GPS模块实时向中控系统报告位置,自带老鼠诱饵,可大批捕捉老鼠。可大批捕捉老鼠。可大批捕捉老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保护
,涉及一种捕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一个草原发生退化、沙化比较严重的国家。导致草地沙化的方面很多,其中鼠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如破坏青海境内草原的喜马拉雅旱獭非常猖獗,吉林与内蒙的草原鼠害一般指的是达乌尔黄鼠,又称蒙古黄鼠、草原黄鼠、大眼贼等。达乌尔黄鼠在草原地下钻洞、破坏草根,掘洞挖出的土堆在洞口会压住青草,自身繁殖较快,而且其天敌数量较少。由于其生活地域广、流动性大,至今尚未有特效的方法治理草原鼠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所述捕鼠装置可以依靠风力在草地里滚动,自带GPS模块实时向中控系统报告位置,自带老鼠诱饵,可大批捕捉老鼠。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包括管状容器、伪装鼠洞组件、步行轮组件和端盖组件;所述管状容器包括管体,在所述管体上设有连接伪装鼠洞组件的接口Ⅰ和连接步行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草地的流动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容器(1)、伪装鼠洞组件(2)、步行轮组件(3)和端盖组件(4);所述管状容器(1)包括管体(11),在所述管体(11)上设有连接伪装鼠洞组件(2)的接口Ⅰ和连接步行轮组件(3)的接口Ⅱ;在所述管体(11)的两端均设有端部螺纹(13),所述端盖组件(4)通过所述端部螺纹(13)与管状容器(1)连接;所述伪装鼠洞组件(2)包含伪装鼠洞(21)和单向盖板组件(22);所述伪装鼠洞(21)为一端带弯头的直管,所述弯头内设有与所述接口Ⅰ配套的凹槽,通过所述凹槽和接口Ⅰ将伪装鼠洞(21)与管状容器(1)连接,连接后伪装鼠洞(21)的直管延伸方向与所述管状容器(1)管体的轴线方向平行;在所述弯头内设有仅向管体(11)内侧开合的单向盖板组件(22);所述步行轮组件(3)为两组,分别连接滚设在所述管状容器(1)的管体(11)上;所述步行轮组件(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步行轮壳体(31),所述步行轮壳体(31)内部中空,所述步行轮壳体(31)的外侧面为弧形,在所述步行轮壳体(31)的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接口Ⅱ配套的步行轮接口(32),通过接口Ⅱ与步行轮接口(32)将步行轮壳体(31)连接在所述管状容器(1)的管体(11)上;所述端盖组件(4)为两组,分别盖设在所述管状容器管体(11)的两端;所述端盖组件(4)包括端盖,在所述端盖的外缘设有防滑凸起(41),在所述端盖内部设有与管状容器(1)上的端部螺纹(13)相配套的内螺纹(42),端盖内部设有可充电的GPS模块(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11)靠近左右两端处分别设置有接口件,每个接口件沿管体(11)周向包含四对接口Ⅰ和两对接口Ⅱ;两对接口Ⅱ沿管体(11)周向对称设置,四对接口Ⅰ两两分设在两对接口Ⅱ之间;所述伪装鼠洞(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昊谕张蕾马红媛梁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