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41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其包括底部套口(1)、增香物放置筒(2);所述底部套口(1)为空心梯型柱体,其内部的中心空腔为电子雾化烟弹容纳区(11);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位于所述底部套口(1)上方,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为中空圆柱体,其中心空腔为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电子雾化烟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更明显的烟草本香,更丰富的香气风格。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可实现通配各类形状各异的电子雾化烟。雾化烟。雾化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雾化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售电子雾化烟主要通过加热雾化烟油产生具有特定气味的气溶胶供烟民抽吸。而烟油的调配针对烟草本香存在局限性,例如烟草提取物,烟草香精等限量使用;且仅雾化烟油雾化抽吸这一形式较为单一,阻断了烟民体验更明显的烟草本香,更丰富的香气风格,所以人们希望可以在雾化烟油雾化抽吸的基础上再辅助烟草本香。
[0003]形状上来说,电子雾化烟烟弹的形状总体可归类为:早期的仿真烟圆形圆柱体状和目前主流的非仿真烟的扁型圆柱体状,且各扁型圆柱体状间有一定差异。而如果针对每一种形状的电子雾化烟烟弹都设置一种适应的增香棒,那增香棒的尺寸也难以确定,也很难适配各种形状的电子雾化烟烟弹。
[0004]综合来说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现有电子雾化烟,可提供的烟草本香较欠缺;部分致香成分在烟油中雾化出来纯正感欠佳。2、由于现有各类雾化电子烟的形状各不相同,在电子雾化烟上外接嘴套要实现通配所有电子烟存在较大困难。
[0005]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电子雾化烟的现状,本专利技术从提升烟民对所有电子雾化烟抽吸体验的角度出发,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
[0007]本专利技术在现有电子雾化烟基础上,为烟民提供更明显的烟草本香,更丰富的香气风格。另外本专利技术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可实现通配各类形状各异的电子雾化烟。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种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套口1、增香物放置筒2;
[0009]所述底部套口1为空心梯型柱体,其采用软性橡胶材料,受力可自由伸缩,其内径小于电子雾化烟弹口直径,可外接至所有电子雾化烟弹上,其内部的中心空腔为电子雾化烟弹容纳区11;
[0010]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位于所述底部套口1上方,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为中空圆柱体,其采用硬性耐温塑料,其受热无异味,其中心空腔为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
[0011]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还包括增香物放置仓3,所述增香物放置仓3位于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外围,其采用硬性耐温塑料,其受热无异味,其粘接至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外围。且其侧壁主体内具有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为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
[0012]优选地,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侧壁上具有通气孔23,所述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与所述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通过所述通气孔23气流连通,抽吸形成的雾化烟雾气流从所述第一
增香物容纳区21经过所述通气孔23扩散至所述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和增香物放置仓3形成一定的密闭空间,抽吸形成的雾化烟雾气流在抽吸停止后,仍向上流动,到达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的透气底面,向下回流,从所述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经过所述通气孔23扩散至所述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见图1。在每口抽吸电子雾化烟的5

10s间隙内,经过第一增香物增香后的电子烟雾气流会通过通气孔23扩散至所述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经第二增香物进行第二次补香,进一步的对电子雾化烟的烟气进行持续增香,保持香气的浓郁程度。
[0013]优选地,所述通气孔23为多个,其均匀分布在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侧壁上且被增香物放置仓3包围的区域。
[0014]优选地,所述增香物放置仓3的顶面上具有可开启和闭合的搭扣32,通过所述搭扣32的开启向所述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内装填第二增香物,通过所述搭扣32的关闭实现所述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仅能通过所述通气孔23与所述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气流连通的环境。
[0015]优选地,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还具有透气底面22,所述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与所述电子雾化烟弹容纳区11通过所述透气底面22气流连通,抽吸形成的雾化烟雾气流从所述电子雾化烟弹容纳区11经过所述透气底面22扩散至所述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当其加入的是增香棒的时候,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可以不设置底面,只要增香棒直径与所述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内径匹配,使增香棒不会掉落即可;当第一增香物为载香颗粒、载香粉末、载香凝胶、载香线时,增香物放置筒2需要设置底面,同时为了保证可以使气体通过,该底面为透气底面。可以选用透气的材料制作底面,也可以采用不透气的材料,但是通过打孔的方式使底面透气,透气底面的材料和透气形式,也要根据实际装填的增香物质来定。
[0016]优选地,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底端粘合至所述电子雾化烟弹容纳区12顶端。
[0017]优选地,所述底部套口1采用软性橡胶材料,受力可自由伸缩,其内径小于电子雾化烟弹口直径,可外接至电子雾化烟弹上;
[0018]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采用硬性耐温塑料,受热后无异味;
[0019]所述增香物放置仓3采用硬性耐温塑料,受热后无异味。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内的第一增香物可以为载香颗粒、载香粉末、载香凝胶、载香线、增香棒。增香棒的结构可以参考本申请人已经申请的,申请号2021216188800,名称为一种香气补偿气溶胶雾化器,的专利,或者申请号2021216188779,名称为一种缓释增香气溶胶雾化器,的专利。同样的,气溶胶雾化器的结构也可以参考上述申请中使用的气溶胶雾化器。增香形式多样,电子雾化烟产生的烟气经过增香物放置筒2的透气底面进入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内,对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内的第一增香物质进行热洗脱,从而实现对烟气进行增香的作用。
[0021]优选地,当所述第一增香物为载香颗粒、载香粉末、载香凝胶、载香线时,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还具有透气的封口顶面24,当所述第一增香物为增香棒时,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无需设置封口顶面24,所述增香物放置仓3无需设置。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内的第二增香物可以为载香颗粒、载香粉末、载香凝胶、载香线。优选地,所述第二增香物为吸附香精的多孔植物颗粒、天然植物和多种香精重组造粒的增香颗粒、咖啡粉、果粉、三七粉等天然植物粉末材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可参照申请号:201811285170.3),专利名称为: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发烟颗粒材质及其制备
方法)。天然植物粉指像咖啡粉、果粉等这些天然植物的粉末。
[0023]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的底部套口1,其材料选自热塑性橡胶材料等易变形、易恢复软性材料,该材料具有极佳的弹性、柔软性、伸长率和压缩强度,且所述底部套口1的内径小于所有电子雾化烟弹口直径,可外接至所有电子雾化烟弹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各类雾化电子烟的形状各不相同,在电子雾化烟上外接嘴套要实现通配所有电子烟存在较大困难。
[0025]2、本专利技术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包括增香物放置筒2,所述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内的第一增香物可以为载香颗粒、载香粉末、载香凝胶、载香线、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部套口(1)、增香物放置筒(2);所述底部套口(1)为空心梯型柱体,其内部的中心空腔为电子雾化烟弹容纳区(11);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位于所述底部套口(1)上方,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为中空圆柱体,其中心空腔为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增香物放置仓(3),所述增香物放置仓(3)位于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外围,且其侧壁主体内具有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为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侧壁上具有通气孔(23),所述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与所述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通过所述通气孔(23)气流连通,抽吸形成的雾化烟雾气流从所述第一增香物容纳区(21)经过所述通气孔(23)扩散至所述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23)为多个,其均匀分布在所述增香物放置筒(2)侧壁上且被增香物放置仓(3)包围的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雾化烟增香的通配外接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香物放置仓(3)的顶面上具有可开启和闭合的搭扣(32),通过所述搭扣(32)的开启向所述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内装填第二增香物,通过所述搭扣(32)的关闭实现所述第二增香物容纳区(31)仅能通过所述通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林思洁尧珍玉黄振楠邱智熊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喜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