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197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安全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还包括:信号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安全帽本体上,所述信号发生装置适于发出求救信号;发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安全帽本体上,包括:传动件和发电机,所述传动件适于受外力驱动带动所述发电机产生电能,所述发电机与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电气连接并适于为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供电。当信号发生装置长时间工作后电池电量容易用尽后,发电组件为信号发生装置提供及时的电量补给,确保电量的稳定、充分供给,提高使用者被成功搜救的几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安全帽信号发生装置在电池电量用尽后无法得到及时补给的缺陷。用尽后无法得到及时补给的缺陷。用尽后无法得到及时补给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帽。

技术介绍

[0002]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总是慌张地尽快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但撤离过程总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对于居住在楼房中的人们来说迅速撤离存在一定困难,撤离途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基于此,一些应急装备应运而生。而用于头部防护的安全帽便是其中之一。
[0003]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安全求援的地震应急帽,在具备必要的用于头部防护功能的同时,还在安全帽上设置了发声装置,当使用者遇险需要救援时,能够通过声响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自救能力。
[0004]但在利用发声装置、发光装置等作为信号发生装置时,通常使用者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利用信号发生装置发出救援信号才能提高被成功搜救的几率,因此需要持续的电量供给才能长时间工作,虽然上述方案中的发声装置配备了电池,但是信号发生装置长时间工作后电池电量容易用尽,且电池容易出现损耗、电量不足等诸多问题,难以确保电量的稳定、充分供给,这时若是无法得到及时补给,便无法继续求救信号,从而大大减小获救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安全帽信号发生装置在电池电量用尽后无法得到及时补给的缺陷。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还包括:
[0007]信号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安全帽本体上,所述信号发生装置适于发出求救信号;
[0008]发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安全帽本体上,包括:
[0009]传动件和发电机,所述传动件适于受外力驱动带动所述发电机产生电能,所述发电机与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电气连接并适于为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供电。
[0010]可选地,所述发电组件设置在发电盒中,所述传动件包括:
[0011]齿条,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发电盒中;
[0012]单向齿轮,外圈与所述齿条啮合,内圈连接有转轴;
[0013]发条本体,内圈端部与所述转轴相连接,外圈端部与发条盒相连接并带动所述发条盒转动,所述发条盒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
[0014]棘轮,与所述发条盒同轴连接并与所述发电机的发电齿轮动力连接;
[0015]棘爪,适于作用在所述棘轮上。
[0016]可选地,所述棘轮与所述发电齿轮通过若干同轴双齿轮依次啮合动力连接,所述同轴双齿轮为大齿轮与小齿轮同轴设置,其中之一的所述大齿轮与其中另一非同轴的所述小齿轮依次啮合。
[0017]可选地,还包括绑带,一端与所述齿条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全帽本体相连接,
所述绑带适于抵接在使用者下巴处以固定所述安全帽本体。
[0018]可选地,所述齿条的一端通过伸缩件与所述发电盒相连接,所述齿条的另一端适于伸出所述发电盒。
[0019]可选地,所述发电组件还包括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和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电气连接,所述发电机适于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适于为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供电。
[0020]可选地,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为无线信号发射器。
[0021]可选地,还包括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安全帽本体的两侧,所述支撑组件一端与所述安全帽本体刚性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另一端适于作用在使用者肩部。
[0022]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安全帽本体的两侧,所述支撑杆适于沿所述安全帽本体向下滑动并适于限制所述安全帽本体沿所述支撑杆向下滑动。
[0023]可选地,所述支撑杆为棘齿条,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
[0024]固定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安全帽本体的两侧,所述固定块中设置有容纳槽,所述棘齿条通过所述容纳槽插入所述固定块中;
[0025]弹性嵌入件,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弹性嵌入件的一端适于深入所述容纳槽并抵靠在所述棘齿条上,从而限制所述安全帽本体沿所述棘齿条向下滑动;
[0026]支撑座,通过固定架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支撑座适于作用在使用者肩部;
[0027]握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002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9]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还包括:信号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安全帽本体上,所述信号发生装置适于发出求救信号;发电组件,设置在所述安全帽本体上,包括:传动件和发电机,所述传动件适于受外力驱动带动所述发电机产生电能,所述发电机与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电气连接并适于为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供电。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安全帽,在安全帽本体上设置发电组件,并使得传动件在外力驱动,从而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为信号发生装置供电,当信号发生装置长时间工作后电池电量容易用尽后,为信号发生装置提供及时的电量补给,确保电量的稳定、充分供给,提高使用者被成功搜救的几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安全帽信号发生装置在电池电量用尽后无法得到及时补给的缺陷。
[003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帽,所述发电组件设置在发电盒中,所述传动件包括:齿条,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发电盒中;单向齿轮,外圈与所述齿条啮合,内圈连接有转轴;发条本体,内圈端部与所述转轴相连接,外圈端部与发条盒相连接并带动所述发条盒转动,所述发条盒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棘轮,与所述发条盒同轴连接并与所述发电机的发电齿轮动力连接;棘爪,适于作用在所述棘轮上。
[0032]通过传动件上若干部件的逐级传递,将通常由使用者外力提供的驱动齿条作用的机械能,转化为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为信号发生装置供电。
[0033]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帽,所述棘轮与所述发电齿轮通过若干同轴双齿轮依次啮合动力连接,所述同轴双齿轮为大齿轮与小齿轮同轴设置,其中之一的所述大齿轮与其中另一非同轴的所述小齿轮依次啮合。
[0034]将若干同轴双齿轮依次啮合动力连接,逐级提高每一同轴双齿轮的线速度,并最终反映到发电机的发电齿轮上,使得发电齿轮具有更高的转速,使发电机快速产生电能,从
而提高发电效率。
[0035]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帽,还包括绑带,一端与所述齿条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全帽本体相连接,所述绑带适于抵接在使用者下巴处以固定所述安全帽本体。
[0036]绑带绕过使用者下巴作为安全帽本体的固定件,使用者张嘴动作时下巴向下运动带动齿条向下运动作为齿条的动力来源,当使用者遇险时,例如被掩埋四肢无法正常使用时,通过下颌的运动便能有效的运行发电组件,为极端情况下的使用者求救提供保证。
[0037]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帽,所述齿条的一端通过伸缩件与所述发电盒相连接,所述齿条的另一端适于伸出所述发电盒。
[0038]当齿条向下运动到极限位置后需要复位,以保证下一次齿条向下动作正常进行,伸缩件确保齿条能够正常复位。
[0039]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帽,所述发电组件还包括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和所述信号发生装置电气连接,所述发电机适于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适于为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供电。
[0040]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发生装置(2),设置在所述安全帽本体(1)上,所述信号发生装置(2)适于发出求救信号;发电组件(3),设置在所述安全帽本体(1)上,包括:传动件和发电机(31),所述传动件适于受外力驱动带动所述发电机(31)产生电能,所述发电机(31)与所述信号发生装置(2)电气连接并适于为所述信号发生装置(2)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组件(3)设置在发电盒(311)中,所述传动件包括:齿条(32),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发电盒(311)中;单向齿轮(33),外圈与所述齿条(32)啮合,内圈连接有转轴(34);发条本体(35),内圈端部与所述转轴(34)相连接,外圈端部与发条盒(36)相连接并带动所述发条盒(36)转动,所述发条盒(36)与所述转轴(34)间隙配合;棘轮(37),与所述发条盒(36)同轴连接并与所述发电机(31)的发电齿轮(39)动力连接;棘爪(38),适于作用在所述棘轮(3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37)与所述发电齿轮(39)通过若干同轴双齿轮(310)依次啮合动力连接,所述同轴双齿轮(310)为大齿轮与小齿轮同轴设置,其中之一的所述大齿轮与其中另一非同轴的所述小齿轮依次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2

3任一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绑带(4),一端与所述齿条(32)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全帽本体(1)相连接,所述绑带(4)适于抵接在使用者下巴处以固定所述安全帽本体(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2)的一端通过伸缩件(312)与所述发电盒(311)相连接,所述齿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博尚超杨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