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4165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组件,包括动力电池外壳和设于动力电池外壳底部的装配板,装配板和动力电池外壳之间呈凸型结构设置,动力电池外壳的下端设有水冷机构,动力电池外壳的上端设有灭火机构,动力电池外壳的内部设有动力电池模块,动力电池模块相对的两侧及底部的动力电池外壳内部均设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一端的动力电池外壳上设有若干防尘进风口,散热机构另一端的动力电池外壳上设有散热风扇,动力电池外壳的顶部设有BMS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监测感应机构结合BMS模块,用于动力电池监测管理,提高动力电池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优化动力电池的抗环境温度影响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管理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动汽车用的电池一般为锂电池。
[0003]目前动力电池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积聚在动力电池的内部不能够快速散热,造成动力电池温度过高,以及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启动前温度过低,高温或低温均对动力电池的运行加快损耗,因此动力电池运行受环境温度损耗严重,动力电池管理难、安全隐患大,甚至出现火灾,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组件,包括动力电池外壳(1)和设于动力电池外壳(1)底部的装配板(11),所述装配板(11)和动力电池外壳(1)之间呈凸型结构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外壳(1)的下端设有水冷机构,所述动力电池外壳(1)的上端设有灭火机构,所述动力电池外壳(1)的内部设有动力电池模块(8),所述动力电池模块(8)相对的两侧及底部的动力电池外壳(1)内部均设有散热机构(5),所述散热机构(5)一端的动力电池外壳(1)上设有若干防尘进风口(3),所述散热机构(5)另一端的动力电池外壳(1)上设有散热风扇(31),所述动力电池外壳(1)的顶部设有BMS模块(4),所述动力电池模块(8)上设有间隔机构(7),所述间隔机构(7)的底部与散热机构(5)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模块(8)的顶部设有加热机构,所述动力电池外壳(1)上设有电池参数检测用监测感应机构(9),所述监测感应机构(9)、灭火机构、水冷机构、散热风扇(31)和加热机构与BMS模块(4)之间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感应机构(9)包括温度感应用温度传感器、气密性检测用气压传感器和火灾感应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与BMS模块(4)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机构包括灭火压力储罐(2)、灭火喷头(21)、输料管(22)和电磁控制阀(23),动力电池外壳(1)的一侧设有灭火压力储罐(2)和电磁控制阀(23),灭火压力储罐(2)的内部设有灭火剂,动力电池外壳(1)内侧的顶部设有灭火喷头(21),灭火压力储罐(2)的顶部通过输料管(22)与电磁控制阀(23)的一端连接,电磁控制阀(23)的另一端通过输料管(22)与灭火喷头(21)连接,电磁控制阀(23)与BMS模块(4)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基板(51)、一号散热片(52)和散热通槽(53),动力电池模块(8)相对两侧的动力电池外壳(1)内壁及动力电池外壳(1)的内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平洋夏勇高荣游余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