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334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9
本申请涉及一种链式储能系统。所述链式储能系统包括功率变换阀组、电池阵列以及金属外壳,所述功率变换阀组包括多个功率模块,所述电池阵列包括多个电池簇模块,所述多个功率模块和所述多个电池模块均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每个所述功率模块均与一个所述电池模块并联连接,所述功率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的连接点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本方案使得金属外壳成为整个高压带电体的一部分,避免金属外壳产生感应电荷,储能系统在高压环境下工作时,功率模块内部导电零件全部确定可靠电位,在高压环境下无悬浮点,使导电零件在高压电场内产生的感应电荷能被有效释放,防止出现放电故障,保障链式储能系统运行安全。链式储能系统运行安全。链式储能系统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式储能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高压储能
,特别是涉及一种链式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系统因为具备优秀的充放电能力,已广泛应用于电网内,其独具的发电和储电双向调节作用,不但能够提高电网接纳可再生新能源并网发电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解决电力系统变负荷和新能源电力接入产生的问题,保持电网高效安全运行和电力供需平衡。随着大规模可再生新能源并网容量与日俱增,储能系统作为平滑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的有效设备,其接入电网的容量越来越大,电压等级也越来越高。高压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搭配储能电池簇所组成的链式储能系统应运而生。
[0003]通过多个低电压子单元模块的级连,使链式储能系统具备直接接入高压配电网的能力。链式储能系统无需配置常规低压储能系统中的升压变压器,降低储能系统损耗,减少设备投入以及故障隐患,提高了经济性。基于链式储能多个低电压子单元模块级连的拓扑方案,以及储能电池簇分布式的配置特点,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变得简单而且方便,同时也使储能系统容量扩展更加简单方便。因此链式储能系统在高压大容量储能系统领域有着特别良好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变换阀组、电池阵列以及金属外壳,所述功率变换阀组包括多个功率模块,所述电池阵列包括多个电池簇模块,所述多个功率模块和所述多个电池模块均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内;每个所述功率模块均与一个所述电池模块并联连接,所述功率模块和所述电池模块的连接点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点包括正极连接点和负极连接点,所述正极连接点与金属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负极连接点和所述金属外壳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所述功率模块、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第二电阻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内,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串联中点连接;所述电池簇模块包括多个储能电池,每个所述储能电池均分别设置在第二金属外壳内,所述第二金属外壳与所述连接点之间连接有第三电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包括:H桥电路、直流电容、控制驱动单元、功率控制器以及驱动控制电源;所述H桥电路与所述直流电容并联连接,H桥电路的开关管与所述控制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控制驱动单元与所述功率控制器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控制驱动单元与所述驱动控制电源的副边侧连接;所述驱动控制电源的原边侧与所述直流电容并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支架,所述多个储能电池设置在所述金属支架上,所述金属支架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能电池簇消防系统,所述储能电池簇消防系统包括:消防监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簇模块的环境数据;消防控制器,与所述消防监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输出控制信号;消防执行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满李勇琦彭鹏汪志强李毓烜朱焕杰胡振恺任兴旺李思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