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金莲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08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包括壳、进料锥筒、出料锥筒、过滤网、输气室和进气管,除水组件,壳的位于进气管末端下方的内壁内部位置呈上下垂直方向等邻分列环绕嵌装有若干个可以除去流下水分的除水组件,每组除水组件均包括有底壳、导流槽、可以随水分进入发生活动的活动组件和可以随水分进入释放吸水物料的下料组件。该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可以起到使壳及输气室内具备除水功能,当该喷射器在冬天零下温度静置未使用时,即便进气管内壁发生结冰,在加气混合雾化制剂时,通气后将冰液化产生的水也不容易在输气室内持续堆积,保证了雾化制剂溶度的作用。证了雾化制剂溶度的作用。证了雾化制剂溶度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喷射器气液混合效果不佳,同时喷射效果不好;针对上述问题,关于喷射器气液混合效果不佳,同时喷射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而言,经过大量的检索,查询到专利号为CN202021820626.4的一种加氢反应器用雾化喷射器,其是由外壳、进料锥筒和出料锥筒构成,外壳为中空的圆筒结构,外壳的内部设有进料锥筒和出料锥筒,进料锥筒的锥端与出料锥筒的锥端相连通,进料锥筒与出料锥筒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进料锥筒和出料锥筒的底端固定于外壳的内壁,进料锥筒的外壁、出料锥筒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形成了输气室,出料锥筒的侧壁上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与输气室相连通,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进气管;该专利利用伯努利现象将3

羟基丙醛与氢气更加有效地雾化和混合,然后释放至加氢反应器中,使气液混合物与固体催化剂最大限度地接触,进而提高加氢反应的完全程度和反应速度,进而提高反应率。
[0003]但是该专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壳及输气室内不具备除水功能,当该喷射器在冬天零下温度静置未使用时,进气管内壁容易结冰,待需要加气混合雾化制剂时,通气后容易将冰液化,从而将水带至输气室内,就会产生降低雾化制剂溶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包括壳、进料锥筒、出料锥筒、过滤网、输气室和进气管,除水组件,所述壳的位于所述进气管末端下方的内壁内部位置呈上下垂直方向等邻分列环绕嵌装有若干个可以除去流下水分的除水组件,每组所述除水组件均包括有底壳、导流槽、可以随水分进入发生活动的活动组件和可以随水分进入释放吸水物料的下料组件。
[000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底壳,每个所述底壳均呈上下垂直方向等邻分列环绕嵌装于所述壳的位于所述进气管末端下方的内壁内部位置,每个所述底壳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均呈内部中空、左凸右直的字母d形状。
[0007]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导流槽,每个导流槽的底端均贯穿固定安装于每个所述底壳的左端顶部位置,每个所述导流槽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均呈内部中空的字母C形状,每个所述导流槽的内部顶至底端均连续开设有一条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均呈字母C形状,所述引流通道的首端顶部均具有左低右高的倾斜弧形坡度,每个所述底壳与所述导流槽的组合均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均呈半圆形状的第
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每个所述第二空腔的容积均大于每个所述第一空腔的容积,每个所述第一空腔内自上而下均分别活动安装有活动组件和下料组件。
[000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活动组件,每组所述活动组件均包括有转轴、活动板和细绳。
[000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转轴,每个所述转轴均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于每个所述第一空腔的中央位置;活动板,每个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均环绕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每个所述活动板在正常情况下均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每个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和右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均分别同每个所述导流槽的右外壁中端表面和每个所述底壳的右内壁上端表面活动贴合;细绳,每个所述活动板的底侧外表面右端位置均呈上下垂直方向固定连接有细绳。
[00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海绵,每个所述细绳底端尾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海绵,每个所述海绵在正常情况下均处于干燥状态,每个所述海绵在正常情况下均位于每个所述导流槽的引流通道的尾端出口位置。
[00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下料组件,每组所述下料组件均包括有固定板、大气囊、隔板和吸水粉。
[00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均呈水平方向固定安装于每个所述底壳的右内壁上端位置,每个所述固定板的长度均等于每个所述活动板的右端长度,每个所述固定板均位于每个所述活动板右端的上方位置;大气囊,每个所述大气囊均嵌装于每个所述底壳的右内壁顶端、每个所述导流槽的内壁上至顶端和每个所述固定板的顶侧外表面之间位置;隔板,每个所述隔板均呈上下垂直方向固定安装于每个所述大气囊的底侧内表面中端位置,每个所述隔板均位于每个所述固定板的左端上方位置;吸水粉,每份所述吸水粉均预装于每个所述隔板的右侧外表面与每个所述大气囊的内部右端之间位置,每份所述吸水粉的成分均为聚丙烯酸盐型高吸水树脂。
[00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导管,每个所述导管均斜向嵌装于每个所述大气囊的底端右部与每个所述固定板的右端之间位置,每个所述导管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均呈平行四边形状,每个所述导管与垂直面的夹角均为30
°
,每个所述导管的尾端出口均朝向每个所述活动板的右端位置。
[0014]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转杆,每个所述转杆均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于每个所述导管的左内壁首部位置,每个所述转杆的右侧外表面均呈水平方向环绕固定安装有挡板;限位块,每个所述限位块均固定安装于每个所述导管的右内壁首部靠近每个所述挡板的底侧外表面右端位置,每个所述限位块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均呈左凸右平的半圆形状;小气囊,每个所述小气囊均固定安装于每个所述导管的左内壁首部靠近每个所述挡板的底侧外表面左端位置。
[0015]有益效果:1.该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概言之,通过设置有除水组件,利用杠杆和负压原理,当进气管末端流下水分时,水分首先会在重力作用下沿壳的内壁向下流动,接着经过除水组件的导流槽的引流通道上具有左低右高的倾斜弧形坡度的首端顶
部入口处流入导流槽内,水分在引流通道内会随着导流槽的C形坡度而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逐渐增快,待冲出引流通道尾端出口时,一部分水分除流至除水组件的活动组件上外,绝大部分水分会落至除水组件的底壳的内部底端进行堆积收集,其中当水分冲出引流通道尾端出口时会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活动组件发生活动,紧接着活动组件又会在负压原理的作用下触发除水组件的下料组件对外向下释放吸水物料,该吸水物料同样落至底壳的内部底端,与先前收集的水分接触并对水分进行吸收,防止底壳内收集的水分再外溢,如此在多个除水组件的连续共同配合作用下,可以实现对壳内壁上水分的除去,防止水分落至输气室底端堆积后对制剂雾化溶度产生影响;2.该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详而述之,通过设置有活动组件,利用杠杆原理,当进气管末端未流下水分时,活动组件的活动板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活动板左侧和右侧外表面分别处于同导流槽的右外壁中端表面和底壳的右内壁上端表面活动贴合的状态,活动组件的海绵处于干燥状态;但当进气管末端流下水分后,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水分经导流槽的引流通道流出后,一部分水分首先会流至海绵上沾附(另一部分水分则直接落入至底壳内部底端堆积进行收集),使海绵吸水后增重,通过活动组件的细绳拉动活动板发生顺时针转动,此时活动板右端与底壳右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包括壳(1)、进料锥筒(2)、出料锥筒(3)、过滤网(4)、输气室(5)和进气管(6),其特征在于:除水组件(7),所述壳(1)安装有若干个可以除去流下水分的除水组件(7),每组所述除水组件(7)均包括有底壳(701)、导流槽(702)、可以随水分进入发生活动的活动组件(703)和可以随水分进入释放吸水物料的下料组件(7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底壳(701),每个所述底壳(701)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均呈内部中空、左凸右直的字母d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导流槽(702),每个所述导流槽(702)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均呈内部中空的字母C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活动板(7032),每组所述活动组件(703)均包括有活动板(7032),每个所述活动板(7032)在正常情况下均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化学制剂研发用的雾化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细绳(7033),每组所述活动组件(703)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莲
申请(专利权)人:谢金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