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SiC衬底上形成InN薄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407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SiC衬底上形成InN薄膜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相对稳定的SiC作为衬底,并在其表面形成SiN缓冲层后,通过电子回旋共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SiC衬底上形成InN薄膜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在SiC衬底上形成InN薄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氮化铟(InN)作为一种氮化物半导体,与GaN和AlN相比,InN的有效质量最小,载流子迁移率和漂移速率最高,这些特性让InN在高速高频晶体管等电子器件的应用上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在制备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光通信等光学器件上有极大需求。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以玻璃作为衬底来制备InN薄膜,制备工艺所需温度通常为800℃以上。然而,较高温度通常会使玻璃衬底中的杂质离子扩散到InN薄膜中,从而造成InN薄膜的非故意掺杂,严重影响InN薄膜的质量。
[0004]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的InN薄膜的制备方法,其能够避免衬底中的杂质离子扩散到InN薄膜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的InN薄膜的制备方法,其采用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相对稳定的SiC作为衬底,并在其表面形成SiN缓冲层后,通过电子回旋共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SiC衬底上形成InN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氮等离子体轰击SiC衬底,从而在其表面形成SiN缓冲层,得到预处理SiC衬底;以及将所述预处理SiC衬底置于ECR

PEMOCVD系统的沉积室中,抽真空后,加热所述预处理SiC衬底,并向所述沉积室中通入三甲基铟和氮气,从而在所述预处理SiC衬底上形成InN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表面形成有所述InN薄膜的所述预处理SiC衬底在氨气气氛中进行氢化和氮化处理;氢化和氮化处理的温度为100℃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三甲基铟和氮气由氦气携带;氦气、三甲基铟和氮气的流量比为(5

20):(1

10):(30

9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室内利用氮等离子体进行轰击,反应室内的氮气流量为80

240sccm,压强为0.2

1.2Pa。5.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春徐良余雅俊占俊杰孟秀清阳明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