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限位式SMA弹簧摩擦复合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95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限位式SMA弹簧摩擦复合阻尼器,其包括:阻尼箱体;第一耗能部分,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SMA弹簧耗能装置和阻尼装置,弹簧耗能装置的主传动机构和副传动机构分别能够响应于沿第一方向的外力而促使SMA弹簧组拉伸或压缩从而耗能,阻尼装置能够通过摩擦力耗能;第二辅助传动部分,其能够响应于沿第二方向的外力而驱使主传动机构相对于副传动机构运动,进而促使弹簧组拉伸或压缩;温控装置,其能够调节阻尼箱体内的温度,以改变弹簧组的阻尼系数和刚度并实现阻尼器的自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耗能减震作用,对于复杂振动条件下的减震抗震具有更好的耗能效果,且易于复位。且易于复位。且易于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限位式SMA弹簧摩擦复合阻尼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减振的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限位式SMA弹簧摩擦复合阻尼器。

技术介绍

[0002]结构减振控制就是通过在结构上安装耗能减振装置减轻或抑制结构由于地震等外荷载引起的反应,在土木工程领域主要用于建筑物的耗能减振。目前主要的结构减震控制技术有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等几种减振控制方法。被动控制是一种不需要外部能源的减震控制技术,一般是在结构的某个部位附加一个子系统,或对结构自身的某些构件做构造上的处理以改变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被动控制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易于维护且无需外部能源支持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应用开发的热点。许多被动控制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0003]在结构减振控制领域,目前普遍采用的摩擦阻尼器于需要克服摩擦力才能启动,中小震很可能无法启动,失去耗能能力,甚至放大结构的地震反应,并且在启动后存在着复位困难的问题;SMA阻尼器易于启动,耐疲劳性能好,且可复位,但是在大震情况下容易超出可恢复的变形范围。
[0004]目前,常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限位式SMA弹簧摩擦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阻尼器包括:阻尼箱体;第一耗能部分,所述第一耗能部分包括沿第一方向布置的SMA弹簧耗能装置和阻尼装置,所述SMA弹簧耗能装置具有主传动机构、副传动机构以及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主传动机构和所述副传动机构之间的SMA弹簧组,所述SMA弹簧耗能装置被构造成,所述主传动机构和所述副传动机构分别能够响应于沿第一方向的外力而促使所述SMA弹簧组拉伸或压缩从而耗能,所述阻尼装置被构造成能够在沿第一方向的外力达到预设的阻尼启用阈值时通过摩擦力耗能,其中所述主传动机构和所述副传动机构的大部分以及所述SMA弹簧组安装于所述阻尼箱体内;第二辅助传动部分,所述第二辅助传动部分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SMA弹簧耗能装置,并被构造成能够响应于沿第二方向的外力而驱使所述主传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副传动机构运动,进而促使所述SMA弹簧组拉伸或压缩从而耗能,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被配置为能够调节所述阻尼箱体内的温度,以改变所述SMA弹簧组的阻尼系数和刚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杆以及相对于所述主传动杆固定安装的第一限位挡板、第二限位挡板、第一SMA弹簧隔板,所述主传动杆的外端部延伸突出于所述阻尼箱体外,所述第一SMA弹簧隔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传动杆的内端部处,所述主传动杆沿第一方向延伸地安装于所述阻尼箱体中,并被构造成能够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传动机构包括副传动杆以及相对于所述副传动杆固定安装的第二SMA弹簧隔板,所述副传动杆的外端部延伸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华朱科峰袁勇王秀志李继栋俞建军黄小平李翀陈志杰张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