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嘉寅专利>正文

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垃圾清理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90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垃圾清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垃圾清理输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水下遥控车,所述水下遥控车一端的两侧皆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水下遥控车的一侧安装有安装块,且连接杆延伸至安装块的内部,所述安装块内部的连接杆两侧皆贯穿安装有贯穿杆,所述安装块内壁靠近贯穿杆的一侧皆开设有插入槽,且贯穿杆延伸至插入槽的内部。本实用通过设置有活动块、插入板和负重块,插入板底端所安装的负重块,在插入板接触海底海床时将会因为负重块的重量,而陷入至沙砾的内部,来方便在水下遥控车移动时,因自然环境而埋在沙砾内的垃圾铲出,并送入至过滤网中,从而来提高清理的效率。从而来提高清理的效率。从而来提高清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垃圾清理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垃圾清理
,具体为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垃圾清理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海洋垃圾是人类制造的漂浮在大海或水道上的各种废弃物,它们影响海洋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目前对于海洋漂浮垃圾的收集方式主要采用海上收集船。
[0003]而现有通过海上收集船便能够进行清理的垃圾大都为海面漂浮发垃圾,工作人员无法有效的对海底沉淀的垃圾进行清理,从而导致海底沉淀的垃圾会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垃圾清理输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垃圾清理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通过海上收集船便能够进行清理的垃圾大都为海面漂浮发垃圾,工作人员无法有效的对海底沉淀的垃圾进行清理,从而导致海底沉淀的垃圾会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危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垃圾清理输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水下遥控车,所述水下遥控车一端的两侧皆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水下遥控车的一侧安装有安装块,且连接杆延伸至安装块的内部,所述安装块内部的连接杆两侧皆贯穿安装有贯穿杆,所述安装块内壁靠近贯穿杆的一侧皆开设有插入槽,且贯穿杆延伸至插入槽的内部,所述贯穿杆的外表面皆套接安装有套接弹簧,所述安装块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安装块一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安装有阻隔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匀安装有移动轮。
[000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均匀开设有透水孔。
[0008]优选的,所述阻隔机构包括活动块,所述安装块靠近水下遥控车一侧的底端安装有活动块,所述安装块内部的顶端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底端安装有阻隔板,所述活动块顶端的安装块一侧安装有扩充块。
[0009]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另一端安装有插入板,所述插入板底端的内部安装有负重块。
[0010]优选的,所述阻隔板底端的安装块内部开设有容纳槽,且容纳槽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容纳槽的内部皆安装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另一端皆安装有卡球,所述阻隔板底端靠近卡球的一侧皆开设有固定槽,且卡球延伸至固定槽内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有、套接弹簧和插入槽,工作人员通过贯穿杆与插入槽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来对装满了海洋垃圾的安装块进行更换,以此来节省工作人员更换安装块时的程序,从而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方便与工作人员的清理作业。
[0013]2、通过设置有活动块、插入板和负重块,插入板底端所安装的负重块,在插入板接触海底海床时将会因为负重块的重量,而陷入至沙砾的内部,来方便在水下遥控车移动时,因自然环境而埋在沙砾内的垃圾铲出,并送入至过滤网中,从而来提高清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网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B处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00、装置主体;110、水下遥控车;111、连接杆;112、安装块;113、底座;114、过滤网;115、安装槽;116、移动轮;117、贯穿杆;118、套接弹簧;119、插入槽;120、透水孔;200、阻隔机构;210、活动块;211、插入板;212、负重块;213、活动轴;214、阻隔板;215、扩充块;216、容纳槽;217、固定弹簧;218、卡球;219、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2]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垃圾清理输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装置主体100包括水下遥控车110,水下遥控车110一端的两侧皆安装有连接杆111,连接杆111远离水下遥控车110的一侧安装有安装块112,且连接杆111延伸至安装块112的内部,安装块112内部的连接杆111两侧皆贯穿安装有贯穿杆117,安装块112内壁靠近贯穿杆117的一侧皆开设有插入槽119,且贯穿杆117延伸至插入槽119的内部,贯穿杆117的外表面皆套接安装有套接弹簧118,安装块112远离连接杆111的一侧安装有底座113,底座113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115,安装槽115的内部均匀安装有移动轮116,底座113顶端的安装块112一侧安装有过滤网114,底座113的顶端均匀开设有透水孔120,安装块112的内部安装有阻隔机构200,工作人员通过贯穿杆117与插入槽119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来对装满了海洋垃圾的安装块112进行更换,以此来节省工作人员更换安装块112时的程序,从而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方便与工作人员的清理作业。
[0023]进一步的,阻隔机构200包括活动块210,安装块112靠近水下遥控车110一侧的底端安装有活动块210,安装块112内部的顶端安装有活动轴213,活动轴213的底端安装有阻隔板214,阻隔板214底端的安装块112内部开设有容纳槽216,且容纳槽216的数量为三个,容纳槽216的内部皆安装有固定弹簧217,固定弹簧217的另一端皆安装有卡球218,阻隔板
214底端靠近卡球218的一侧皆开设有固定槽219,且卡球218延伸至固定槽219内部,通过卡球218与固定槽219之间的相互配合,以此来对可能会游入至过滤网114中的鱼虾进行阻拦,以此来避免鱼虾在过滤网114内闹腾,导致过滤网114断裂并留在海底,造成装置无法有效的对水下垃圾进行清理的情况发生。
[0024]进一步的,活动块210的另一端安装有插入板211,插入板211底端的内部安装有负重块212,活动块210顶端的安装块112一侧安装有扩充块215,插入板211底端所安装的负重块212,在插入板211接触海底海床时将会因为负重块212的重量,而陷入至沙砾的内部,来方便在水下遥控车110移动时,因自然环境而埋在沙砾内的垃圾铲出,并送入至过滤网114中,从而来提高清理的效率。
[0025]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在对海底垃圾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在连接杆111手安装安装块112,并通过贯穿杆117卡入至插入槽119中,来将安装块112固定在连接杆111上,之后工作人员在通过将水下遥控车110放入至水中,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垃圾清理输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00)包括水下遥控车(110),所述水下遥控车(110)一端的两侧皆安装有连接杆(111),所述连接杆(111)远离水下遥控车(110)的一侧安装有安装块(112),且连接杆(111)延伸至安装块(112)的内部,所述安装块(112)内部的连接杆(111)两侧皆贯穿安装有贯穿杆(117),所述安装块(112)内壁靠近贯穿杆(117)的一侧皆开设有插入槽(119),且贯穿杆(117)延伸至插入槽(119)的内部,所述贯穿杆(117)的外表面皆套接安装有套接弹簧(118),所述安装块(112)远离连接杆(111)的一侧安装有底座(113),所述底座(113)顶端的安装块(112)一侧安装有过滤网(114),所述安装块(112)的内部安装有阻隔机构(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垃圾清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3)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115),所述安装槽(115)的内部均匀安装有移动轮(1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工程用水下垃圾清理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嘉寅
申请(专利权)人:孙嘉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