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霍普金森杆的抽出式围压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78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霍普金森杆的抽出式围压加载装置,包括围压加载装置主体、两端带有密封槽的橡胶套筒、可移动装置,所述围压加载装置主体在试验过程中与可移动装置、橡胶套筒组合,轴向两端半圆环体贴合橡胶套筒两侧密封槽形成密封加载空间,接触部分设有密封橡胶条,保证加载空间的气密性,所述可移动装置和两端带有密封槽的橡胶套筒与底座连接,实验结束后可随滑轨抽出围压加载装置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了三维SHPB试验中试块更换和试块破碎后处理的问题,且简化了套筒损坏后的更换步骤,提高了试验效率。提高了试验效率。提高了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霍普金森杆的抽出式围压加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围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霍普金森杆的抽出式围压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地震频发,其带来的动态荷载极大程度影响了岩体、建筑的内部结构,导致岩体崩坏、桥梁崩塌等事故,因此迫切需要探究岩石混凝土类材料在动态荷载下的力学特性。尤其是处于深部的岩石,通常处于复杂的三维受力状态,而三维SHPB试验机可以通过轴压、围压、子弹冲击的方式来模拟深部岩石的受力状态,从而研究岩石等材料在高应变率的动态荷载下的破坏特性。
[0003]现有的霍普金森杆围压加载装置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一组试验完成后,更换试块的步骤过于复杂,需要在轴压、围压卸去后将透射杆移出,移动整个围压加载装置将入射杆移出后,通过细铁棍等辅助工具才能将试件取出;试件冲碎在套筒内,试件很难取出,需将围压装置拆开后取出橡胶套筒才能取出试件;橡胶套筒在取出后重新安装很困难,需要先安装好一侧后放装置内部,用另一侧的密封头去对准橡胶套筒后合上,而密封头在角度不对的情况下很难合上,安装起来浪费大量时间;原套筒边缘无密封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霍普金森杆的抽出式围压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压加载装置主体(6)、可移动装置(19)、橡胶套筒(11)、储油室(10)、试块(15)、辅助杆(16),在试验过程中所述围压加载装置主体(6)、可移动装置(19)、橡胶套筒(11)组合形成封闭的围压加载室(4);所述围压加载装置主体(6)包括密封头(1)、环状密封盘(5)、半圆环体Ⅱ(3)、进液口(7)、密封孔(8)、入射杆(17)、透射杆(18);围压加载装置主体(6)的内部结构为空心圆柱体,两端设有密封头(1),密封头(1)与围压加载装置主体(6)的内壁紧密贴合,通过环状密封盘(5)固定;所述密封头(1)内部直径与入射杆(17)、透射杆(18)一致,密封头(1)用于固定入射杆(17)和透射杆(18);围压加载装置主体(6)顶部中心设有密封孔(8),底部中心设有进液口(7);围压加载室(4)正下方设有储油室(10),两者通过进液口(7)连通;可移动装置(19)位于围压加载装置主体(6)的中部;所述可移动装置(19)包括半圆环体Ⅰ(2)、可移动壳体(20)、底座(21)、移动杆(23)、定位孔(24),可移动壳体(20)下方的底座(21)上设有移动杆(23),在围压加载装置主体(6)上设有相应的移动轨道,通过移动杆(23)可以使可移动装置(19)沿着移动轨道抽出或者滑入;定位孔(24)位于可移动装置(19)的顶部,与密封孔(8)在一条直线上;可移动装置(19)的两侧设有半圆环体Ⅰ(2),在围压加载装置主体(6)的中部对应设有两个半圆环体Ⅱ(3),半圆环体Ⅰ(2)与半圆环体Ⅱ(3)结构相同,两部分连接以后形成圆环体;所述橡胶套筒(11)包括密封槽(12)、圆环状钢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泽辉刘磊杜光钢何童梁霁兴张成良王超程海勇安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