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砂气井及其井下除砂短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78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除砂短节,其包括:短管,其为管状结构;气体旋流管,其同轴设置在短管内,气体旋流管为上宽下窄的管状结构,其上端与短管的内壁相接,下端与短管之间具有间隙,气体旋流管的管壁中上部设有多条割缝;沉砂腔,其为短管的内壁与气体旋流管的外壁所围成的腔体;分流锥,其设置在气体旋流管的下部中心;以及螺旋进气通道,其环绕分流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井下除砂短节的出砂气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井下除砂短节的含砂气体旋流和地层砂分离沉降功能,将常规挡砂组件无法阻挡而进入井筒的地层砂与气体分离并沉降,防止该部分地层砂被气体携带至井口装置,避免造成设备堵塞甚至损坏。塞甚至损坏。塞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砂气井及其井下除砂短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疏松砂岩气藏防砂
,特别涉及一种出砂气井及其井下除砂短节。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石油与天然气储层中,70%以上是弱胶结疏松砂岩油气藏,在开采过程中地层出砂严重。所谓出砂,是指石油与天然气疏松砂岩储层以及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在开采过程中,地层砂粒随地层流体产出到井筒或地面的现象;防砂是目前解决出砂问题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储气库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储气库出砂现象也时有发生。
[0003]常用的防砂工艺是使用砾石通过循环充填或挤压充填的方式在防砂筛管和油气层之间形成一个挡砂屏障,用于阻挡地填层砂。随着气井开发过程的持续,出砂量持续增加,必然会导致筛管和砾石层堵塞,增大表皮系数,降低生产压差和天然气产量。大部分防砂理论集中在防止地层砂从地层进入井筒,其主要原因在于地层砂进入井筒后会随着产出流体运移至地面,会导致抽油杆、泵筒、柱塞、管线等地面及井下设备磨蚀严重或砂卡,严重时甚至导致设备停止正常工作;造成地面清罐、冲砂检泵等工作的工作量剧增,大大增加生产维护成本。另一种防砂的核心理念是,并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除砂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短管,其为管状结构;气体旋流管,其同轴设置在所述短管内,所述气体旋流管为上宽下窄的管状结构,其上端与所述短管的内壁相接,下端与所述短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气体旋流管的管壁中上部设有多条割缝;沉砂腔,其为所述短管的内壁与所述气体旋流管的外壁所围成的腔体;分流锥,其设置在所述气体旋流管的下部中心;以及螺旋进气通道,其环绕所述分流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除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进气通道由螺旋导流槽和所述气体旋流管的内壁围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除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旋流管的底端向外延伸有导流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除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锥由同轴设置的圆锥体和圆柱段组成,所述螺旋进气通道环绕所述分流锥的圆柱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除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缝沿竖直方向延伸,每一条所述割缝的长度为8~12cm,宽度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凯歌刘铭刚靳彦欣李勇逄铭玉商翼傅建斌孙少光王婷夏晞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