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辅助排烟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67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9
用于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辅助排烟引流装置,包括针筒、穿刺针和内管,针筒上连通有外管,针筒和外管的内部构成供穿刺针或内管穿过的通道,外管上设置有进气件、外夹持件和第二气囊,进气件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第二气囊用于在进气件进气时膨胀、并抵接腹壁的内侧,外夹持件用于抵接腹壁的外侧、并与膨胀的第二气囊配合共同夹持腹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第二气囊和外夹持件可以稳定地将针筒固定于腹壁上,从而允许内管深入至腹腔内配合单孔腹腔镜进行排烟操作,有效地降低了患者腹腔内的烟雾量,不仅使术野清晰,而且减轻了烟雾对患者身体的危害,同时还能够进行引流操作,提高了辅助排烟引流装置的利用率,手术操作更加灵活,降低了反复穿刺造成的创伤。成的创伤。成的创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辅助排烟引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辅助排烟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单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实施手术时,借助手术刀在患者身体上形成一定尺寸的创口,然后将穿刺器插入该创口,此后将所需的各种手术器械经由穿刺器而通入患者体内,以便进行各种手术操作。单孔腹腔镜手术允许医生清晰地看到盆腔及腹腔内的组织和脏器情况,可以迅速明确诊断,还可在腹腔镜下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由于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易恢复、不易感染、手术操作灵活、美观等诸多优点,目前已成为妇科领域重点关注的领域。
[0003]单孔腹腔镜手术需要使用二氧化碳气腹,且术中会使用高频电刀、超声刀、PK仪等工具,因此在术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废气、电凝烟雾等。但是,现有的单孔腹腔镜的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距离很近,经进气通道进入的二氧化碳容易经排气通道抽走,而高频电刀等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烟雾反而滞留于腹腔内无法及时地排出,不仅造成术野模糊不清、影响手术进程,而且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辅助排烟引流装置,其通过在腹壁上穿刺并固定排烟管,使得排烟管与单孔腹腔镜的二氧化碳的进气通道保持较远的距离,并增大烟雾排放量,从而减少腹腔内的烟雾量,保持术野清晰,减轻烟雾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用于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辅助排烟引流装置,包括针筒、穿刺针和内管,所述穿刺针用于穿刺腹壁,所述内管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针筒上连通有外管,所述针筒的内部和外管的内部构成供穿刺针或内管穿过的通道,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气件、外夹持件和第二气囊,所述进气件与所述第二气囊连通,所述第二气囊用于在进气件进气时膨胀、并抵接所述腹壁的内侧,所述外夹持件用于抵接所述腹壁的外侧、并与膨胀的第二气囊配合共同夹持所述腹壁。
[0007]本技术方案中,辅助排烟引流装置包括针筒,针筒上连接的外管与针筒的内部连通,并形成通道。穿刺针或者内管均能够从针筒上插入通道并延伸至外管的外部,从而穿刺腹壁或者深入腹腔中抽吸腹腔内的烟雾、气体或者内容物,实现辅助排烟和/或引流的功能。
[0008]本技术方案中,外管的主要作用在于实现辅助排烟引流装置在患者腹壁上的定位。具体地,外管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气件、外夹持件和第二气囊。其中,进气件与外部的供气单元连通,外部供气单元能够经进气件上的进气管进入到进气件中,并沿着进气件与第二
气囊之间的通道进入到第二气囊中,导致第二气囊膨胀,膨胀后的第二气囊外壁挤压腹壁内侧。同时,外管上设置的外夹持件用于挤压腹壁的外侧,以使得腹壁稳定地夹持于第二气囊和外夹持件之间,从而允许医务人员将内管深入至外管中、并延伸至腹壁内进行排烟、引流等操作。
[0009]在配合单孔腹腔镜进行排烟引流过程中,辅助排烟引流装置主要包括三个操作状态。
[0010]第一个状态为穿刺状态,在所述穿刺状态下,穿刺针位于针筒和外管构成的通道内,穿刺针的顶部可以固定于针筒上,也可以由医务人员灵活控制其位置,使得穿刺针的底部针头位于外管的外部,以使得穿刺针能够穿刺腹壁,穿刺针和外管至少部分插入至腹腔内,插入的深度应确保未通气的、收缩的第二气囊进入到腹腔中。
[0011]第二个状态为固定状态,穿刺后,利用外部供气单元向进气件通气,气体进入到第二气囊后,致使第二气囊体积增大,之后关闭进气阀,向上提起针筒,直至第二气囊的顶部与腹壁内侧抵接;之后利用外夹持件挤压腹壁外侧,使得膨胀的第二气囊与外夹持件共同夹持患者腹壁,外管相对于腹壁的位置固定。需要解除固定时,拆除外夹持件,之后排出第二气囊中的气体,使得第二气囊收缩后,取出外管即可。
[0012]第三个状态为排烟状态,固定外管后,将穿刺针从外管内取出,同时向外管内插入内管,直至内管的下端延伸至腹腔内后,开启负压装置抽吸腹腔内的气体或烟雾,以大幅减少腹腔内的烟雾量,保持术野清晰,并减轻烟雾对患者身体的危害。
[0013]除了上述三个状态外,内管还可以作为引流管,抽吸腹腔中的内容物。具体地,内管可以向腹腔中进一步延伸一定长度,使得内管的通孔浸入腹腔内容物中,从而通过内管将内容物抽吸出腹腔。
[0014]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第二气囊和外夹持件可以稳定地将针筒固定于腹壁上,从而允许内管深入至腹腔内配合单孔腹腔镜进行排烟操作,有效地降低了患者腹腔内的烟雾量,不仅使术野清晰,而且减轻了烟雾对患者身体的危害,同时还能够进行引流操作,提高了辅助排烟引流装置的利用率,手术操作更加灵活,降低了反复穿刺造成的创伤。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夹持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夹持件为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进气件连通,所述第一气囊用于在进气件进气时膨胀、并与膨胀的第二气囊共同夹持所述腹壁。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气囊的作用原理与第二气囊一致,在未通入气体时,第一气囊收缩并贴附于外管上,当外部气体通过供气单元、进气管、进气件进入到第一气囊中后,第一气囊膨胀,且第一气囊的下表面抵接至腹壁的外侧,从而与膨胀的第二气囊共同夹持腹壁。本技术方案中,利用进气件通气后,可快速地实现第一、第二气囊的膨胀,进而快速地将外管固定在腹壁上,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中外夹持件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夹持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管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滑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与所述进气件连通,所述推板下方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活动贯穿所述壳体底部且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用于抵接腹壁的外侧。
[0017]本技术方案中,外夹持件的壳体可拆卸地安装于外管上,以使得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腹壁的厚度调整壳体在外管上的位置。壳体内设置的推板能够在壳体内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通过连杆将位于壳体下方的压板推向腹壁外侧,并对腹壁外侧产生压力,进而同
膨胀的第二气囊共同夹持腹壁。
[0018]本技术方案中,推板竖直向下的推动力来自于第三气囊,第三气囊的作用原理与第一、第二气囊基本一致,也是在进气件通气后膨胀,并在排气后收缩。不同的是,第三气囊不是向四周均匀膨胀,而是在体积达到预设体积后,受壳体限制而仅向下膨胀,从而带动推板竖直向下移动,直至压板挤压腹壁外侧。这种设置方式不仅能够较快地实现腹壁的夹持,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第三气囊的膨胀对腹壁外侧进行稳定、牢固的夹持,允许医务人员针对不同腹壁厚度的患者进行适应性调节,适用范围更宽。
[001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推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本技术方案中,壳体的底部为开口结构,并在开口结构内设置有环形的挡板,挡板上设置有弹簧。当壳体安装的位置靠近腹壁时,腹壁对压板的作用力将推动挡板竖直向上移动,而弹簧能够拉拽推板,从而使压板更加紧密地贴合至腹壁外侧。此外,在第三气囊膨胀的过程中,弹簧对推板的弹性力避免了推板由于第三气囊的气压不稳、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辅助排烟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筒(1)、穿刺针(4)和内管(12),所述穿刺针(4)用于穿刺腹壁(19),所述内管(12)上设置有若干通孔(13),所述针筒(1)上连通有外管(3),所述针筒(1)的内部和外管(3)的内部构成供穿刺针(4)或内管(12)穿过的通道,所述外管(3)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气件(6)、外夹持件和第二气囊(9),所述进气件(6)与所述第二气囊(9)连通,所述第二气囊(9)用于在进气件(6)进气时膨胀、并抵接所述腹壁(19)的内侧,所述外夹持件用于抵接所述腹壁(19)的外侧、并与膨胀的第二气囊(9)配合共同夹持所述腹壁(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辅助排烟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持件为第一气囊(8),所述第一气囊(8)与所述进气件(6)连通,所述第一气囊(8)用于在进气件(6)进气时膨胀、并与膨胀的第二气囊(9)共同夹持所述腹壁(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辅助排烟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夹持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管(3)上的壳体(21),所述壳体(21)内滑动设置有推板(23),所述推板(23)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气囊(22),所述第三气囊(22)与所述进气件(6)连通,所述推板(23)下方连接有连杆(25),所述连杆(25)活动贯穿所述壳体(21)底部且连接有压板(27),所述压板(27)用于抵接腹壁(19)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辅助排烟引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涛董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鑫云解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