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模折弯件校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校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压模折弯件校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模是指利用压制或复压生产特定粉末制品的整套模具,压模折弯件折弯后,会因材料的弹性导致弯折的角度产生变化,因此制作后的压模折弯件,还需要进行校正处理,然而一般的折弯件校正装置,需要人工手动放置折弯件进入校正装置中,然后控制校正装置对折弯件进行校正,校正后再由人工取出收集,因此校正的工作效率较低。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下料和收集的压模折弯件校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一般的折弯件校正装置需要人工手动放置和收集折弯件、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下料和收集的压模折弯件校正装置。
[0005]技术方案是:一种压模折弯件校正装置,包括有固定座、安装架、电动推杆、矫正架、放置块和推料组件,固定座上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连接有矫正架,固定座上设有放置块,放置块位于矫正架左部下方,放置块上设有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模折弯件校正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固定座(1);安装架(2),固定座(1)上连接有安装架(2);电动推杆(3),安装架(2)上设有电动推杆(3);矫正架(4),电动推杆(3)的伸缩端连接有矫正架(4);放置块(5),固定座(1)上设有放置块(5),放置块(5)位于矫正架(4)左部下方;推料组件(6),放置块(5)上设有推料组件(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模折弯件校正装置,其特征是,推料组件(6)包括有:导向杆(62),放置块(5)上开有通孔(61),通孔(61)内滑动式连接有移动杆(63),导向杆(62)的一侧连接有移动杆(63);把手(64),导向杆(62)的另一侧连接有把手(64);接触板(66),放置块(5)的两侧均开有滑槽(65),滑槽(65)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接触板(66);第一弹簧(67),接触板(66)与滑槽(65)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簧(67),接触板(66)与导向杆(62)配合。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模折弯件校正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限位组件(7),限位组件(7)包括有:固定杆(71),放置块(5)的两侧均连接有固定杆(71);方形杆(72),固定杆(71)上均连接有方形杆(72);限位板(73),方形杆(72)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限位板(73);第二弹簧(74),限位板(73)与方形杆(72)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簧(74)。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模折弯件校正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推动组件(8),推动组件(8)包括有:第一齿条(81),限位板(73)上连接有第一齿条(81);第一齿轮(82),放置块(5)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齿轮(82),第一齿轮(82)与第一齿条(81)啮合;单向齿轮(83),第一齿轮(82)上通过超越离合器连接有单向齿轮(83);第二齿条(84),矫正架(4)上连接有第二齿条(84),第二齿条(84)与单向齿轮(83)啮合。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模折弯件校正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收集组件(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