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351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热塑性树脂纤维、导电剂;所述导电剂为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高分子集流体相比于铜箔集流体重量降低50%以上,且内阻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由于是高分子材料,在电池极片制作过程中,不会产生金属毛刺,极大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锂离子电池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动力来源,其比能量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现阶段,提升电池比能量的方法有:高比能量的正负极主材;电池做大,降低壳体等辅助材料的占比;轻量化壳体如铝塑膜封装的电池;降低集流体及隔膜的厚度等。
[0003]锂离子电池内部正极集流体为铝箔,负极集流体为铜箔。铜的密度为8.9g/cm3。近年来,产业化的锂离子电池铜箔厚度从12μm逐渐降至6μm。但在电池中,铜箔占比依然高达10%,降低铜箔厚度确实能减少铜箔用量,提升电池的比能量。但是超薄的铜箔在加工过程带来了新的麻烦,如锂电涂布过程中易断裂、卷曲,所以铜箔厚度不可能一直降低,存在一个极限。这样通过降低集流体重量来提升电池比能量就难以进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其密度远低于铜箔,所以能够降低锂离子电池重量,提升电池比能量。
[0005]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包括热塑性树脂纤维、导电剂;
[0007]所述导电剂为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铜。
[0008]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导电剂的质量比为95

100:1

5。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导电剂的质量比为96:4。
[0010]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碳酸酯纤维、聚酰胺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聚酰胺纤维。
[0011]进一步地,所述聚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2]S1:将聚酰胺纤维浸入80

85℃的NaOH溶液中保温处理20

40min,滤出、水洗、烘干,然后再浸入甲酸溶液中处理1

3h,滤出、水洗、烘干;
[0013]S2:再加入水中,将盐酸和苯胺单体组成的混合溶液加入,搅拌5

10min,加入过硫酸铵溶液,使苯胺单体在聚酰胺表面原位聚合4

6h后,过滤,水洗、烘干即可。
[0014]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铜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5]将硝酸铜溶液滴入硼氢化钠溶液中,再加入碳纳米管,调节溶液pH至12,升温至90

95℃搅拌反应1

2h,抽滤,将得到的固体水洗后,120

130℃真空干燥20

25h后浸入油酸的乙醇溶液中,5

10h后滤出烘干即可。
[0016]进一步地,所述硝酸铜溶液的浓度为0.01

0.02mol/L,硼氢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2

0.04mol/L。
[0017]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硝酸铜溶液与硼氢化钠溶液中n(Cu):n(B)=2,n(Cu):n(B)为硝酸铜溶液与硼氢化钠溶液中中铜元素和硼元素的摩尔比。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的制备方法:
[0019]将导电剂分散于水中制成分散液A,再将热塑性树脂纤维加入分散于水中制成分散液B,将分散液A、分散液B混合剪切1

3h后抽滤,所得片状高分子集流体于60

80℃烘干即可。
[0020]进一步地,所述片状高分子集流体的厚度为2

6μm。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集流体,热塑性树脂纤维一方面作为碳纳米管(CNTs)导电网络的载体,另一方面由于聚苯胺的掺杂,使热塑性树脂纤维表面的聚苯胺层产生了导电性能,可以作为电流输出、输入的通道,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碳纳米管(CNTs)由于具有很高的电导率以及很大的长径比,易形成导电网络,因此是目前效果较好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之一,负载了纳米铜后不仅提高了导电能力,而且能提高活性材料间及其与集流体之间的黏结性,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对电解液的吸附能力强,更有利于活性材料容量的发挥,本专利技术中高分子集流体相比于铜箔集流体重量降低50%以上,且内阻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由于是高分子材料,在电池极片制作过程中,不会产生金属毛刺,极大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包括质量比为96:4的聚酰胺纤维、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铜导电剂;
[0026]其中,聚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7]将聚酰胺纤维浸入85℃的NaOH溶液中保温处理30min,滤出、水洗、烘干,然后再浸入体积浓度为50%的甲酸溶液中处理2h,滤出、水洗、烘干,再加入水中,将盐酸和苯胺单体组成的混合溶液加入,搅拌10min,加入1M过硫酸铵溶液引发反应,使苯胺单体在聚酰胺表面原位聚合5h后,过滤,水洗、烘干即可。
[0028]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铜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9]将体积比为1:1的0.01mol/L硝酸铜溶液滴入0.02mol/L硼氢化钠溶液中,再加入碳纳米管,调节溶液pH至12,升温至90℃搅拌反应2h,抽滤,将得到的固体水洗后,130℃真空干燥25h后浸入10wt%油酸的乙醇溶液中,10h后滤出烘干即可。
[0030]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的制备方法:
[0031]将导电剂分散于水中制成分散液A,再将聚酰胺纤维加入分散于水中制成分散液B,将分散液A、分散液B混合剪切3h后抽滤,所得片状高分子集流体于80℃烘干即可获得厚度为2

6μm的高分子集流体。
[0032]实施例2:
[003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包括质量比为96:4的聚酰胺纤维、碳纳米管负
载纳米铜导电剂;
[0034]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铜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5]将体积比为1:1的0.01mol/L硝酸铜溶液滴入0.02mol/L硼氢化钠溶液中,再加入碳纳米管,调节溶液pH至12,升温至90℃搅拌反应2h,抽滤,将得到的固体水洗后,130℃真空干燥25h后浸入10wt%油酸的乙醇溶液中,10h后滤出烘干即可。
[0036]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的制备方法:
[0037]将导电剂分散于水中制成分散液A,再将聚酰胺纤维加入分散于水中制成分散液B,将分散液A、分散液B混合剪切3h后抽滤,所得片状高分子集流体于80℃烘干即可获得厚度为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塑性树脂纤维、导电剂;所述导电剂为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导电剂的质量比为95

100:1

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导电剂的质量比为96: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纤维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聚碳酸酯纤维、聚酰胺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聚酰胺纤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聚酰胺纤维浸入80

85℃的NaOH溶液中保温处理20

40min,滤出、水洗、烘干,然后再浸入甲酸溶液中处理1

3h,滤出、水洗、烘干;S2:再加入水中,将盐酸和苯胺单体组成的混合溶液加入,搅拌5

10min,加入过硫酸铵溶液,使苯胺单体在聚酰胺表面原位聚合4

6h后,过滤,水洗、烘干即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高分子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负载纳米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善林邓哲蔡浩杨琼李继阳陈少君徐鹏段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