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车辆越来越普及,但是在冬天或寒冷地区使用新能源车辆时,室外温度较低,受限于锂电池的物理特性,新能源车辆在寒冷的环境中刚启动时,电池输出功率低,不能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导致用户体验差,因此如何提升用户在寒冷环境中的用车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在寒冷环境中用车体验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在对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时,实时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确定电池加热时长;
[0007]根据所述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对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时,实时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确定电池加热时长;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的加热模式确定车辆用户的期望用车时间;根据所述电池加热时长和所述期望用车时间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的加热模式确定车辆用户的期望用车时间,包括: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的加热模式是否为智能加热模式;在所述动力电池的加热模型为智能加热模式时,获取车辆用户的历史用车时间集合;根据所述历史用车时间集合对车辆用户的用车时间进行预测,获得期望用车时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用车时间集合对车辆用户的用车时间进行预测,获得期望用车时间,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可加热数据集;根据所述历史用车时间集合和所述电池可加热数据集通过预设DBSCAN算法对所述车辆用户的用车时间进行预测,获得期望用车时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用车时间集合和所述电池可加热数据集通过预设DBSCAN算法对所述车辆用户的用车时间进行预测,获得期望用车时间,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保温持续时长,并根据所述保温持续时长确定邻域半径;根据所述电池可加热数据集、所述邻域半径和所述历史用车时间集确定各电池可加热数据对应的子样本集;根据所述历史用车时间集中的数据个数和各子样本集中的样本个数确定各电池可加热数据对应的用车概率;选取最大用车概率对应的电池可加热数据作为所述车辆用户的期望用车时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动力电池的加热模式是否为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宇航,林厚行,高龙华,唐极峰,邓克晚,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