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结构、压缩机、空调器以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35338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结构、压缩机、空调器以及装配方法,泵体结构包括:气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体结构、压缩机、空调器以及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泵体结构、压缩机、空调器以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双缸滚动转子压缩机具有夹角为180
°
的两个偏心部,每个偏心部上装配一个滚子,两个气缸呈现180
°
交错吸气、压缩和排气。由于双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能有效平衡压缩机转子的不平衡惯性力,具有平稳运转、低振动的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空调压缩机中。
[0003]尽管双缸滚动转子压缩机存在性能优势,但其在技术和生产上的难度偏大。现有双缸滚动转子压缩机的装配方式一般为,将上、下气缸分开利用短螺钉定心,再利用长螺钉将下气缸组件、隔板锁合在上气缸组件上进行合心,固定螺钉长度太长,存在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且螺钉穿过下法兰、下气缸、隔板,拧紧在上气缸上,挤压各零件端面,使得下气缸相较于上气缸更容易发生变形,影响气缸的端面密封性和压缩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因锁合螺钉过长,经过多个零部件,引起下气缸所受挤压变形较大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泵体结构、压缩机、空调器以及装配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结构,包括:气缸

隔板组件、第一螺纹连接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气缸

隔板组件包括第一气缸、隔板、第二螺纹连接件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进行轴向连接,隔板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第一轴承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轴向连接在第一气缸远离第二气缸的一侧,第一气缸、第一轴承和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气缸的工作腔;第二轴承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轴向连接在第二气缸远离第一气缸的一侧,第二轴承、第二气缸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气缸的工作腔。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容纳第二螺纹连接件的头部的沉头通孔,沉头通孔包括:设置在第一气缸远离隔板一侧的第一沉头通孔;和/或,设置在第二气缸远离隔板一侧的第二沉头通孔。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第二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的第一孔,第一孔包括:设置在第一气缸靠近隔板一侧的第一螺纹孔;和/或,设置在第二气缸靠近隔板一侧的第二螺纹孔。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为通孔或盲孔。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上设置有供第二螺纹连接件穿过的第一通孔。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螺纹连接件包括上定心螺钉和下定心螺钉,上定心螺钉从第一气缸远离隔板一侧依次穿过第一沉头通孔和第一通孔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下定心螺钉从第二气缸远离第一气缸的一侧依次穿过第二沉头通孔和第一通孔与第一螺纹孔螺
纹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承远离第一气缸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第一环形沉台,第一环形沉台的底部设置有供第一螺纹连接件穿过的第二通孔。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轴承远离第二气缸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第二环形沉台,第二环形沉台的底部设置有供第一螺纹连接件穿过的第三通孔。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第一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的第二孔,第二孔包括设置在第一气缸远离隔板一侧的第三螺纹孔和设置在第二气缸远离隔板一侧的第四螺纹孔,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为通孔或盲孔。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缸的径向外端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螺纹孔设置在第一凸台上,第三螺纹孔设置在第二凸台上,第二气缸的径向外端设置有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第二螺纹孔设置在第三凸台上,第四螺纹孔设置在第四凸台上。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纹连接件包括上合心螺钉和下合心螺钉,上合心螺钉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下合心螺钉穿过第三通孔与第四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在第一气缸沿径向交错分布;第二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在第二气缸沿径向交错分布。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孔轴线离第一气缸的轴线距离为R,第三螺纹孔离第一气缸的轴线距离为R,R≠R;第二螺纹孔离第二气缸的轴线距离为R,第四螺纹孔离第二气缸的轴线距离为R,R≠R。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螺纹连接件的长度不大于第一气缸的轴向尺寸、隔板的轴向尺寸和第二气缸的轴向尺寸之和。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曲轴、第一滚子、第二滚子、上滑片和下滑片,曲轴从上到下依次穿过第一轴承、第一气缸、隔板、第二气缸和第二轴承,第一滚子通过曲轴偏心设置于第一气缸的工作腔内,上滑片将第一气缸的工作腔分割为上吸气腔和上排气腔,第二滚子通过曲轴偏心设置于第二气缸的工作腔内,下滑片将第二气缸的工作腔分割为下吸气腔和下排气腔。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承、第一气缸、隔板和第二气缸均与第二轴承同轴设置。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泵体结构。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压缩机。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泵体结构的装配方法,当包括曲轴、第一滚子、第二滚子、上滑片和下滑片时,包括以下步骤:
[0024]S100.分别测量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在曲轴上的偏置量;
[0025]S200.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将第一气缸、隔板和第二气缸组装成气缸

隔板组件;
[0026]S300.在气缸

隔板组件中放入第一滚子、曲轴和上滑片,在第一滚子远离隔板的一侧放入第一轴承,调整气缸

隔板组件与第一轴承的相对位置,使气缸

隔板组件与第一轴承同心,然后用第一螺纹连接件将第一轴承固定在气缸

隔板组件的第一气缸上;
[0027]S400.在气缸

隔板组件中放入第二滚子和下滑片,在第二滚子远离隔板的一侧放入第二轴承,调整第二轴承与第一轴承的相对位置,使第二轴承与第一轴承同心,然后用第一螺纹连接件将第二轴承固定在气缸

隔板组件的第二气缸上。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泵体结构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结构,包括:气缸

隔板组件、第一螺纹连接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气缸

隔板组件包括第一气缸、隔板、第二螺纹连接件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进行轴向连接,隔板设置在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第一轴承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轴向连接在第一气缸远离第二气缸的一侧,第一气缸、第一轴承和隔板之间形成第一气缸的工作腔;第二轴承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轴向连接在第二气缸远离第一气缸的一侧,第二轴承、第二气缸和隔板之间形成第二气缸的工作腔;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将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隔板组装成气缸

隔板组件,然后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连接在气缸

隔板组件,第二螺纹连接件和第一螺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

隔板组件、第一螺纹连接件(7)、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6);所述气缸

隔板组件包括第一气缸(3)、隔板(4)、第二螺纹连接件(5)和第二气缸(9),所述第一气缸(3)和所述第二气缸(9)通过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5)进行轴向连接,所述隔板(4)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3)和所述第二气缸(9)之间;所述第一轴承通过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7)轴向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3)远离所述第二气缸(9)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3)、第一轴承(2)和所述隔板(4)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气缸(3)的工作腔;所述第二轴承(6)通过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7)轴向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9)远离所述第一气缸(3)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6)、第二气缸(9)和所述隔板(4)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气缸(9)的工作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5)的头部的沉头通孔,所述沉头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3)远离所述隔板(4)一侧的第一沉头通孔(33);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9)远离所述隔板(4)一侧的第二沉头通孔(9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5)的螺纹连接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3)靠近所述隔板(4)一侧的第一螺纹孔(32);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9)靠近所述隔板(4)一侧的第二螺纹孔(9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32)和所述第二螺纹孔(92)为通孔或盲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5)穿过的第一通孔(4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5)包括上定心螺钉和下定心螺钉,所述上定心螺钉从所述第一气缸(3)远离所述隔板(4)一侧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沉头通孔(33)和所述第一通孔(41)与所述第二螺纹孔(92)螺纹连接,所述下定心螺钉从所述第二气缸(9)远离所述第一气缸(3)的一侧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沉头通孔(93)和所述第一通孔(4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32)螺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2)远离所述第一气缸(3)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第一环形沉台,所述第一环形沉台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7)穿过的第二通孔(2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6)远离所述第二气缸(9)的一侧同轴设置有第二环形沉台,所述第二环形沉台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7)穿过的第三通孔(6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7)螺纹连接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3)远离所述隔板(4)一侧的第三螺纹孔(3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9)远离所述隔板(4)一侧的第四螺纹孔(91),所述第三螺纹孔(31)和所述第四螺纹孔(91)为通孔或盲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3)的径向外端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螺纹孔(32)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第三螺纹孔(31)设置在所述第二凸台上,所述第二气缸(9)的径向外端设置有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所述第二螺纹孔(92)设置在所述第三凸台上,所述第四螺纹孔(91)设置在所述第四凸台上。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梅吴健王珺巩庆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