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自动回复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37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信息自动回复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方法中,响应于本地的聊天工具触发的目标事件,在所述目标事件中,所述聊天工具实时关联输入法应用程序中的自动回复配置;响应于所述聊天工具触发接收的第一消息,利用训练生成的对话处理模型识别所述第一消息中文字或图片的语料信息,解析获取语料信息中的聊天意图,生成并输出适配于所述聊天意图的回复内容;响应于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生成的回复内容,通过所述聊天工具将所述回复内容作为第二消息执行自动回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信息自动回复加载在输入法应用中,实现基于聊天工具的远程人机交互的目的,并且拓展了非商业化目的的人机交互领域。业化目的的人机交互领域。业化目的的人机交互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息自动回复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入法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信息自动回复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方向已使用智能客服助手,通过识别咨询信息中的关键字,在诸多候选答案中选择较为准确的答复,因此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对话机器人已成为各大公司及学术研究机构研发的方向和重点。
[0003]但是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现有对话机器人产生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更好的售卖产品或服务,并不能帮助普通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如果直接将市面上的对话机器人应用到普通人之间的沟通中,需要针对各种问题构建各种回答并精确设计选择逻辑,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并且通过上下文之间的依赖关系的设计会非常复杂,规则之间也会存在冲突,基于对话场景中的回复,若没有了解语料意图,那回复信息差强人意,无法达到沟通的目的。现有对话机器人大多嵌套于聊天工具设计中,输入法领域未发现智能聊天有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自动回复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通过将信息自动回复加载在输入法应用中,实现基于聊天工具的远程人机交互的目的,并且拓展了非商业化目的的人机交互领域。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自动回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响应于本地的聊天工具触发的目标事件,在所述目标事件中,所述聊天工具实时关联输入法应用程序中的自动回复配置;
[0007]响应于所述聊天工具触发接收的第一消息,利用训练生成的对话处理模型识别所述第一消息中文字或图片的语料信息后,解析获取语料信息中的聊天意图,生成并输出适配于所述聊天意图的回复内容;
[0008]响应于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生成的回复内容,通过所述聊天工具将所述回复内容作为第二消息执行自动回复。
[0009]进一步地,响应于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根据本地的所述聊天工具中的所述第一消息生成所述第二消息后自动输入到本地的所述聊天工具中,以传输给远端的所述聊天工具,以使远端用户基于两端所述聊天工具执行与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的远程人机交互的目的。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中,除所述自动回复配置以外,还设置有用户输入配置;
[0011]当响应于本地聊天工具中触发的目标事件为,关联输入法应用程序的所述用户输入配置时,接收用户的信息输入作为第二消息执行回复。
[0012]进一步地,响应于本地的所述聊天工具触发的目标事件,通过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中的自动回复配置替代本地用户触发的信息输入配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对话处理模型采用Transformer网络架构通过大量对话语料训练形成。进一步地,利用所述对话处理模型识别所述第一消息中的文字或图片的语料信息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文字识别技术对所述第一消息中的文字或图片进行清洗、分词,获得包括单字、词语在内的有效语料元素,剔除所述第一消息中有效语料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信息,以满足解析要求。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自动回复装置,包括:
[0015]关联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本地的聊天工具触发的目标事件,在所述目标事件中,所述聊天工具实时关联输入法应用程序中的自动回复配置;
[0016]对话处理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聊天工具触发接收的第一消息,利用训练生成的对话处理模型识别所述第一消息中文字或图片的语料信息,解析获取语料信息中的聊天意图,生成并输出适配于所述聊天意图的回复内容;
[0017]信息回复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生成的回复内容,通过所述聊天工具将所述回复内容作为第二消息执行自动回复。
[0018]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自动回复系统,包括:远程用户端、本地用户端以及云端,云端分别与远程用户端、本地用户端通信连接;所述远程用户端和本地用户端均配置有聊天工具和输入法应用程序;
[0019]所述云端响应于远程用户在所述远程用户端的所述聊天工具中调用输入法应用程序中的用户输入配置,获取第一消息,并反馈给所述本地用户端,以及接收所述本地用户端中回复的第二消息反馈给所述远程用户端;
[0020]其中,所述本地用户端响应于本地的聊天工具触发的目标事件,在所述目标事件中,所述聊天工具实时关联输入法应用程序中的自动回复配置;响应于所述聊天工具触发接收的第一消息,利用训练生成的对话处理模型识别所述第一消息中文字或图片的语料信息,解析获取语料信息中的聊天意图,生成并输出适配于所述聊天意图的回复内容;响应于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生成的回复内容,通过所述聊天工具将所述回复内容作为第二消息执行自动回复。
[0021]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22]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0023]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0024]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0025]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0026]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7]1、由于采用了将对话处理模型加载到输入法程序中,并通过聊天工具实现远程人机交互的目的,相比现有输入法技术中解决如何将语言表达符号进行“电子化”目的,方便用户在电子设备上便于记录或沟通,而无基于用户可选择自动回复功能的输入载体。在时间碎片化的现代社会,利用输入法程序配置自动回复,可以在本地用户无法及时回复对方
信息时,可帮助人们自动回复信息,且可自动回复表情,促进沟通。
[0028]2、由于采用了Transformer模型,自动生成文字,而且还能够生成表情;也即在获取了文字特征的同时,也获取了图片的特征,既而能够同时生成文字与表情,进行自动回复。且在训练模型时,避免了为表情“打标签”等繁琐的数据标注工作,节省人力物力。
[0029]3、聊天内容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不限于闲聊型、任务型、对话型。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现有聊天工具交互示意图;
[003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信息自动回复方法流程图;
[003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信息自动回复装置模块图;
[003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信息自动回复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5]实施例一
[003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自动回复方法。在描述本实施例中消息自动回复方法之前,先分别描述聊天工具和输入法应用程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自动回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本地的聊天工具触发的目标事件,在所述目标事件中,所述聊天工具实时关联输入法应用程序中的自动回复配置;响应于所述聊天工具触发接收的第一消息,利用训练生成的对话处理模型识别所述第一消息中文字或图片的语料信息后,解析获取语料信息中的聊天意图,生成并输出适配于所述聊天意图的回复内容;响应于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生成的回复内容,通过所述聊天工具将所述回复内容作为第二消息执行自动回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自动回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根据本地的所述聊天工具中的所述第一消息生成所述第二消息后自动输入到本地的所述聊天工具中,以传输给远端的所述聊天工具,以使远端用户基于两端所述聊天工具执行与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的远程人机交互的目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自动回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中,除所述自动回复配置以外,还设置有用户输入配置;当响应于本地聊天工具中触发的目标事件为,关联输入法应用程序的所述用户输入配置时,接收用户的信息输入作为第二消息执行回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自动回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本地的所述聊天工具触发的目标事件,通过所述输入法应用程序中的自动回复配置替代本地用户触发的信息输入配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自动回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话处理模型采用Transformer网络架构通过大量对话语料训练形成。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信息自动回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对话处理模型识别所述第一消息中的文字或图片的语料信息时,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文字识别技术对所述第一消息中的文字或图片进行清洗、分词,获得包括单字、词语在内的有效语料元素,剔除所述第一消息中有效语料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信息,以满足解析要求。7.一种信息自动回复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关联模块,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亭孙环荣陈兆金宫新伟单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序言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