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包装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335337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膜、制备方法及包装结构,所述复合膜为多层结构,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中层和外层的厚度之比为1~30%:40~70%:1~30%;所述内层包括复合层、次外层、中间层、次内层、热封层;所述复合层、次外层、中间层、次内层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包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膜、制备方法、包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包装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使用量越来越大。在食品业或医疗器械业涉及到包装材料,如食品用包装袋、医疗器械用插管、连接管、体内导管。若因这些包装材料存储或使用过程中感染细菌,会造成食品污染或医疗器械污染,造成较大的安全卫生危害。因而,无菌包装在安全性、方便性、法规符合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0003]目前,食品领域包装材料常用的灭菌方式是环氧乙烷、辐照/电子束的灭菌方式,以达到无菌包装的要求;而一次性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常使用的灭菌方式为:环氧乙烷、辐照/电子束、高温蒸汽。
[0004]为便于消费者使用,大多数的包装材料均要求具有易揭特性。目前市面上较多的易揭包装材料存在问题,例如撕开后会产生撕下来的碎片、碎屑、拉丝等,影响安全或卫生性能;阻隔性一般、且封口强度不可控,易揭性能一般;经灭菌处理后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膜为多层结构,包括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中层和外层的厚度之比为1~30%:40~70%:1~30%;所述内层包括复合层、次外层、中间层、次内层、热封层;所述复合层、次外层、中间层、次内层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共混形成岛结构;所述热封层包含50

80%的易剥粒子、5

10%疏水性无机颗粒、以及选自聚乙烯及其共聚物、聚丙烯及其共聚物、聚氨酯及其共聚物、聚酰胺及其共聚物、聚醚及其共聚物、聚酯及其共聚物、聚碳酸酯及其共聚物、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腈及其共聚物、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顺丁橡胶、天然橡胶、聚丁烯及其共聚物、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4

甲基戊烯、有机硅、氟塑料、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氟橡胶和再生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包含50

80%的易剥粒子、5

10%疏水性无机颗粒,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共混形成岛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层包含50

80%的易剥粒子、5

10%疏水性无机颗粒,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共混形成岛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30μm~90μ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的剥离力>1.5N/15mm,稳定性可以达到CPK1.0

1.6。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包含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

醋酸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凯王清李全布黄湘晖涂成波
申请(专利权)人:毕玛时软包装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