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防变形的挤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997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压防变形的挤塑板,涉及挤塑板设计领域,包括挤塑板主体,所述挤塑板主体上表面固定粘接有若干个第二缓冲杆,第二缓冲杆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二加强层,第二加强层上表面固定粘接有若干个第一缓冲杆,第一缓冲杆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一加强层,第一加强层上表面固定粘接有防雨层,防雨层上表面固定粘接有隔热层,隔热层上表面固定粘接有保暖层,保暖层上表面固定粘接有若干个变向半球,挤塑板主体左侧固定粘接有左卡接块,挤塑板主体右侧固定粘接有右卡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杆、第二缓冲杆和变向半球,加强了挤塑板抗压防变形的能力,提升了挤塑板的使用寿命,也保证了挤塑板的美观。也保证了挤塑板的美观。也保证了挤塑板的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防变形的挤塑板


[0001]本技术涉及挤塑板设计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抗压防变形的挤塑板。

技术介绍

[0002]挤塑板的全称是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挤塑板,又名XPS板,挤塑聚苯板。挤塑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辅以聚合物在加热混合的同时,注入催化剂,而后挤塑压出连续性闭孔发泡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其内部为独立的密闭式气泡结构,是一种具有高抗压、吸水率低、防潮、不透气、质轻、耐腐蚀、超抗老化(长期使用几乎无老化)、导热系数低等优异性能的环保型保温材料。挤塑板广泛应用于干墙体保温、平面混凝土屋顶及钢结构屋顶的保温,低温储藏地面、低温地板辐射采暖采暖管下、泊车平台、机场跑道、高速公路等领域的防潮保温,控制地面冻胀,是建筑业物美价廉、品质俱佳的隔热、防潮材料。
[0003]现有的挤塑板对于外界的冲击的缓冲不够,容易在挤压、撞击的影响下,产生变形,影响美观,同时,单个挤塑板的胶水失效后,周围挤塑板对该挤塑板的附着不够,该挤塑板容易掉落。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抗压防变形的挤塑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压防变形的挤塑板,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挤塑板对于外界的冲击的缓冲不够,容易在挤压、撞击的影响下,产生变形,影响美观,同时,单个挤塑板的胶水失效后,周围挤塑板对该挤塑板的附着不够,该挤塑板容易掉落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抗压防变形的挤塑板,包括挤塑板主体,所述挤塑板主体上表面固定粘接有若干个第二缓冲杆,第二缓冲杆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二加强层,第二加强层上表面固定粘接有若干个第一缓冲杆,第一缓冲杆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一加强层,第一加强层上表面固定粘接有防雨层,防雨层上表面固定粘接有隔热层,隔热层上表面固定粘接有保暖层,保暖层上表面固定粘接有若干个变向半球,挤塑板主体左侧固定粘接有左卡接块,挤塑板主体右侧固定粘接有右卡接块。
[0007]优选的,所述右卡接块和左卡接块的正面截面均为L形,右卡接块的形状与左卡接块内的空缺处相吻合。
[0008]优选的,多个所述变向半球等间距排列在保暖层上表面。
[0009]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缓冲杆等间距排列在第二加强层上表面,多个所述第二缓冲杆等间距排列在挤塑板主体上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右卡接块的左侧为倾斜斜面,右卡接块的右侧为倾斜斜面。
[0011]优选的,所述保暖层、隔热层和防雨层的厚度均一致。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杆和第二缓冲杆的形状均为Z字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压防变形的挤塑板,具备以下有益效
果:
[0014]1、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杆、第二缓冲杆和变向半球,通过第一缓冲杆和第二缓冲杆的双重卸力,使得外界冲击被大大减弱,使得普通的冲击很难对挤塑板的结构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从而,挤塑板总能在外力消失后,凭借自身弹性恢复形状,加强了其抗压防变形的能力,提升了其使用寿命,也保证了挤塑板的美观;
[0015]2、通过设置右卡接块和左卡接块,不同挤塑板的右卡接块和左卡接块相互扣合,当单个挤塑板的胶水失效时,该挤塑板左右两侧的挤塑板能通过右卡接块和左卡接块对其产生牵制,使得该挤塑板无法与墙体分离,进而掉落,这加强了本挤塑板的容错性,即使个别挤塑板的胶水失效,仍能保持整体挤塑板附着在墙体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右卡接块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为:
[0020]101、左卡接块;102、保暖层;103、变向半球;104、挤塑板主体;105、右卡接块;
[0021]201、隔热层;202、第一加强层;203、第二加强层;204、防雨层;205、第一缓冲杆;206、第二缓冲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3]参照图1

3所示,一种抗压防变形的挤塑板,包括挤塑板主体104,所述挤塑板主体104上表面固定粘接有若干个第二缓冲杆206,第二缓冲杆206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二加强层203,第二加强层203上表面固定粘接有若干个第一缓冲杆205,第一缓冲杆205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一加强层202,第一加强层202上表面固定粘接有防雨层204,防雨层204上表面固定粘接有隔热层201,隔热层201上表面固定粘接有保暖层102,保暖层102上表面固定粘接有若干个变向半球103,挤塑板主体104左侧固定粘接有左卡接块101,挤塑板主体104右侧固定粘接有右卡接块105;
[0024]参照图1,使用时,将第一块挤塑板主体104的底部朝向墙面,涂抹胶水,将挤塑板主体104粘在墙面上,在安装第二块挤塑板主体104时,将第二块挤塑板主体104的左卡接块101的前端放置在第一块挤塑板主体104的右卡接块105的后端,并向第一块挤塑板主体104的右卡接块105的前端推进,使得第二块挤塑板主体104的左卡接块101滑进第一块挤塑板主体104的右卡接块105中,相互卡接在一起,并依次安装之后的挤塑板主体104,容易发现,挤塑板主体104会被左右两侧的挤塑板主体104卡扣在墙面上,而该挤塑板主体104也会受到底部的挤塑板主体104的支撑,因此,即使胶水失效,仍不会被风吹落;
[0025]参照图1和图2,受撞击时,变向半球103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撞击的方向,使得撞击的力部分变为侧向力,右卡接块105的两侧均为斜面,预留了保暖层102、隔热层201和防雨层204横向移动的空间,同时,撞击的力会使得第一缓冲杆205和第二缓冲杆206形变,双
重的形变,使得撞击的力被减弱,从而对保暖层102、隔热层201和防雨层204损伤都会减小,而当撞击消失,第一缓冲杆205和第二缓冲杆206会恢复原状,保暖层102、隔热层201和防雨层204会回到原来的位置,挤塑板仍能保持原状。
[0026]具体的,右卡接块105和左卡接块101的正面截面均为L形,右卡接块105的形状与左卡接块101内的空缺处相吻合。
[0027]多个所述变向半球103等间距排列在保暖层102上表面。
[0028]多个所述第一缓冲杆205等间距排列在第二加强层203上表面,多个所述第二缓冲杆206等间距排列在挤塑板主体104上表面,右卡接块105的左侧为倾斜斜面,右卡接块105的右侧为倾斜斜面,保暖层102、隔热层201和防雨层204的厚度均一致,第一缓冲杆205和第二缓冲杆206的形状均为Z字形。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杆205、第二缓冲杆206和变向半球103,通过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防变形的挤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塑板主体(104),所述挤塑板主体(104)上表面固定粘接有若干个第二缓冲杆(206),第二缓冲杆(206)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二加强层(203),第二加强层(203)上表面固定粘接有若干个第一缓冲杆(205),第一缓冲杆(205)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一加强层(202),第一加强层(202)上表面固定粘接有防雨层(204),防雨层(204)上表面固定粘接有隔热层(201),隔热层(201)上表面固定粘接有保暖层(102),保暖层(102)上表面固定粘接有若干个变向半球(103),挤塑板主体(104)左侧固定粘接有左卡接块(101),挤塑板主体(104)右侧固定粘接有右卡接块(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防变形的挤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卡接块(105)和左卡接块(101)的正面截面均为L形,右卡接块(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红山陶习松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鑫茂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