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办公娱乐形式多样化、便携化,消费者对移动电子产品的使用需求日益增长,这也驱动着商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石墨是目前商品化应用最大的负极材料,但其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不能满足下一代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来替代石墨解决高能量密度技术瓶颈。研究者发现硅的理论比容量为4200mAh/g,是石墨的十倍之多,但硅负极在脱嵌锂过程中会产生300%的体积膨胀(石墨约10%~30%),巨大的体积膨胀将导致电极粉化,循环跳水,这成为了限制硅负极应用的首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负极片,解决硅负极充入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的问题,而且具有提高电池倍率和循环性能的作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纳米管集流体以及至少涂覆于所述碳纳米管集流体一表面的活性物质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包括纳米硅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所述纳米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称取氧化石墨和纳米硅,将氧化石墨和纳米硅混合沉淀共沉形成氧化石墨包覆纳米硅混合物;步骤S2、将氧化石墨包覆纳米硅混合物加入溶剂进行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包覆纳米硅混合浆料;步骤S3、取碳纳米管集流体,将氧化石墨烯包覆纳米硅混合浆料涂覆在碳纳米管集流体的至少一表面,烘干形成层状,通入碳源进行热还原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包覆所述纳米硅的活性物质层,制得负极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氧化石墨和纳米硅的重量份数比为30~80:20~6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沉淀共沉的时间为4~24h。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负极片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庆文,安建,金柱,林祥凤,于子龙,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