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莆田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332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微针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基础微针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对抗菌金属离子进行原位还原并附着于所述聚多巴胺涂层表面,得到抗菌微针。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巴胺自组装形成的具有粘附性和还原性的聚多巴胺涂层,将抗菌金属离子原位还原并附着于微针表面,以实现微针的抗菌功能。以实现微针的抗菌功能。以实现微针的抗菌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美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针是一种尺寸在微米级的针状突起阵列,主要用于药物的经皮输送;它与皮下注射针一样有效,又和传统的经皮贴片一样方便,已成为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0003]虽然微针是无痛微创的技术,但一些用于持续给药的微针需要使用者进行较长时间的穿戴,该过程可能会引起创口的感染。而现有的微针大多并不具备抗菌的能力,在使用前需要用酒精或蒸汽进行消毒,还要配合抗生素使用,避免使用者出现创口感染,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带抗菌功能的抗菌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抗菌微针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基础微针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对抗菌金属离子进行原位还原并附着于所述聚多巴胺涂层表面,得到抗菌微针。
[0006]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巴胺自组装形成的具有粘附性和还原性的聚多巴胺涂层,将抗菌金属离子原位还原并附着于微针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基础微针表面形成聚多巴胺涂层,对抗菌金属离子进行原位还原并附着于所述聚多巴胺涂层表面,得到抗菌微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菌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涂层形成:将基础微针置于多巴胺溶液中,由多巴胺在所述基础微针表面自组装形成聚多巴胺涂层;还原、粘附:将形成聚多巴胺涂层的微针,去离子水洗涤后,浸泡于含抗菌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在20

30℃避光条件下,抗菌金属离子在发生原位还原并粘附于所述聚多巴胺涂层表面,得到半成品抗菌微针;烘干:将半成品抗菌微针用去离子水清洁后,恒温烘干,得到所述抗菌微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菌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形成步骤,所述多巴胺溶液的pH值为5.0

9.0,浓度为0.1

10mg/m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菌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形成步骤,涂层形成环境温度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敏蔡小真朱丹虹阮志鹏金楠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