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探测和电子对抗的反无人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5326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探测和电子对抗的反无人机系统,包括: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指挥控制分系统、便携式机柜、收放线架、发电机、无线电侦测设备、压制干扰设备、云台摄像机和雷达设备;其中,无线电侦测设备设置于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的几何中心的上部;压制干扰设备和云台摄像机均设置于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的几何中心的下部;云台摄像机位于压制干扰设备的内部;雷达设备设置在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的前部的一个支撑腿上;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通过自动脱拆机构与收放线架电线连接;指挥控制分系统与便携式机柜相连接;便携式机柜分别与收放线架、发电机电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黑飞无人机、飞手、黑电台的位置进行准确探测和快速打击。探测和快速打击。探测和快速打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探测和电子对抗的反无人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系留式反无人机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探测和电子对抗的反无人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反无人机系统装备多采用指挥控制中心、探测跟踪识别设备及处置设备。指挥控制中心通常由一台计算机及其上的指挥控制软件组成,以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态势评估、指挥控制和综合显示;探测跟踪识别设备尤其以光电设备、雷达设备和无线电侦测设备为主要手段;处置设备尤其以压制干扰设备为主要手段。光电设备是利用可见光或目标的红外特征来对目标成像并实现探测跟踪识别;雷达设备是利用电磁波信号的反射回波来对目标进行定位;无线电侦测是通过探测无人机的无线电频率信息来实现无人机的定向或定位,并与无人机无线电频谱信息库进行对比来实现精确识别;压制干扰设备是通过向目标无人机发射定向的大功率射频干扰信号,通过切断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通讯或导航链路,从而使无人机自行降落或返航。
[0003]反无人机系统装备因为重量原因,多采用地面架设式,采用车载式或者固定架设式进行包含指挥控制中心、探测跟踪识别设备及处置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探测和电子对抗的反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1)、指挥控制分系统(2)、便携式机柜(3)、收放线架(4)、发电机(5)、无线电侦测设备(6)、压制干扰设备(7)、云台摄像机(8)和雷达设备(9);其中,所述无线电侦测设备(6)设置于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1)的几何中心的上部;所述压制干扰设备(7)和所述云台摄像机(8)均设置于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1)的几何中心的下部;所述压制干扰设备(7)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云台摄像机(8)的水平旋转轴相连接;所述云台摄像机(8)位于所述压制干扰设备(7)的内部;所述雷达设备(9)设置在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1)的前部的一个支撑腿上;所述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1)通过自动脱拆机构与所述收放线架(4)电线连接;所述指挥控制分系统(2)与所述便携式机柜(3)相连接;所述便携式机柜(3)分别与所述收放线架(4)、发电机(5)电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探测和电子对抗的反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1)起飞,当飞至指定高度后,无线电侦测设备(6)开机,在保护空域内进行连续搜索警戒,发现的可疑目标信息实时在指挥控制分系统(2)的显示界面上显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探测和电子对抗的反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无线电侦测设备(6)发现可疑目标后,无线电侦测设备(6)在指定空域范围内对可疑目标进行高频次扫描,在指挥控制分系统(2)的控制终端界面上实时显示;控制终端通过预设数据库比对,对可疑目标进行自动识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探测和电子对抗的反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确认可疑目标为敌方无人机后,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1)根据无线电侦测设备(6)上报的方位信息,将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1)的机身旋转至指定方位,此时通过云台摄像机(8)查找可疑目标;若云台摄像机(8)的视场内能发现并锁定可疑目标,则开启压制干扰设备(7),压制干扰设备(7)释放遥控和导航干扰信号阻断敌方无人机的导航及控制链路,使敌方无人机返航或迫降;若视场内未能发现目标,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1)与系留线缆通过自动脱拆机构进行脱离,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1)根据无线电侦测设备(6)上报的方位信息,实时控制多旋翼无人机承载平台(1)自身的飞行方向,雷达设备(9)对可疑目标进行实时探测,当雷达设备(9)探测到可疑目标后,根据可疑目标的方位和距离引导云台摄像机(8)转动指定的位置,同时在云台摄像机(8)实时回传的图像信息中寻找可疑目标,当视场内能发现、锁定并最终确认可疑目标时,则开启压制干扰设备(7),压制干扰设备(7)释放遥控和导航干扰信号阻断敌方无人机的导航及控制链路,使敌方无人机返航或迫降;通过云台摄像机(8)实时回传的图像信息确认敌方无人机是否被干扰成功,当敌方无人机返航或迫降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华张研钟安彪孙黎明魏星徐春云李成娟尹燕飞高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