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25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具体涉及推拿按摩手套电极技术领域,包括手套主体,手套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按摩机构,通过导电硅胶片接收外部脉冲电能,通过中心石墨层接收外部电能发射远红外热能作用于人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含生理信号传感器,其包含有用于感测生理信号电极层,感测电极层的压力信号的压力感测层及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极层及压力感测层连接,并输出生理信号及根据压力信号输出测量提示信号,完成生理信号测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推拿按摩手套电极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

技术介绍

[0002]中医按摩的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推拿医疗的活动,当时的人们在劳动中遇到损伤而发生疼痛时,本能地用手按摩痛处,就会使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在经过长期的实践后,古人认识到了按摩的作用,并成为自觉的医疗活动,推拿按摩通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将手部以一定手法并按照特定的技巧,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经络腧穴或一定部位,疏通局部气血促进新陈代谢,推拿按摩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取得保健效果,并且基本无毒副作用。
[0003]为了测量受测者的生理信号,通常会利用绑带将干式电极固定于此受测者的皮肤上,以感测此受测者的生理信号,再通过测量仪器显示此生理信号。然而,干式电极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若此受测者没有适当的配戴干式电极,干式电极可能没有完全服贴此受测者的皮肤;此时,干式电极测量的生理信号可能受到噪声干扰;例如,若此受测者没有适当的配戴干式电极,导致有不当外力施加于干式电极;此时,干式电极测量的生理信号同样可能受到噪声干扰。
[0004]现有的生理信号技术并无法有效地判断生理信号是否有受到噪声干扰,另外现有推拿按摩通过按摩者的手掌对目标区域进行按摩,而按摩者需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并需要对按摩手法进行长期实践,中医传统推拿相关知识不但学习难度大、工作量大,而且疗效也不尽如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中医传统推拿相关知识不但学习难度大、工作量大,而且疗效也不尽如人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导电硅胶片,所述导电硅胶片的底部设置有电极层,所述电极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石墨绝缘层,所述第一石墨绝缘层的底部设置有压力感测层,所述压力感测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石墨绝缘层,所述第二石墨绝缘层的底部设置有中心石墨层,所述中心石墨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石墨绝缘层,所述第三石墨绝缘层的底部与手套主体相连接;其中,导电硅胶片,用于接收外部脉冲电能;电极层,用于感测生理信号;压力感测层,用于感测电极层的压力信号;
中心石墨层,用于接收外部电能发射远红外热能作用于人体。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手套主体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口,所述接口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头,所述插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输导线,所述传输导线的外部设置有导线固定机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接口包含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包含DALI_RX端、DALI_TX端、VCC电压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LM317芯片、稳压控制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其中,VCC电压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稳压控制芯片的Vin端和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稳压控制芯片的V0端、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DA+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稳压控制芯片的ADJ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DA

端并接地;DA+端分别连接第三三极管的栅极、第七电阻的一端、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三极管分别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四电阻的一端和5V电压端、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DALI_RX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端,第三三极管的栅极通过第十一电阻分别连接第十电阻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5V电压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连接第八电阻的一端、DALI_TX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DA

端相互连接并接地。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接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数据传输线和第二数据传输线和控制器,第一数据传输线分别与中心石墨层和热敏电阻连接,第二数据传输线通过控制器与电极层、压力感测层连接;其中,控制器,用于与电极层及压力感测层连接,并输出该生理信号及根据该压力信号输出测量提示信号;当该压力信号落在预设范围内时,该控制器判断该电极层与该皮肤有接触;当该压力信号未落在该预设范围内时,该控制器判断该电极层与该皮肤未接触。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控制器包含芯片U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晶振X1、开关S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其中,电容C3的一端分别与晶振X1的一端、芯片U2的引脚19连接,晶振X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4的一端、芯片U2的引脚18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5的一端、开关S1的一端、芯片U2的引脚9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VCC端、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芯片U2的引脚39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VCC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芯片U2的引脚38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VCC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芯片U2的引脚37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VCC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芯片U2的引脚36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VCC端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石墨绝缘层、第二石墨绝缘层和第三石墨绝缘层均采用聚酰亚胺薄膜制成。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中心石墨层包含石墨和石墨烯两种材料。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热敏电阻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热片,所述中心石墨层位于的发热片内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导线固定机构包括腕环,所述腕环顶部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绑带,所述固定绑带一端的底部缝制有魔术母贴,所述腕环顶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魔术子贴,所述魔术母贴与魔术子贴进行粘接,所述腕环内侧底部的正面和背面以及内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乳胶垫块。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包括手套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主体(2)的顶端设置有按摩机构(4),所述按摩机构(4)包括导电硅胶片(41);所述导电硅胶片(41)的底部设置有电极层(42),所述电极层(4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石墨绝缘层,所述第一石墨绝缘层的底部设置有压力感测层(43),所述压力感测层(4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石墨绝缘层,所述第二石墨绝缘层的底部设置有中心石墨层(44),所述中心石墨层(44)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石墨绝缘层,所述第三石墨绝缘层的底部与手套主体(2)相连接;其中,导电硅胶片(41),用于接收外部脉冲电能;电极层(42),用于感测生理信号;压力感测层(43),用于感测电极层(42)的压力信号;中心石墨层(44),用于接收外部电能发射远红外热能作用于人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主体(2)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接口(3),所述接口(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头(10),所述插头(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输导线(5),所述传输导线(5)的外部设置有导线固定机构(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生理信号检测功能的推拿按摩手套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3)包含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包含DALI_RX端、DALI_TX端、VCC电压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LM317芯片、稳压控制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其中,VCC电压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稳压控制芯片的Vin端和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稳压控制芯片的V0端、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DA+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稳压控制芯片的ADJ端、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DA

端并接地;DA+端分别连接第三三极管的栅极、第七电阻的一端、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稳压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一三极管分别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第四电阻的一端和5V电压端、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DALI_RX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端,第三三极管的栅极通过第十一电阻分别连接第十电阻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5V电压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连接第八电阻的一端、DALI_TX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3.3V电压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DA

端相互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森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