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斌彬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力按摩头及其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906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力按摩头,属于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滑道、与滑道相通的安置腔,滑道内设置有永磁加载头,安置腔内设有电磁铁,滑道内还设有使永磁加载头回到原位的复位机构;还公开了一种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包括设有安装部的环状训练带,若干壳体通过安装部沿环状训练带外侧面圆周分布,安装部上设有供永磁加载头伸出的开口;当环状训练带绑缚在患者身体上后,环状排布电磁力按摩头能够全面覆盖住肌肉,解决某些肌肉不易训练到的问题,永磁加载头既可安一定频率冲击肌肉,达到按摩作用;又可以长时间挤压肌肉,达到挤压防止肌肉萎缩作用;还可以产生类似使用健身器材时反复收放肌肉锻炼肌肉的作用。炼肌肉的作用。炼肌肉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力按摩头及其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力按摩头及其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

技术介绍

[0002]医疗上为了促进做了肢体手术后的患者尽快康复或者避免肌肉萎缩,常会让患者做一些康复训练来促进恢复,如后交叉十字韧带断裂修复手术后,医生让患者经常“绷腿”,来进行锻炼。但单纯靠做某些动作来加快康复,很难精准的锻炼到对应的肌肉,因此为了得到更好的锻炼效果,也经常采用一些康复器材帮助训练,通过让人完成固定的动作,如举、拉、推、压等,来达到训练的目的,如杠铃等举重器材、握力器臂力器等通过给人体提供对抗的力来让人进行对应的肌肉训练;如如腹肌板等通过规范人的动作、来锻炼对应的肌肉;如俯卧撑支架等通过对动作的完成进行辅助,让人更好的锻炼。
[0003]但上述康复训练器材都过于笨重,一是不方便在家里使用,二是使用时很容易产生危险,如砸伤患者等。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一些按摩型的康复带营运而生,通过对相应肌肉进行震动按摩,从而达到很好的康复效果。如专利号为“201810753274.6”,名称为“一种肌肉拉伤康复带”的技术中便公开了一种康复训练带,包括带状的康复带主体,康复带主体上设有震动按摩头、震动按摩板,康复带主体内部设有震动马达和电源组件,当将康复带主体绑缚在四肢上之后,在振动马达的带动下,能够带动震动按摩头、震动按摩板对肌肉进行震颤冲击,达到按摩、锻炼的效果。但实际使用中发现,这种依靠震颤冲击肌肉的的康复带,实际上只能达到按摩肌肉、放松肌肉的效果,并不能起到锻炼肌肉以及防止肌肉萎缩的效果。而且震动马达的震动频率和震动强度虽然可以调节,但实际上调节程度较为粗略,无法精准调节震动头每一下的冲击大小和冲击频率,无法做到精准锻炼肌肉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力按摩头及其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永磁加载头在电磁铁电磁力驱动下,既可以安一定频率冲击肌肉,达到按摩、放松肌肉的作用;又可以长时间挤压肌肉,通过挤压力阻止肌肉收缩,达到挤压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作用;还可以通过反复几次较长时间挤压肌肉,产生类似使用健身器材时反复收放肌肉,达到锻炼肌肉的作用;且当将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绑缚在患者身体上后,训练带上呈环状排布的电磁力按摩头能够全面覆盖住肌肉,能够训练到以往传统康复器械不易训练到的肌肉,且通过改变电压大小和变化频率,可精准调控电磁力的大小和变化频率,从而控制电磁力按摩头冲击力道和冲击频率,达到精准、安全进行康复训练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力按摩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滑道、与所述滑道相通的安置腔,所述滑道内滑动设置有永磁加载头,所述安置腔内设有通电后能够使所述永磁加载头伸出所述壳体的电磁铁,
所述滑道内设有在所述电磁铁断电或其电磁力减小后使所述永磁加载头回到原位的复位机构。
[0006]优选地,所述永磁加载头包括永磁铁、包裹在所述永磁体外部的磁铁护套,所述磁铁护套靠近所述安置腔的一端设有供所述永磁铁插入的插入口。
[0007]优选地,所述磁铁护套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滑道内壁贴合的第一环状凸起,所述滑道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所述磁铁护套外壁贴合的第二环状凸起,所述第一环状凸起位于所述安置腔与所述第二环状凸起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套在所述磁铁护套外部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端头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环状凸起和所述第二环状凸起上。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安置腔连通的安装口、封闭所述安装口的盖帽,通过所述安装口能够依次将所述安置腔内的所述电磁铁、所述滑道内的所述永磁加载头取出。
[0010]还提供了一种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采用了上述的电磁力按摩头,包括环状训练带,所述环状训练带上设有供所述壳体安装的安装部,若干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安装部沿所述环状训练带外侧面呈圆周分布,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供所述永磁加载头伸出的开口。
[0011]优选地,所述环状训练带包括若干个柔性连接带,所述安装部包括可拆卸的连接在两个所述柔性连接带之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安装板上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圆形的所述开口,所述壳体螺纹连接在所述开口上,且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路板电联,所述柔性连接带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电路板以及电源的电线。
[0012]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板面下凹形成滑槽,所述滑道的侧壁上设有滑槽,所述电路板的两侧凸出有用于插入所述条状凹槽的条状凸起,所述滑槽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阻挡所述电路板滑出所述条状凹槽的限位挡块。
[0013]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两侧设有燕尾槽,所述柔性连接带的端头设有用于插入所述燕尾槽内的燕尾条,通过所述限位挡块能够阻挡所述燕尾条滑出所述燕尾槽。
[0014]优选地,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柔性连接带上。
[001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中的电磁力按摩头,共有三种运行模式,一种是按照一定的频率改变电压大小或通电断电的变化电压方式,来改变电磁铁电磁力的大小或有无,使永磁加载头以一定频率伸出壳体,从而达到反复冲击肌肉,按摩、放松肌肉的作用;另一种是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压,使电磁铁提供稳定不变的电磁力,从而使永磁加载头持续伸出壳体挤压肌肉,提供挤压力以阻止肌肉收缩,达到挤压锻炼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作用;第三种则是先较长时间挤压肌肉,然后逐渐放松挤压,然后在挤压肌肉,模拟使用哑铃时反复收放肌肉的方式,达到锻炼肌肉作用,以解决传统康复带无法真正达到锻炼肌肉,辅助康复的问题;通过精准控制电压大小,可精准控制冲击力度或挤压力度,且通过精准控制电压变化频率,可精准控制冲击频率,达到精准、安全进行康复训练目的;且由于电磁铁和永磁加载头等都集成在壳体内,安装时只需将壳体安装在康复训练器上即可,方便更换,当其中电磁力按摩头损坏后,直接将其整体更换即可,维护成本低。
[0017]2.本专利技术中的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其环状训练带上设有呈圆周分布的电磁力
按摩头,在将其绑缚在四肢或者人体其他部位后,启动电磁力按摩头,能够对四肢360度的冲击或者挤压,从而提高按摩、训练面积,达到以往康复器材无法锻炼到的位置,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训练效果;同时整体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质量轻,相较于沉重的健身器材,更适宜在家中使用,不存在笨重的康复器材带来的安全问题。
[0018]3.本专利技术中的将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模块化,电路板、安装板、柔性连接带、电磁力按摩头各自形成独立的机构,其中任何一个机构损坏了,都可单独进行更换,即便不懂维修的患者,也可通过更换进行维护,不会因仅仅是电路板、电磁力按摩头等其中一个机构损坏了,便将整个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闲置,大幅降低了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的维护难度,延长了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力按摩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滑道、与所述滑道相通的安置腔,所述滑道内滑动设置有永磁加载头,所述安置腔内设有通电后能够使所述永磁加载头伸出所述壳体的电磁铁,所述滑道内设有在所述电磁铁断电或其电磁力减小后使所述永磁加载头回到原位的复位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力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加载头包括永磁铁、包裹在所述永磁体外部的磁铁护套,所述磁铁护套靠近所述安置腔的一端设有供所述永磁铁插入的插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力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护套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滑道内壁贴合的第一环状凸起,所述滑道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所述磁铁护套外壁贴合的第二环状凸起,所述第一环状凸起位于所述安置腔与所述第二环状凸起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力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套在所述磁铁护套外部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端头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环状凸起和所述第二环状凸起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力按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安置腔连通的安装口、封闭所述安装口的盖帽,通过所述安装口能够依次将所述安置腔内的所述电磁铁、所述滑道内的所述永磁加载头取出。6.一种电磁力肌肉康复训练带,采用了如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旭东范斌彬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范斌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