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细管束预冷器流动换热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3236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细管束预冷器流动换热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中微细管束测试单元的进气口与风机通过进气管路连通,出气口连接有排气管路;压差计与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连通;入口温度传感器与进气管路连通,出口温度传感器与排气管路连通;在排气管路中安装有流量计;微细管束测试单元的微细管束两端与变压直流电源电连接,微细管束通过自身电阻发热,并与通过气流进行热交换;在微细管束内布置有多个热电偶;数据采集仪与流量计、压差计、入口温度传感器、出口温度传感器以及多个热电偶均信号连接。上述实验装置能够测试具有不同外径、不同排布、不同管排数的微细管束的预冷器在不同气流冲击角度下的流动换热性能。同气流冲击角度下的流动换热性能。同气流冲击角度下的流动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细管束预冷器流动换热实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微细管束预冷器流动换热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超声速吸气式组合发动机领域,使用空气预冷器将高温来流冷却以扩宽涡轮发动机工作包线是目前组合发动机领域采用的最为有效的手段。采用超薄超细管束构成的管式换热器具备轻质、高效的特点。
[0003]但是,预冷器换热机理复杂,微细管束的外径、排布结构、排数以及气流的冲击角度均会影响预冷器的换热性能。目前国内外对于超薄超细微细管束换热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仿真计算,少有实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细管束预冷器流动换热实验装置,能够测试具有不同外径、不同排布、不同管排数的微细管束的预冷器在不同气流冲击角度下的流动换热性能,为预冷器的精确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0006]一种微细管束预冷器流动换热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包括风机、微细管束测试单元、流量计、压差计、入口温度传感器、出口温度传感器、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细管束预冷器流动换热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1)、微细管束测试单元(2)、流量计(3)、压差计(4)、入口温度传感器(5)、出口温度传感器(6)、变压直流电源(7)、热电偶(8)以及数据采集仪(9);所述微细管束测试单元(2)的进气口与所述风机(1)通过进气管路(10)连通,出气口连接有排气管路(11);所述压差计(4)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路(1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管路(11)连通;所述入口温度传感器(5)与所述进气管路(10)连通,所述出口温度传感器(6)与所述排气管路(11)连通;在所述排气管路(11)中安装有所述流量计(3);所述微细管束测试单元(2)的微细管束两端与所述变压直流电源(7)电连接,所述微细管束通过自身电阻发热,并与通过气流进行热交换;在所述微细管束内布置有多个所述热电偶(8);所述数据采集仪(9)与所述流量计(3)、所述压差计、所述入口温度传感器(5)、所述出口温度传感器(6)以及多个所述热电偶(8)均信号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管束预冷器流动换热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管束包括多个微细管以及连接所述微细管的铜导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细管束预冷器流动换热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细管束测试单元(2)还包括箱体和支架;所述微细管束通过所述支架支承于所述箱体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细管束预冷器流动换热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相对设置的两个管束支撑板;所述管束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微细管插接配合的定位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细管束预冷器流动换热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支撑板采用亚克力板加工而成;所述微细管为不锈钢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周静何学刚牛军马同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