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化银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3230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银浆,尤其是涉及一种氯化银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成:纳米银粉40~45;氯化银粉10~15;改性甲基丙烯酸甲酯15~20;聚氨酯树脂5~10;溶剂17~35;助剂0.75~2.1,包括如下步骤:S1:将改性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氨酯树脂溶解于溶剂中,并恒温搅拌至少6h,直至完全溶解,过筛后得到载体;S2:混合载体、纳米银粉、氯化银粉、溶剂和助剂并高速分散;S3:将混合液进行至少三个循环的研磨至细度≤10μm;S4:真空过滤高细度混合液,随后均质搅拌,得到氯化银导电银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抗极化能力和附着力的氯化银导电银浆的制备。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化银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银浆,尤其是涉及一种氯化银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导电油墨(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rinting ink),为用导电材料(金、银、铜和碳)分散在连结料中制成的糊状油墨,俗称糊剂油墨。具有一定导电性,可作为印刷导电点或导电线路用。金属系导电油墨、碳系导电油墨等已达到实用化,多用于印刷电路、电极、电镀底层、键盘接点和印制电阻等材料。
[0003]随着电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以及医用电极应用环境的发展,对氯化银参比电极和医用电极的可设计性、柔韧性、适应工业大批量生产等方面有了新要求。现阶段常规使用的玻璃外壳氯化银参比电极,虽然具有优异的电位稳定性,但在使用和保存的过程中经常要更换电解液,并且存在液接电势会影响准确性。在医用电极方面,氯化银电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皮肤上进行涂胶预处理,容易造成人体应激反应,同时在柔韧性方面不能满足可穿戴设备的柔韧性要求,所以这些问题限制了氯化银电极的发展。
[0004]传统导电银浆属于可极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化银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银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银粉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将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形成AgCl悬浊液;在AgCl完全沉淀后,分离AgCl沉淀并进行多次洗涤;随后经干燥、过筛,得到所述的氯化银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化银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AgNO3溶液中的AgNO3与NaCl溶液中的NaCl的摩尔比为1:1.2~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化银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次洗涤为通过5~10次去离子水洗涤和1~2次乙醇洗涤。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化银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为在85~90℃下恒温干燥14~18h。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化银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筛为采用400目的振动筛进行筛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银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包括二价酸酯、乙二醇甲醚醋酸酯和乙酸丁酯;所述的二价酸酯、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酸丁酯的质量比为10~20:5~10:2~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银导电银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包括聚四氟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硅烷偶联剂、气相二氧化硅和片状石墨;所述的聚四氟乙烯、二甲基硅氧烷、硅烷偶联剂、气相二氧化硅和片状石墨的质量比为0.2~0.5:0.2~0.5:0.05~0.1:0.2~0.5:0.1~0.5。9.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氯化银导电银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海涵王德龙朱庆明刘佳禄暴鹏飞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