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组合桩的后装式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320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组合桩的后装式监测方法,将分布式光纤固定在PVC管的指定位置;将PVC管粘接组合成指定长度,然后将PVC管插入到第一个灌注桩的声测管内,然后将带分布式光纤的PVC管插入到下一个灌注桩的声测管内,通过PVC管的管口注浆将PVC管固定;将分布式光纤的连接至光纤解调仪,并对灌注桩内的应力变化进行实时测量。本方法采用分布式光纤灵敏度高、性能稳定,同时安装过程简单易行,无需额外布设新的测量管,而是充分利用灌注桩上现有的声测孔进行安装;本方法能够实现了多根组合式灌注桩变形自动与实时检测,具有测量方便、测量效率高、受测量环境影响小、可实时预警等优点,实现了智能测量的功能,使测量信息化。使测量信息化。使测量信息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组合桩的后装式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组合桩的后装式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侧悬臂式桥主要用于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环境。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来规划灌注桩的长度,这样就形成了长短不一的两根灌注桩。由于地质环境复杂,在灌注桩浇注完成后,需要进行实时监测。
[0003]现有的分布式光纤通常为预先固定在钢筋上,等灌注混凝土后再拆除表面多余混凝土,这样导致分布式光纤非常容易在施工中损坏失效,仪器成活率低。现在也有后装式的分布式光纤,需要在灌注桩内为其预留额外的U型安装管,安装施工繁琐;安装后的分布式光纤无法进行温度校正,测量误差较大;在安装管灌浆时容易损坏分布式光纤,稳定性较差,同时分布式光纤缺少可靠支撑。为了能高效的布设监控设备并确保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市场上急需一种用于组合桩的后装式监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监测准确的用于组合桩的后装式监测方法及装置。
[0005]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组合桩的后装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S1、固定,将分布式光纤固定在PVC管的指定位置;S2、安装,将PVC管粘接组合成指定长度,然后将PVC管插入到第一个灌注桩的声测管内,然后将带分布式光纤的PVC管插入到下一个灌注桩的声测管内,通过PVC管的管口注浆将PVC管固定;S3、监测,将分布式光纤的连接至光纤解调仪,并对灌注桩内的应力变化进行实时测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组合桩的后装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固定过程,所述PVC管上分别设置有密封槽和开口槽,分布式光纤一段安装在开口槽内;所述步骤S2安装过程,在注浆后该段分布式光纤、混凝土与声测管形成一个整体,形成测量光纤,该测量光纤用于测量灌注桩内的应力变化;分布式光纤一段安装在密封槽内,在注浆后该段分布式光纤未与混凝土接触,形成校正光纤,该校正光纤用于测量温度变化对应力的影响;所述声测管的直径为30

100mm,所述PVC管的直径小于声测管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组合桩的后装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监测过程中,由于测量光纤是在声测管内的混凝土,其与声测管外侧混凝土的应变差异,故声测管内、外侧应变传递函数如下:作用在声测管内侧混凝土无穷小单元上力的总和得到如下方程:对于声测管的无穷小单元,根据力的平衡方程,可得:式(1)和(2)中为声测管内侧混凝土垂直截面方向z的正应力和剪应力;为声测管内侧混凝土垂直截面方向z的正应力和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东陈子龙李会侯甲海李惠王瑞强吴红旗刘喜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