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太阳能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049 阅读:13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太阳能显示器,由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由光电池(1)、蓄电池(2)、开关电路(3)、驱动电路(4)、负载(5)所组成,光电池(1)的输出端接蓄电池(2)和开关电路(3)的输出端,开关电路(3)、驱动电路(4)、负载(5)按顺序串联连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显示或照明的装置,属于太阳能发光设备的

技术介绍
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再利用电能转换为光能或动力能源,这种方式早已被人们所利用,但这种利用太阳能的场合到目前为止还局限于极少的方面,并没有广泛地使用,因此人们一方面在使用一些有限的能源,另一方面又在白白地浪费掉另一些能源——光能。尤其是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方面,如楼梯灯、指示牌等不需要高亮度的地方,人们目前仍然使用的是市电。三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夜间显示或照明的太阳能显示器。(2)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太阳能显示器由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体所组成,即该显示器由光电池、蓄电池、开关电路、驱动电路、负载所组成,光电池的输出端接蓄电池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开关电路、驱动电路、负载按顺序串联连接。开关电路由运算放大器F和由电阻R1、R9、R8、R10组成的电桥构成,其中电阻R8是光敏电阻,电阻R1、R8的接点接运算放大器F的同相输人端,电阻R9、R10的接点接运算放大器F的反相输入端。负载由电容E1、电阻R7、发光二极管L1所组成,发光二极管L1与电阻R7二极管D3串联后,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即晶体管N3的发射极,发光二极管L1的负极接地。负载中的发光二极管L1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发光的图案或文字或标记,构成各种显示器。(3)专利技术效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夜间的楼道照明或各种发光显示牌的显示,不仅节能,无污染,而且几乎没有使用的费用,适应于需长时间进行照明或灯光显示的场合。如指示路标、显示街道名称的路牌、电话亭的照明、楼道长明灯的照明、汽车站牌显示等。另外,驱动电路是一个脉冲发生电路,即以脉冲的形式给负载供电,这样能节约大量的电能。而开关电路中的光敏电阻接收太阳光时会使开关电路关断,太阳能电池只给蓄电池充电,当天黑时,光敏电阻使开关电路打开,驱动电路向负载供电。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框图。其中有光电池1、蓄电池2、开关电路3、驱动电路4、负载5。图2是本技术的电原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光电池1采用太阳能电板,功率为0.5W左右,蓄电池2采用6伏蓄电池或镍铬充电电池的电池组,运算放大器下采用“LM393”型号的运算放大器,光敏电阻采用“5527”型号的光敏电阻,晶体管N1、N2、N3分别采用“9013、9015、9013”型号的晶体管,发光二极管采用“L-314WC”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开关电路由运算放大器F和由电阻R1、R9、R8、R10组成的电桥构成,其中电阻R8是光敏电阻,电阻R1、R8的接点接运算放大器F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9、R10的接点接运算放大器F的反相输入端。负载由电容E1、电阻R7、二极管D3所组成,发光二极管L1与电阻R7、二极管D3串联后,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即晶体管N3的发射极,发光二极管L1的负极接地。负载中的发光二极管L1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发光的图案或文字或标记,构成各种显示器,如照明灯、路标、路牌、车站站牌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显示器,由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体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由光电池(1)、蓄电池(2)、开关电路(3)、驱动电路(4)、负载(5)所组成,光电池(1)的输出端接蓄电池(2)和开关电路(3)的输出端,开关电路(3)、驱动电路(4)、负载(5)按顺序串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开关电路(3)由运算放大器F和由电阻R1、R9、R8、R10组成的电桥构成,其中电阻R8是光敏电阻,电阻R1、R8的接点接运算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刚毅李伟华蔡世良蔡世俊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