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增材制造的零部件三维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零部件三维模型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增材制造的零部件三维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维模型表示,通常采用网格化和隐式函数方法;相对而言,网格化方法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其他形似的表达都可以转换为网格化方式,如需获取更高的精度,提高网格分辨率即可;并且,在渲染过程中网格(尤其是三角网格)比其他形状更易绘制和优化;因此,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一直致力于网格化处理。
[0003]传统的三维设计过程中,随着网格数量增加,对计算能力、内存和显存的要求会极速增加,对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必须采用服务器集群才能完成设计工作。
[0004]另一方面,增材制造具有精确构造零部件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的能力。其中,三维零部件可分若干微结构,典型微结构例如网状、蜂巢、多孔和晶格等,也包括增材制造工艺参数需求信息。对于微结构三维模型,其细微结构众多,需要大量的三维网格才能表达,且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微结构的结构特征和摆放姿态需要符合增材制造加工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增材制造的零部件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整个零部件的三维模型,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拆分,形成通用结构和微结构,并定义为微结构母体,并提取所述微结构母体部分的三维模型;确定整个零部件的三维模型的增材制造摆放姿态和加工层厚;基于摆放姿态和加工层厚,对微结构母体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操作,生成微结构母体切片连通域集;选定微结构,调整微结构的参数和姿态,形成加工所需微结构核;对微结构核执行切片操作,生成微结构核切片连通域集;逐层对所述微结构母体切片连通域集和微结构核切片连通域集,执行二维布尔运算,生成微结构连通域,所有微结构连通域形成连通域集;将所有微结构的连通域集合并,形成增材制造的零部件三维设计模型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增材制造的零部件三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春,庞恩林,唐宝,金亚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前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