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远端增加截骨的截骨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82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远端增加截骨的截骨导板,包括截骨导板主体、前髁面体、上斜面体、远端面体、下斜面体、第一远端截骨槽、第二远端截骨槽、第一前斜截骨槽、第二前斜截骨槽、后斜截骨槽和第一固定钉孔、第二固定钉孔,所述截骨导板主体包含前髁面体、上斜面体、远端面体、下斜面体的全部、或其中三个前髁面体、上斜面体、远端面体或上斜面体、远端面体、下斜面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截骨导板主体、远端截骨槽、前斜截骨槽、后斜截骨槽、固定钉孔结构,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五个骨面截骨完成后,能够一次性完成增加股骨远端截骨,上斜面、下斜面截骨,从而增加伸直间隙及相应的骨面准备。而增加伸直间隙及相应的骨面准备。而增加伸直间隙及相应的骨面准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远端增加截骨的截骨导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远端增加截骨的截骨导板。

技术介绍

[0002]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膝关节终末期疾病的最有效方法,能为患者消除疼痛,纠正畸形,重获功能,极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置换中屈伸间隙的平衡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伸直间隙小于屈曲间隙,会造成残留屈曲挛缩,患者术后膝关节无法完全伸直,导致股四头肌耗能增加,严重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伸直间隙小于屈曲间隙是手术中最常见的屈伸间隙不平衡,增加伸直间隙需要调整股骨远端截骨,而在完成股骨远端/前髁/后髁/前斜面/后斜面截骨后,再进行股骨远端增加截骨时,需要进行股骨远端/前斜面/后斜面三个截骨面的切骨,应用股骨远端截骨导板/四合一截骨导板两个截骨导板,且先前的定位钉孔已经无法寻找。整个操作非常困难,耗费大量的时间,并容易导致截骨误差的产生。
[0003]目前增加股骨远端截骨及修整上下斜面,采用的方法有:1、徒手进行股骨远端加截及相应的上下斜面修整;2、根据通用的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远端增加截骨的截骨导板,包括截骨导板主体(1)、前髁面体(7)、上斜面体(8)、远端面体(9)、下斜面体(10)、第一远端截骨槽(3)、第二远端截骨槽(11)、第一前斜截骨槽(4)、第二前斜截骨槽(12)、后斜截骨槽(5)和第一固定钉孔(6)、第二固定钉孔(14),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骨导板主体(1)包含前髁面体(7)、上斜面体(8)、远端面体(9)、下斜面体(10)的全部、或其中三个前髁面体(7)、上斜面体(8)、远端面体(9)或上斜面体(8)、远端面体(9)、下斜面体(10),其凹侧对应于膝关节置换术股骨5个截骨面的四个或三个,形成匹配嵌合,所述截骨导板主体(1)设置有第一远端截骨槽(3)、第二远端截骨槽(11)、第一前斜截骨槽(4)、第二前斜截骨槽(12)和后斜截骨槽(5),所述截骨导板主体(1)上设置有凸起(13),所述凸起上开设有第二固定钉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远端增加截骨的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骨导板主体(1)、四个面体前髁面体(7)、上斜面体(8)、远端面体(9)、下斜面体(10)、第一远端截骨槽(3)、第二远端截骨槽(11)、第一前斜截骨槽(4)、第二前斜截骨槽(12)、后斜截骨槽(5)、第一定位钉孔(6),所述截骨导板主体(1)由四个面体前髁面体(7)、上斜面体(8)、远端面体(9)、下斜面体(10)的全部、或其中三个前髁面体(7)、上斜面体(8)、远端面体(9)或上斜面体(8)、远端面体(9)、下斜面体(10)构成,所述上斜面体(8)和下斜面体(10)上设置有第一远端截骨槽(3)、第二远端截骨槽(11),所述远端面体(9)上设置有第一前斜截骨槽(4)和后斜截骨槽(5),所述前髁面体(7)上有第二前斜截骨槽(12),并有第一固定钉孔(6),远端面体(9)外侧设置有凸起(13),所述凸起(13)上有第二固定钉孔(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远端增加截骨的截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骨导板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张国强倪明耿磊郑清源程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