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L
‑
茶氨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L
‑
茶氨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L
‑
茶氨酸(L
‑
Theanine)又称N
‑
乙基
‑
L
‑
谷氨酰胺,是茶叶中特有的甜味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种、部位而有所不同。茶氨酸在干茶中占重量的 1%
‑
2%。茶氨酸在化学构造上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谷氨酸相似,是茶叶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茶被誉为万病之药,早在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明代顾元庆《茶谱》中,就有对茶叶的药用功效进行了记载,不过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茶在药用保健方面的记载多是经验性的。茶之所以能够提升免疫力,主要是含有茶多酚、茶氨酸、生物碱等多种营养成分,茶氨酸因其特有的功效,引起了医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的广泛关注,为此,茶氨酸曾在1998年德国召开的国际食品原料会上获得了研究部门大奖。
[0003]L
‑
茶氨酸具有促进机体吸收与代谢、调节脑内神经传达物质、提高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提高抗癌药物活性等作用,还有镇静、减肥的功效。一般有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微生物酶法等制备方式,中国专利CN104561160A 公开了一种酶法制备方式,即硝基还原假单胞菌发酵获得菌体,然后放入谷氨酰胺和乙胺盐中进行反应,经脱色、膜过滤等方式获得茶氨酸。 C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L
‑
茶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制备发酵液:采用大肠杆菌种子进行培养基扩培后,接入发酵罐进行发酵培养,使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过程流加葡萄糖溶液,间隔4h取样检测OD含量,当OD大于等于30时,开始同时流加葡萄糖溶液和乙胺盐酸溶液,过程检测L
‑
茶氨酸生成量,当2h内L
‑
茶氨酸含量不再增加,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升温灭活后将转化液放出,得L
‑
茶氨酸发酵液;(2)制备粗粉:将发酵所得L
‑
茶氨酸料液经板框压滤机过滤后去除菌渣,所得料液进行多通道40
‑
60纳米陶瓷滤器,所得清液进行超滤、电渗析脱除杂质和无机盐后,浓缩至30%,加入乙醇,茶氨酸浓缩液与乙醇体积比为1:1
‑
3,降温0
‑
5℃,结晶得到粗粉;(3)粗粉提纯:将L
‑
茶氨酸粗粉配置成质量分数为15
‑
30%的水溶液,加入质量分数为0.3
‑
0.8%的活性炭并升温至60
‑
80℃,搅拌状态下保温20
‑
50分钟后,热过滤去除活性炭,然后进行0.45μm微孔过滤,向过滤清液中缓慢加入乙醇,茶氨酸料液与乙醇体积比为1:3
‑
5,过程中出现浑浊状态时,加入质量分数0.1
‑
0.3%的茶氨酸晶种,养晶20
‑
50分钟,继续流加乙醇至完全,缓慢搅拌状态下降温至0℃以下,保温1
‑
3h后进行固液分离,所得湿粉干燥后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制备L
‑
茶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胺盐酸溶液:葡萄糖溶液重量比为15
‑
20:100,乙胺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20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水,何连顺,
申请(专利权)人:精晶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