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以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酯为底物,乙二醇为助溶剂,在弱碱性条件以及转氨酶的催化作用下,一锅法生成(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步得到目标产物,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的方法
: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催化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转氨酶一步催化制备(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
[0002]西他列汀磷酸盐是由默克公司开发的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商品名为捷诺维(Januvia),于2006年经美国FDA批准后上市,在全球多个国家被批准使用。该药主要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的活性,保护内源性肠降血糖素和增强其作用而控制血糖水平。经临床研究表明,该药物是一个口服有效、单用或与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合用都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具有口服安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由于受到专利对该产品的限制,多家医药公司从合成该药的重要手性氨基中间体着手研究,其中(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就是合成西他列汀磷酸盐的一个重要的手性中间体,西他列汀磷酸盐的合成路线如Scheme 1所示。
[0003][0004]围绕手性氨基中间体的酶法制备,中国专利CN105018440B公开一种从来源于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vanbaalenii)PYR-1中钓取新的转氨酶,对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甲酯进行转化,获得具有高手性的(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甲酯产物。
[0005]中国专利CN10728616A公开一种利用来源节杆菌的转氨酶,对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羟基酯类底物进行转化,获得对应的(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羟基酯,再经过LiOH强碱水解,获得(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中间体。
[0006]中国专利CN108586346A公开一种利用来源节杆菌的转氨酶突变体,对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酰胺类底物进行反应,获得对应的(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酰胺产物。
[0007]当前报道的西他列汀磷酸盐中间体酶法合成中,仍以手性氨基酯类产物为主,后续要经过强碱的处理,再水解为β-氨基酸终产物;另外,反应体系以DMSO为助溶剂的转化效率不高,且反应过程也受到底物的抑制,这些现实问题都影响该中间体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因此,针对于西他列汀磷酸盐中间体(I)的酶法制备,仍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易于产业化的(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的制备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0011]其中,R1为C1-C4的烷基取代基。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备(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以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酯为底物,乙二醇为助溶剂,在弱碱性条件下,在转氨酶的催化作用下一锅法生成(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
[0013]进一步,一锅酶法制备(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的操作步骤为:用乙二醇为助溶剂,溶解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酯类底物,配制成一定浓度,在2h内加入反应体系;配制一定浓度的缓冲溶液为反应介质,向反应介质中投加一定量的异丙胺、磷酸吡哆醛、乙二醇和转氨酶;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反应,利用一定浓度的异丙胺控制反应过程中的pH;反应结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转化率和产物的光学纯度。
[0014]进一步,所述底物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酯浓度为50~300mM,优选100mM。
[0015]更进一步,所述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酯类底物为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甲酯、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乙酯、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异丙酯、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叔丁酯等,优选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乙酯。
[0016]进一步,所述乙二醇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5~50%(V/V),优选反应体系浓度为20%
[0017]进一步,所述弱碱性条件为pH=7.5~10.0,优选pH=9.0。
[0018]进一步,所述转氨酶来自于节杆菌Arthrobacter sp。
[0019]进一步,该反应在反应温度为30~60℃条件下进行,优选50℃。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转氨酶有机溶剂的优化,发现乙二醇作为助溶剂,不仅提高了转氨酶对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酯类的催化效率,同时反应结束后,可以直接获得(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产物,光学纯度>99%,转化率>96%。
附图说明
[0021]图1转氨酶的蛋白电泳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的阐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23]实施例1节杆菌转氨酶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0024]借助NCBI网站,获取转氨酶的野生型基因序列,通过密码子优化后,人工设计并全基因合成,在基因的两端分别引入NdeI和XhoI酶切位点,并克隆到pET-24a载体上。将上述构建好的重组质粒经过化学转化方法,转入DH5α感受态细胞,在含有Kan
+
抗性的LB平板上37℃隔夜倒置培养。挑选阳性单克隆进行基因测序,确定序列正确后,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提出单克隆细胞,获得可以诱导表达的节杆菌转氨酶基因工程菌株。
[0025]将含有目的基因的BL21(DE3)细胞接种到含有Kan
+
抗性的LB试管中,于37℃培养过夜,得到一级种子培养液。将种子培养液按照1%的接种比例转接到含有抗性的2YT液体培养基中,置于摇床中,37℃下,200rpm转速培养3-5h,测OD达到0.6~0.8时,降温至20℃,加入IPTG,浓度控制在0.2mM,进行隔夜诱导表达。发酵液通过离心并收集菌体,用磷酸盐缓冲液将收集的菌体进行溶解,并在高压均质机中进行破碎细胞,再次12000rpm离心10min后,得到的上清液即为转氨酶蛋白,通过电泳可以看见蛋白的表达情况,见附图1。
[0026]实施例2转氨酶细胞在不同有机溶剂下的转氨反应
[0027]先用1mL不同的有机溶剂溶解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乙酯底物各0.26g,配制成100mM的底物浓度。所有反应体系都控制在10mL,依次向反应釜中加入1mL 1M的pH 9.0三乙醇胺缓冲液,1mL 10mM的磷酸吡哆醛,1mL 3M的异丙胺和0.5g酶细胞,每个反应釜对应不同有机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3-羰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酯(II)为底物,乙二醇为助溶剂,在弱碱性条件以及转氨酶的催化作用下,一锅法生成(R)-3-氨基-4-(2,4,5-三氟苯基)-丁酸。反应过程如下所示:其中,R1为C1-C4的烷基取代基。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3-羰基-4-(2,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伟,张小飞,马斌祥,
申请(专利权)人:尚科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