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与远动分站间信号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2647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电站与远动分站间的信号转换装置,由一个箱体和电子电路组成,该电子电路分信号输入回路和信号转换回路两部分,输入回路的输入端与变电站信号电源联接,转换回路的输出端与远动分站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配置集中、费用低,可保持信号显示,便于检修,特别是信号响应速度快,运行准确可靠,无接点抖动,抗干扰能力强,是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一种理想设备。(*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电站自动化控制
,特别涉及变电站与远动分站间的信号转换装置。目前,在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技术中,变电站与远动分站间,一般都是在信号回路中加装若干中间继电器,或取消原有的现场信号,只保留一副接点,实现远动分站对信号的采集。这种方法,中间继电器的使用,不仅引入了接点抖动,影响信号的响应速度,不利于对电网的远方监视和控制,而且施工难度大,费用高,配置分散,影响美观;取消现场信号,不能直观显示,不便于检修和维护。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信号响应速度快,对电网远方监视控制可靠性好,体积小,施工费用低,而且便于检修和维护的变电站与远动分站间的信号转换装置,从而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任务是以如下方案实现的,它由一个箱体和电子电路组成,该电子电路分信号输入回路和信号转换回路两部分,输入回路的输入端与变电站信号电源联接,信号转换回路与输入回路耦合,其输出端与远动分站联接。利用光电耦合器实现强弱电隔离,完成信号转换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原理图根据图1所示,本技术的电子电路由信号输入回路和信号转换回路两部分构成,其中,信号输入回路由分别与变电站信号正负电源联接的两个分压电阻R1、R2及保护二极管DW1、抗干扰电容C1、发光二极管D1和光电耦合器G01的发光二极管相互联接而成。信号转换回路由光电耦合器G01的光敏三极管和放大输出三极管BG1构成,G01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远动分站0V电源,集电极分两条支路,一路通过负载电阻R3接远动分站12V电源,另一路通过BG1基极电阻R4接BG1的基极,BG1的发射极接远动分站12V电源,集电极输出供远动分站采集的信号。当变电站发出信号时,220V电压加到电路的信号输入回路上,通过分压电阻R1、R2,使发光二极管D1发光指示,同时信号转换回路的光电耦合器G01导通,G01导通,通过基极电阻IR4使三极管BG1饱和导通,则12V电压通过BG1的集电极输出被转换的变电站信号,供远动分站采集接收。本技术的信号转换装置,信号转换反应速度快,无机械接点,无抖动,抗干扰能力强,运行准确可靠,并有信号指示灯指示,便于检查维修,配置集中,体积小,安装方便,施工费用低,是目前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电站与远动分站间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一个箱体和电子电路组成,电子电路分信号输入回路和信号转换回路两部分,输入回路的输入端与变电站信号电源联接,转换回路与输入回路耦合,输出端与远动分站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与远动分站间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一个箱体和电子电路组成,电子电路分信号输入回路和信号转换回路两部分,输入回路的输入端与变电站信号电源联接,转换回路与输入回路耦合,输出端与远动分站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信号输入回路由分别与变电站信号正、负电源联接的两个分压电阻R1、R2和保护二极管DW1、抗干扰电容C1、发光二极管D1和G01的发光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亮苗培青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电力设计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