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和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技术

技术编号:335255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和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该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准备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的工序,在该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中,在厚度为0.1mm~20mm的聚碳酸酯树脂基材层(A层)的至少一侧的面依次层叠有浸透层(B层)和硬涂层(C层),并且满足(a)~(d)的要件;在将准备好的热弯用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Tg(℃)时,在比Tg高5℃的温度~比Tg高70℃的温度,对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进行预热的工序;以及使压力作用于在预热的工序中得到的热弯用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而进行弯曲的工序。弯用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而进行弯曲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和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和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

技术介绍

[0002]聚碳酸酯树脂具有优异的透明性、耐热性、机械强度等,因此在电力、机械、汽车、医疗用途等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另一方面,近年来,聚碳酸酯树脂由于上述各种优异的特征,因而在各种透明的构件(以下,也称为“透明构件”)中广泛使用。其中,对以轻量化为目的的用于车辆的透明构件(以下也称为“车辆用透明构件”)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尝试。作为车辆用透明构件,可举出前照灯透镜、树脂窗玻璃、尾灯透镜和仪表盖等。这些构件的特征在于,形状复杂且是大型的,并且对成型品的品质的要求极高。
[0003]在用于车辆的透明构件中,要求除了良好的透明性、耐候性和成型耐热性之外还具有良好的脱模性、得到降低的成型品的内部形变、以及得到改善的耐破裂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0004]另外,作为能有效地、低成本地制造具有上述透明构件所要求的高品质的设计面的构件的方法,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11/049186号中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品质的设计面的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各工序:(1)准备片,该片具有将含有热塑性树脂的树脂材料进行注射压缩成型而得的高品质的设计面(工序(1));(2)在将树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Tg(℃)时,以(Tg+5)~(Tg+70)℃的温度将片预热并软化(工序(2));(3)使压力作用于软化的片,使高品质的设计面弯曲(工序(3))。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国际公开第2011/049186号中,公开了在片基材上层叠硬涂层的层叠体。在基材上设置硬涂层的情况下,要求基材与硬涂层的高密合性。特别是,在弯曲构件的制造中,重要的是在热弯后,基材与硬涂层的密合性仍优异。但是,国际公开第2011/049186号中并未着眼于热弯后的密合性。另外,在弯曲构件的制造中也要求耐磨损性和热弯性。
[0006]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国际公开第2011/049186号记载的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中,关于耐磨损性、热弯性和热弯后的密合性还有改良的余地。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可以提供耐磨损性、热弯性和热弯后的密合性优异的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可以提供耐磨损性、热弯性和热弯后的密合性优异的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
[0009]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方式。
[0010]<1>一种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0011]准备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的工序,该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在厚度为0.1mm~20mm的聚碳酸酯树脂基材层(A层)的至少一侧的
面依次层叠有浸透层(B层)和硬涂层(C层),并且满足下述(a)~(d)的要件,
[0012]在将准备好的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Tg(℃)时,在比Tg高5℃的温度~比Tg高70℃的温度对上述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进行预热的工序,以及
[0013]使压力作用于在上述预热的工序中得到的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而进行弯曲的工序。
[0014](a)上述B层包含上述A层的所有成分和上述C层的成分的至少一部分。
[0015](b)上述B层的厚度为2μm~9μm。
[0016](c)上述B层的厚度相对于上述B层与上述C层的厚度的合计的比例为20%~70%。
[0017](d)上述C层包含无机微粒和硅化合物水解缩合物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0018]相对于无机微粒和硅化合物水解缩合物中的至少一者与上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合计量,上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为35质量%~95质量%,上述无机微粒和硅化合物水解缩合物中的至少一者的含量为5质量%~65质量%。
[0019]<2>根据<1>所述的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进行弯曲的工序包括:以使上述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的至少单侧的C层侧为凸面状的方式进行弯曲的工序。
[0020]<3>根据<1>或<2>所述的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在上述进行预热的工序之前,在上述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的C层的表面进行印刷的工序。
[0021]<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A层中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20000~30000。
[0022]<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B层与上述C层的厚度的合计为10μm~32μm。
[0023]<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加成聚合反应率为30%~70%。
[0024]<7>一种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其中,在厚度为0.1mm~20mm的聚碳酸酯树脂基材层(A层)的至少一侧的面依次层叠有浸透层(B层)和硬涂层(C层),并且满足下述(a)~(d)的要件,上述B层与上述A层和上述C层相接。
[0025](a)上述B层包含上述A层的所有成分和上述C层的成分的至少一部分。
[0026](b)上述B层的厚度为2μm~9μm。
[0027](c)上述B层的厚度相对于上述B层与上述C层的厚度的合计的比例为20%~70%。
[0028](d)上述C层包含无机微粒和硅化合物水解缩合物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
[0029]相对于无机微粒和硅化合物水解缩合物中的至少一者与上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合计量,上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为35质量%~95质量%,上述无机微粒和硅化合物水解缩合物中的至少一者的含量为5质量%~65质量%。
[0030]<8>根据<7>所述的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其中,用于上述A层而成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为20000~30000。
[0031]<9>根据<7>或<8>所述的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其中,上述B层与上述C层的厚度的合计为10μm~32μm。
[0032]<10>根据<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其中,上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甲基)丙烯酰基的加成聚合反应率为30%~70%。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可以提供耐磨损性、热弯性和热弯后的密合性优异的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可以提供耐磨损性、热弯性和热弯后的密合性优异的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表示实施例中制作的片

α的形状的图。
[0036]图2是表示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准备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的工序,该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在厚度为0.1mm~20mm的聚碳酸酯树脂基材层即A层的至少一侧的面依次层叠有浸透层即B层和硬涂层即C层,并且满足下述(a)~(d)的要件,在将准备好的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Tg(℃)时,在比Tg高5℃的温度~比Tg高70℃的温度对所述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进行预热的工序,以及使压力作用于在所述预热的工序中得到的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而进行弯曲的工序;(a)所述B层包含所述A层的所有成分和所述C层的成分的至少一部分,(b)所述B层的厚度为2μm~9μm,(c)所述B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B层与所述C层的厚度的合计的比例为20%~70%,(d)所述C层包含无机微粒和硅化合物水解缩合物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相对于无机微粒和硅化合物水解缩合物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合计量,所述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为35质量%~95质量%,所述无机微粒和硅化合物水解缩合物中的至少一者的含量为5质量%~65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进行弯曲的工序包括:以使所述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的至少单侧的C层侧为凸面状的方式进行弯曲的工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在所述进行预热的工序之前,在所述用于热弯的带硬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层叠体的C层的表面进行印刷的工序。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弯曲构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A层中的聚碳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浴中达矢依田孝志岸本浩赤冈智彬
申请(专利权)人:帝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