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陡坡上单侧布置电缆的隧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46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中的明挖电缆隧道结构,特别是一种陡坡上单侧布置电缆的隧道,隧道断面布置有检修通道、电缆支架体系、预埋件、接地系统、排水构造,所述检修通道由素混凝土与底板同步浇筑的踏步,所述踏步上方设置钢管扶手,扶手起到安全防护、支撑与缓解疲劳的作用,改善检修通道的功能,同时也方便电缆隧道的运营和维护,所述电缆支架体系中托臂中间设置钩栓,与侧墙膨胀钩栓通过拉杆连接,分担托臂上荷载产生的下坡向分力,改善其受力状况,提高了电缆支架体系的承载力能力及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陡坡上单侧布置电缆的隧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中的明挖电缆隧道,特别是一种陡坡上单侧布置电缆的隧道。

技术介绍

[0002]输电线路电缆隧道在山地丘陵地区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斜坡地段,为了顺应地形变化,通常设计成明挖矩形隧道,其纵剖面设计也通常会带有一定的坡度,使得电缆隧道顶、底板与地形坡度相协调。然而在陡坡地段 (15
°
~35
°
),建成的电缆隧道中敷设电缆及运维检修过程中会存在如下问题:
[0003]1)电缆隧道较长的陡坡段会造成通行困难,休息不便。特别是在检修通道表面有湿渍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检修通行存在滑倒、摔伤等安全隐患。
[0004]2)电缆隧道在陡坡地段,其电缆支架还受到电缆及夹具产生的下坡向分力,当坡度超过30%,该分力会大于电缆及夹具荷载的50%。此外,当电缆敷设采用机械化施工时,还应计入纵向拉力、横向推力和滑轮重量。可见相较于缓坡段,陡坡段电缆支架受力更为复杂、安全性更差。
[0005]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陡坡上单侧布置电缆的隧道,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陡坡上单侧布置电缆的隧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陡坡上单侧布置电缆的隧道,主要包括分布于电缆隧道本体内左右两侧的检修通道及电缆支架体系,所述检修通道的底部以侧墙上分别设置踏步及钢管扶手,所述电缆支架体系主要由立柱及托臂组装而成,所述立柱与侧墙预埋件相焊接,并保证其与隧道底板坡面相垂直。
[0008]优选的,所述钢管扶手及电缆支架体系均分别与带有接地体的预埋件焊接。
[0009]优选的,所述预埋件由纵向通长锚板与定距布设的锚筋采用T型焊接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接地体采用角钢沿隧道纵向定距布设,所述接地体与长锚板相焊接,并在隧道底板中面处穿防水钢板。
[0011]优选的,所述检修通道旁设置排水沟。
[0012]优选的,所述隧道底板、踏步均向排水沟设置1%的横向排水坡度。
[0013]优选的,所述托臂中间设置钩栓,并与设置于电缆隧道本体内侧墙上的膨胀钩栓通过拉杆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踏步与扶手结合,扶手起到安全防护,起到支撑与缓解疲劳的作用,改善检修通道的功能,同时也方便电缆隧道的运营和维护;
[0016]2)通过带有接地体的预埋件将隧道内电缆支架、扶手等金属构件实现接地,提高
了运行的安全性;
[0017]3)排水沟设置于隧道底板中部,便于清扫维护,隧道底板、踏步向排水沟设置1%的排水横坡,实现快速排水,减少踏面积水,提高了的抗滑性能,同时改善隧道内环境;
[0018]4)托臂中间设置钩栓,与侧墙膨胀钩栓通过拉杆连接,分担托臂上荷载产生的下坡向分力,提高了电缆的支架承载力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所述陡坡单侧布置电缆的矩形隧道横断面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的1—1剖视图;
[0022]图3为预埋件构造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侧向视图;
[0024]图5、图6、图7为本技术所述电缆托臂、连接板及立柱组装示意图;
[0025]图8为图1中的2—2剖视图;
[0026]图中:1—电缆隧道本体;2—踏步;3—排水沟;4—预埋件;5—锚筋; 6—锚板;7—接地体;8—止水钢板;9—钢管扶手;10—钢管连接件;11—立柱;12—托臂;13—连接板;14—拉杆;15—螺栓;16—钩栓;17—电缆夹具;18—槽盒;19—膨胀钩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参照附图1~2,陡坡上单侧布置电缆的隧道为现浇混凝土结构,隧道内净空断面为2200mm
×
2200mm(宽
×
高),隧道顶、底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
°
,隧道断面包括人行检修通道、排水沟3、预埋件4、接地系统、扶手、电缆支架体系;所述隧道底板右侧为宽1000mm的人行检修通道,通道布设素混凝土踏步2,与电缆隧道本体1同步浇筑而成,踏步高为160mm,踏面宽280mm;
[0029]参照附图1,电缆隧道本体施工时预留的排水沟3设置在检修通道旁,便于管理人员清扫维护及检查;排水沟断面尺寸为200mm
×
100mm(宽
×
高),其坡底纵向坡度与隧道底板坡度相同,底板及检修通道踏面朝排水沟2方向设置1%的排水横坡,利于快速导排。
[0030]参照附图1、3、4,隧道两边侧壁预埋件4由U型锚筋5和锚板6焊接而成,锚板6沿隧道纵向通长,其断面尺寸为—6mm
×
90mm,U型锚筋5为Φ8圆钢,两者采用T型焊接,焊缝高6mm,U型锚筋5沿锚板6纵向@600mm 等间距布设;预埋件4将U型锚筋5预埋在侧壁中,侧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证锚板6与侧壁内平面平齐;隧道左侧壁共计布设3道预埋件4,隧道右侧壁布设1道预埋件4。
[0031]参照附图1,接地系统由接地体7及隧道内侧布置的预埋件4的纵向通长锚板6焊接组成,接地体7为L63
×
5角钢,左侧接地体7长3000mm,右侧接地体长3550mm,沿隧道纵向等距(@5000mm)布设;隧道左侧接地体7 与隧道左侧最下层预埋件4的纵向通长锚板6相焊接,隧道右侧接地体7与隧道左侧预埋件4的纵向通长锚板6相焊接;底板中面设—6
×
120
×
120止水钢板8,中心开孔穿接地体7,并将两者焊接防止地下水从接地体5上渗。
[0032]参照附图1~2,隧道右侧壁扶手9为Φ60
×
3镀锌钢管,通过钢管连接件10与预埋件4的纵向通长锚板6焊接为一体,钢管连接件10纵向间距为 1200mm,钢管扶手9离检修通道踏面高950mm。
[0033]参照附图5~8,隧道左侧壁电缆支架体系由立柱11、托臂12、连接板 13、拉杆14通过螺栓15、钩栓16拼装而成。托臂12为60
×
60
×
5mm方钢,在其上下面开槽口1和孔1,前后面开孔2和孔3,其中孔1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陡坡上单侧布置电缆的隧道,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分布于电缆隧道本体内左右两侧的检修通道及电缆支架体系,所述检修通道的底部以侧墙上分别设置踏步及钢管扶手,所述电缆支架体系主要由立柱及托臂组装而成,所述立柱与侧墙预埋件相焊接,并保证其与隧道底板坡面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坡上单侧布置电缆的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扶手及电缆支架体系均分别与带有接地体的预埋件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陡坡上单侧布置电缆的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由纵向通长锚板与定距布设的锚筋采用T型焊接而成。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煌盛卞宏志陈孝湘吴勤斌郭向华吴培贵叶琦棽李宏进张文翔陈俊苏继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