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折叠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38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折叠的座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折叠座椅技术领域,便于折叠的座椅,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以及底座,第二平台位于第一平台左上方,且底座位于第二平台正下方,第一平台下表面前后两端开有两条平行的第一凹槽,第一平台上表面左端与第二平台下表面右端之间铰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左表面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上端铰接有撑板,撑板上端插接于第二平台下表面,且第二凹槽的尺寸与撑板的尺寸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撑杆可将第一平台撑起,撑板可将第二平台撑起,分别起到凳子和桌板的作用,通过将第二平台竖置,将连接板收入第三凹槽,可起到靠背椅的作用,整个座椅折叠方便,便于收纳和携带。便于收纳和携带。便于收纳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折叠的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折叠座椅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折叠的座椅。

技术介绍

[0002]折叠椅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进行折叠和伸展开使用的椅子,由于折叠椅可以进行折叠以达到节省空间和便于携带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生活领域中,轻便、可叠放的座椅,既方便搬动,又节省空间,常用于各类培训机构、各级学校、公共场所、医院、餐厅、酒店、公司、家庭等场所。现有的折叠座椅通常只有凳子的作用,较难具备诸如靠背椅和桌板的作用,功能性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折叠的座椅,其通过撑杆可将第一平台撑起,撑板可将第二平台撑起,分别起到凳子和桌板的作用,通过将第二平台竖置,将连接板收入第三凹槽,可起到靠背椅的作用,增强座椅的功能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便于折叠的座椅,包括第一平台、第二平台以及底座,所述第二平台位于所述第一平台左上方,且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二平台正下方,所述第一平台下表面前后两端开有两条平行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平台上表面左端与所述第二平台下表面右端之间铰接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左表面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上端铰接有撑板,所述撑板上端插接于所述第二平台下表面,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与所述撑板的尺寸相适配;
[0006]所述第二平台下表面开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尺寸与所述连接板尺寸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平台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平台的尺寸相同;
[0007]所述底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底座呈前后分布,两个所述底座上表面均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左端铰接有撑杆,且所述第四凹槽尺寸与所述撑杆尺寸相适配,所述底座右端与同侧的所述第一凹槽左端之间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表面开有上下相通的通槽,所述撑杆上端贯穿过所述通槽且插接于所述第一平台下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平台右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把。
[0009]优选的,所述通槽的长度和宽度大于所述撑杆的长度和宽度。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平台下表面设有与所述撑板头端相插接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一平台下表面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两根所述撑杆头端相插接的第一插槽,所述撑板通过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插槽相插接,所述撑杆通过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插槽相插接。
[0011]优选的,所述连杆头尾两端的铰接方式均为阻尼铰接。
[0012]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长度等于所述连杆的长度且等于所述第一平台的长度。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4]握把的设置使得该座椅便于使用者握持和携带,提升了使用便利性,而且该座椅处于折叠状态时形状规整,占用空间较小,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收纳和放置;
[0015]底座部分展开完毕,使用者可直接坐于未展开的第二平台上,此时该座椅可充当一般“凳子”的功能;
[0016]连接板和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垂直,使用者可将背部靠在连接板的右表面,此时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共同作用可充当“靠背椅”的功能;
[0017]座椅完全展开完毕,此时第二平台充当“桌板”的功能,便于使用者进行诸如进食和写字的动作,第一平台则继续充当“凳子”的功能;
[0018]综上所述,该座椅折叠和展开方便,功能多样,可适用于多种情况下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完全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剖面完全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剖面部分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整体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剖面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第一平台1;第二平台2;底座3;连接板4;撑板5;握把6;连杆7;撑杆8;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第三凹槽11;第四凹槽12;通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是一种便于折叠的座椅,包括第一平台1、第二平台2以及底座3,第二平台2位于第一平台1左上方,且底座3位于第二平台2正下方,第一平台1下表面前后两端开有两条平行的第一凹槽9,第一平台1上表面左端与第二平台2下表面右端之间铰接有连接板4,且连接板4左表面开有第二凹槽10,第二凹槽10的上端铰接有撑板5,撑板5上端插接于第二平台2下表面,且第二凹槽10的尺寸与撑板5的尺寸相适配;
[0028]第二平台2下表面开有第三凹槽11,第三凹槽11尺寸与连接板4尺寸相适配,且第二平台2的尺寸与第一平台1的尺寸相同;
[0029]底座3设有两个,两个底座3呈前后分布,两个底座3上表面均设有第四凹槽12,第四凹槽12左端铰接有撑杆8,且第四凹槽12尺寸与撑杆8尺寸相适配,底座3右端与同侧的第一凹槽9左端之间铰接有连杆7,连杆7表面开有上下相通的通槽13,撑杆8上端贯穿过通槽13且插接于第一平台1下表面;
[0030]第一平台1右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把6,通槽13的长度和宽度大于撑杆8的长度和宽度,第二平台2下表面设有与撑板5头端相插接的第二插槽,第一平台1下表面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两根撑杆8头端相插接的第一插槽,撑板5通过第三凹槽11与第二插槽相插接,撑杆8通过第一凹槽9与第一插槽相插接,连杆7头尾两端的铰接方式均为阻尼铰接,底座3的长度
等于连杆7的长度且等于第一平台1的长度;
[0031]具体的,使用者在使用前可通过手持握把6将处于折叠状态的该座椅携带至使用处,握把6的设置使得该座椅便于使用者握持和携带,提升了使用便利性,而且该座椅处于折叠状态时形状规整,占用空间较小,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收纳和放置;
[0032]进一步的,使用者需对该座椅进行展开,首先使用者将两根连杆7分别从两条第一凹槽9内向下旋出,然后将底座3向下转动,直到底座3与第一平台1平行后停止,然后将第四凹槽12内的撑杆8向上旋出,将撑杆8贯穿过通槽13后插接在第一平台1下表面的第一插槽内,底座3部分展开完毕,使用者可直接坐于未展开的第二平台2上,此时该座椅可充当一般“凳子”的功能;
[0033]更进一步的,使用者需对该座椅进行进一步展开,使用者将第二平台2连同连接板4一起向左旋转九十度,此时连接板4和第二平台2与第一平台1垂直,连接板4和第二平台2保持竖直状态,使用者可面朝右坐在第一平台1上,使用者可将背部靠在连接板4的右表面,此时第一平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折叠的座椅,包括第一平台(1)、第二平台(2)以及底座(3),所述第二平台(2)位于所述第一平台(1)左上方,且所述底座(3)位于所述第二平台(2)正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1)下表面前后两端开有两条平行的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平台(1)上表面左端与所述第二平台(2)下表面右端之间铰接有连接板(4),且所述连接板(4)左表面开有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的上端铰接有撑板(5),所述撑板(5)上端插接于所述第二平台(2)下表面,且所述第二凹槽(10)的尺寸与所述撑板(5)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平台(2)下表面开有第三凹槽(11),所述第三凹槽(11)尺寸与所述连接板(4)尺寸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平台(2)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平台(1)的尺寸相同;所述底座(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底座(3)呈前后分布,两个所述底座(3)上表面均设有第四凹槽(12),所述第四凹槽(12)左端铰接有撑杆(8),且所述第四凹槽(12)尺寸与所述撑杆(8)尺寸相适配,所述底座(3)右端与同侧的所述第一凹槽(9)左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