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静压中心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197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静压中心架,它包括安装座、轴承体和转子轴;其中,所述轴承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中,所述安装座中设有与所述轴承体的外周壁配合连接的配合内壁,所述配合内壁与所述轴承体的外周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节流腔;所述轴承体中设有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所述转子轴中设有与所述第一承载面支承配合的第一配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二承载面支承配合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承载面上设有第一承载腔;所述第二承载面上设有第二承载腔;所述轴承体中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承载腔对应的第一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二承载腔对应的第二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旋转精度和承受较大的载荷。载荷。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静压中心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静压中心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心架是一种在加工工件过程中径向支承工件的辅助装置。现有的中心架旋转精度低,能够承受的载荷较小,无法满足高精度大载荷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体静压中心架,它能够提高旋转精度和承受较大的载荷。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静压中心架,它包括安装座、轴承体和转子轴;其中,
[0005]所述轴承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中,所述安装座中设有与所述轴承体的外周壁配合连接的配合内壁,所述配合内壁与所述轴承体的外周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节流腔,所述安装座中还设有与所述节流腔连通并适于向所述节流腔中注入介质的进介质口;
[0006]所述轴承体中设有朝左设置的第一承载面和朝右设置的第二承载面;
[0007]所述转子轴中设有与所述第一承载面支承配合的第一配合面以及与所述第二承载面支承配合的第二配合面,所述转子轴旋转支承在所述第一承载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静压中心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座(1)、轴承体(2)和转子轴(3);其中,所述轴承体(2)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中,所述安装座(1)中设有与所述轴承体(2)的外周壁配合连接的配合内壁,所述配合内壁与所述轴承体(2)的外周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节流腔(4),所述安装座(1)中还设有与所述节流腔(4)连通并适于向所述节流腔(4)中注入介质的进介质口(5);所述轴承体(2)中设有朝左设置的第一承载面(6)和朝右设置的第二承载面(7);所述转子轴(3)中设有与所述第一承载面(6)支承配合的第一配合面(8)以及与所述第二承载面(7)支承配合的第二配合面(9),所述转子轴(3)旋转支承在所述第一承载面(6)和所述第二承载面(7)上;所述第一承载面(6)上设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轴承体(2)和所述转子轴(3)之间的第一承载腔(10);所述第二承载面(7)上设有至少一个位于所述轴承体(2)和所述转子轴(3)之间的第二承载腔(11);所述轴承体(2)中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承载腔(10)对应的第一通道(12)以及与所述第二承载腔(11)对应的第二通道(13);所述第一通道(12)适于连通所述节流腔(4)和对应的所述第一承载腔(10)以将所述节流腔(4)中的介质导入对应的所述第一承载腔(10)中;所述第二通道(13)适于连通所述节流腔(4)和对应的所述第二承载腔(11)以将所述节流腔(4)中的介质导入对应的所述第二承载腔(1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静压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面(6)和所述第二承载面(7)均设于所述轴承体(2)的内周部上;所述第一承载面(6)为朝左设置的圆锥面,和/或所述第二承载面(7)为朝右设置的圆锥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静压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3)包括左轴体(14)和右轴体(15);所述左轴体(14)连接在所述右轴体(15)上;所述第一配合面(8)设于所述左轴体(14)上;所述第二配合面(9)设于所述右轴体(15)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静压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腔(10)设于所述第一承载面(6)上;和/或所述第二承载腔(11)设于所述第二承载面(7)上;和/或所述节流腔(4)设于所述轴承体(2)的外周壁上;和/或所述第一承载腔(10)沿所述轴承体(2)的周向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和/或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铮郑良钢周志科刘怀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领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