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料的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14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料的铸造模具,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模具主体板、主体固定架、支撑斜柱、模具管器、冷却主体、疏水管,所述模具主体板的底部四周固定安装有主体固定架,且所述模具主体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具管器,所述模具管器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斜柱,且所述模具管器的顶部搭接有冷却主体,所述冷却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疏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具备模具管器、手持横杆、卡接槽、缝隙阻隔板、卡接杆,解决现有的铸造模具在对铸造冷却过后,模具不方便进行取出,导致实用性不高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铸造模具在对铸造冷却过后,可以对冷却后的模具进行快速取出,增强模具在使用时的实用性。增强模具在使用时的实用性。增强模具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料的铸造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模具,涉及铸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取料的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铸造模具在对铸造冷却过后,模具不方便进行取出,导致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0004]2、现有的铸造模具在使用时,无法提高对内部模具的冷却,导致模具冷却的时间过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取料的铸造模具,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模具管器、手持横杆、卡接槽、缝隙阻隔板、卡接杆,解决现有的铸造模具在对铸造冷却过后,模具不方便进行取出,导致实用性不高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铸造模具在使用时,无法提高对内部模具的冷却,导致模具冷却的时间过长的问题,以达到使铸造模具在使用时,可以在内部增加冷水循环,提高对内部模具的冷却效果,减少模具冷却的时长。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便于取料的铸造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板、主体固定架、支撑斜柱、模具管器、冷却主体、疏水管,所述模具主体板的底部四周固定安装有主体固定架,且所述模具主体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具管器,所述模具管器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斜柱,且所述模具管器的顶部搭接有冷却主体,所述冷却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疏水管,所述冷却主体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用于使结构快速分离将内部的模具取出。
[0008]所述冷却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水冷流动槽,所述水冷流动槽用于提高对内部模具的冷却效果。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斜柱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模具主体板的顶部,所述冷却主体的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手持横杆,所述模具管器的顶部开设有卡接槽,且所述模具管器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缝隙阻隔板。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缝隙阻隔板可以将模具溶液进行阻隔,避免溶液从缝隙中流出。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水冷流动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热板,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在冷却主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导热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在
冷却主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冷却主体的内部。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结合在一起可以将内部模具溶液的热量进行传导,通过水冷流动槽内部的冷水对溶液进行冷却,提高对内部模具的冷却效果,减少模具冷却的时长。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接杆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卡接槽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斜柱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外板,所述固定外板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支撑斜柱的内壁上,且所述固定外板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支撑斜柱的内壁上。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卡接杆可以与卡接槽进行卡接。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斜柱的内部且位于固定外板的内侧设置有支撑内板,所述支撑内板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固定外板的内侧,且所述支撑内板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支撑斜柱的内壁上。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斜柱的内部且位于支撑内板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内板,所述固定内板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支撑内板的内侧,且所述固定内板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支撑斜柱的内壁上。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支撑斜柱内部的固定外板、支撑内板与固定内板结合在一起能够提高支撑斜柱对模具管器的支撑效果。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9]1、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取料的铸造模具,为了具备模具管器、手持横杆、卡接槽、缝隙阻隔板、卡接杆,解决现有的铸造模具在对铸造冷却过后,模具不方便进行取出,导致实用性不高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铸造模具在对铸造冷却过后,可以对冷却后的模具进行快速取出,增强模具在使用时的实用性。
[0020]2、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取料的铸造模具,为了具备冷却主体、疏水管、水冷流动槽、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解决现有的铸造模具在使用时,无法提高对内部模具的冷却,导致模具冷却的时间过长的问题,以达到使铸造模具在使用时,可以在内部增加冷水循环,提高对内部模具的冷却效果,减少模具冷却的时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模具管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冷却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斜柱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模具主体板;2、主体固定架;3、支撑斜柱;4、模具管器;5、冷却主体;6、疏水管;7、手持横杆;8、卡接槽;9、缝隙阻隔板;10、水冷流动槽;11、第一导热板;12、第二导热板;13、卡接杆;14、固定外板;15、支撑内板;16、固定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取料的铸造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板1、主
体固定架2、支撑斜柱3、模具管器4、冷却主体5、疏水管6,模具主体板1的底部四周固定安装有主体固定架2,且模具主体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具管器4,模具管器4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斜柱3,且模具管器4的顶部搭接有冷却主体5,冷却主体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疏水管6,冷却主体5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卡接杆13,卡接杆13用于使结构快速分离将内部的模具取出,冷却主体5的内部设置有水冷流动槽10,水冷流动槽10用于提高对内部模具的冷却效果,支撑斜柱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模具主体板1的顶部,冷却主体5的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手持横杆7,模具管器4的顶部开设有卡接槽8,且模具管器4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缝隙阻隔板9,缝隙阻隔板9可以将模具溶液进行阻隔,避免溶液从缝隙中流出,冷却主体5的内部且位于水冷流动槽1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热板11,第一导热板11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在冷却主体5的内部,且第一导热板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板12,第一导热板11与第二导热板12结合在一起可以将内部模具溶液的热量进行传导,通过水冷流动槽10内部的冷水对溶液进行冷却,提高对内部模具的冷却效果,减少模具冷却的时长,第二导热板12的上下两端固定安装在冷却主体5的内部,且第二导热板12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冷却主体5的内部。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料的铸造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板(1)、主体固定架(2)、支撑斜柱(3)、模具管器(4)、冷却主体(5)、疏水管(6),所述模具主体板(1)的底部四周固定安装有主体固定架(2),且所述模具主体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模具管器(4),所述模具管器(4)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斜柱(3),且所述模具管器(4)的顶部搭接有冷却主体(5),所述冷却主体(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疏水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主体(5)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卡接杆(13),所述卡接杆(13)用于使结构快速分离将内部的模具取出;所述冷却主体(5)的内部设置有水冷流动槽(10),所述水冷流动槽(10)用于提高对内部模具的冷却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斜柱(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模具主体板(1)的顶部,所述冷却主体(5)的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手持横杆(7),所述模具管器(4)的顶部开设有卡接槽(8),且所述模具管器(4)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缝隙阻隔板(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料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主体(5)的内部且位于水冷流动槽(1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热板(11),所述第一导热板(11)的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金达隆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