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复叠式加热功能的供热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08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热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复叠式加热功能的供热机组。其技术方案包括:机组外壳、底座和内仓,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机组外壳,机组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降噪棉,机组外壳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内仓,内仓的外部一侧等距安装有三组纳米超晶格加热装置,内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气流虹吸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内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气流虹吸装置,利用气流虹吸装置的通电运行可不断的吸进空气,并将空气与热水融合一起,在水压的作用下,水体内部气泡相互撞击摩擦,急剧崩溃爆破形成强大的脉冲冲击波,使其与电加热产生的能量一起形成能量叠加,从而做到停止加热也能保证温度不快速下降,保证机组稳定高效地运行。保证机组稳定高效地运行。保证机组稳定高效地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复叠式加热功能的供热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机组
,具体为一种具有复叠式加热功能的供热机组。

技术介绍

[0002]供热机组是满足在特定的供热需求下,所推出的一体化集成供热机组,是一种小型供热系统,通常是由板式换热器、水泵、阀门、过滤器、配电箱、变频器、仪表及控制系统等由管路连接,在工厂预组装,安装在同一底座上的智能型换热设备,为了提高装置的节能效果,为此需要使用一种具有复叠式加热功能的供热机组。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08998340U公开一种供热机组,包括加热装置和储液装置,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换热器、加热器和导热油,壳体包括内胆,换热器和加热器均穿过壳体设置在内胆内,导热油设置在内胆内。
[0004]现有的供热机组存在的缺陷是:
[0005]1、现有的供热机组在对水液进行加热时,通常采用电磁加热以及其他加热技术,加热速度较慢并且水温衰弱速度较快,导致装置的加热能耗较大,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成本,不利于节能环保;
[0006]2、现有的供热机组在长久使用时容易产生水垢,往往需要检修人员定期对装置进行除垢维护,维护成本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复叠式加热功能的供热机组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复叠式加热功能的供热机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复叠式加热功能的供热机组,包括机组外壳、底座和内仓,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机组外壳,所述机组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降噪棉,所述降噪棉的内部安装有防潮层,所述机组外壳的外部两侧通过合页安装有两组箱门,所述机组外壳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机组外壳的正面两侧安装有两组焊接座,所述机组外壳的顶部安装有顶座,所述机组外壳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内仓,所述内仓的外部一侧等距安装有三组纳米超晶格加热装置,所述内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气流虹吸装置,所述内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泄压阀,且内仓的外部一侧安装有供热侧。
[0009]当水流进入机组内部后,首先会经纳米超晶格加热装置对水液进行加热,纳米超晶格加热装置具有加热面积大,加热速度快等优点,当加热后的水流进入内仓的内部时利用气流虹吸装置的通电运行可不断的吸进空气,并将空气与水融合一起,在融合过程中会产生大分子气泡水,在周围水压的作用下,水体内部气泡相互撞击、摩擦,急剧崩溃爆破,形成强大的脉冲冲击波,极大地提高局部温度并且在气泡撞击破裂时析出巨大能量,与电加热产生的能量一起形成一种能量的叠加,从而做到停止加热也能保证温度不快速下降,实
现水、电、汽多能源联动叠加,保证机组稳定高效地运行,并且在装置长时间运行时,气源混合发热方式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具有高效的防垢、除垢作用,使设备与系统在无垢化状态下运行,保障了热源设备、管网系统的热交换率,降低了装置的维护成本。
[0010]优选的,所述顶座的顶部两侧安装有两组吊耳,且吊耳的内部设有通孔。利用吊耳与通孔的配合可提供伸缩的绑定位置,可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吊装设备对装置进行吊装移动。
[0011]优选的,所述箱门的外部等距设有散热孔,且箱门的外部一侧安装有把手。利用散热孔可便于装置内部电气设备通风散热,利用把手可便于工作人员将箱门打开。
[0012]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组脚轮,且脚轮的内部设有限位扳。利用脚轮可便于装置进行移动,利用限位板可对脚轮的转动进行限制,可便于工作人员将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并进行放置。
[0013]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正面上方安装有显示器,且控制面板的正面下方安装有按钮。利用显示器与按钮的配合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设定,以便对其进行控制。
[0014]优选的,所述焊接座的正面安装有握杠,且握杠的外部套有握套。利用握杠与握套的配合可提供工作人员手部的握持位置,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推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在内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气流虹吸装置,当加热后的水流进入内仓的内部时利用气流虹吸装置的通电运行可不断的吸进空气,并将空气与水融合一起,在周围水压的作用下,水体内部气泡相互撞击、摩擦,急剧崩溃爆破,形成强大的脉冲冲击波,极大地提高局部温度并且在气泡撞击破裂时析出巨大能量,与电加热产生的能量一起形成能量叠加,从而做到停止加热也能保证温度不快速下降,保证机组稳定高效地运行。
[0017]2、本技术通过在内仓的外部一侧等距安装有三组纳米超晶格加热装置,在装置长时间运行时,气源混合发热方式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具有高效的防垢、除垢作用,使设备与系统在无垢化状态下运行,保障了热源设备、管网系统的热交换率,降低了装置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控制面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机组外壳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顶座;101、吊耳;2、机组外壳;201、降噪棉;202、防潮层;3、箱门;301、散热孔;302、把手;4、底座;401、脚轮;5、控制面板;501、显示器;502、按钮;6、焊接座;601、握杠;7、内仓;701、纳米超晶格加热装置;702、气流虹吸装置;703、泄压阀;704、供热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复叠式加热功能的供热机组,包括机组外壳2、底座4和内仓7,底座4的顶部安装有机组外壳2,机组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降噪棉201,降噪棉201的内部安装有防潮层202,机组外壳2的外部两侧通过合页安装有两组箱门3,机组外壳2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5,机组外壳2的正面两侧安装有两组焊接座6,机组外壳2的顶部安装有顶座1,机组外壳2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内仓7,内仓7的外部一侧等距安装有三组纳米超晶格加热装置701,内仓7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气流虹吸装置702,内仓7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泄压阀703,且内仓7的外部一侧安装有供热侧704。
[0027]基于实施例一的具有复叠式加热功能的供热机组工作原理是:当水流进入机组内部后,首先会经纳米超晶格加热装置701对水液进行加热,纳米超晶格加热装置701具有加热面积大,加热速度快等优点,当加热后的水流进入内仓7的内部时利用气流虹吸装置702的通电运行可不断的吸进空气,并将空气与水融合一起,在融合过程中会产生大分子气泡水,在周围水压的作用下,水体内部气泡相互撞击、摩擦,急剧崩溃爆破,形成强大的脉冲冲击波,极大地提高局部温度并且在气泡撞击破裂时析出巨大能量,与电加热产生的能量一起形成一种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复叠式加热功能的供热机组,包括机组外壳(2)、底座(4)和内仓(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的顶部安装有机组外壳(2),所述机组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降噪棉(201),所述降噪棉(201)的内部安装有防潮层(202),所述机组外壳(2)的外部两侧通过合页安装有两组箱门(3),所述机组外壳(2)的正面安装有控制面板(5),所述机组外壳(2)的正面两侧安装有两组焊接座(6),所述机组外壳(2)的顶部安装有顶座(1),所述机组外壳(2)内部的底部安装有内仓(7),所述内仓(7)的外部一侧等距安装有三组纳米超晶格加热装置(701),所述内仓(7)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气流虹吸装置(702),所述内仓(7)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泄压阀(703),且内仓(7)的外部一侧安装有供热侧(7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复叠式加热功能的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家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沁满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