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捕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174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捕集装置,解决现有采用湿法再生CO2吸附材料进行二氧化碳捕集的装置组件较多,结构相对复杂,占地面积较大的技术问题。该捕集装置包括捕集单元、喷淋单元、真空泵以及储存单元;所述捕集单元包括升降臂、桶体以及与桶体相适配的桶盖;所述升降臂一端安装在桶体上,另一端安装在桶盖上;所述桶盖随升降臂的伸缩进行升降,实现桶体的敞开与密闭;所述桶盖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湿法再生CO2吸附组件;所述喷淋单元向所述桶体内喷淋水分,调节桶体内湿度,为CO2提供解吸环境;所述真空泵的入口与桶体的排气口连通,用于抽出桶体内的气体。出桶体内的气体。出桶体内的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捕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气体捕集
,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捕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是目前公认的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导致海水酸化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CO2捕集与储存技术被认为是解决CO2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CO2吸附材料是该有效途径的核心。
[0003]湿法再生CO2吸附材料是一种新兴的CO2吸附材料,该吸附材料可以在常温常压干燥的环境中高效吸附CO2并在湿润环境中将CO2解吸附出来,无需额外加热,因此,仅依靠调节湿度便可实现吸附/解吸循环,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吸附材料。
[0004]目前,采用湿法再生CO2吸附材料进行二氧化碳捕集的装置涉及组件较多,结构相对复杂,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0005]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款新型的二氧化碳气体捕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采用湿法再生CO2吸附材料进行二氧化碳捕集的装置组件较多,结构相对复杂,占地面积较大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气体捕集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8]一种气体捕集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捕集单元、喷淋单元、真空泵以及储存单元;所述捕集单元包括升降臂、桶体以及与桶体相适配的桶盖;所述升降臂一端安装在桶体上,另一端安装在桶盖上;所述桶盖随升降臂的伸缩进行升降,实现桶体的敞开与密闭;所述桶盖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湿法再生CO2吸附组件;所述喷淋单元向所述桶体内喷淋水分,调节桶体内湿度,为CO2提供解吸环境;所述真空泵的入口与桶体的排气口连通,用于抽出桶体内的气体,具体为桶体内的空气以及解吸附的CO2。
[0009]进一步地,考虑到节约用水,尽量地循环使用水,所述喷淋单元包括循环水箱、水泵以及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桶体内壁;所述循环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水泵与喷头连通,入水口与桶体的排水口连通。
[0010]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各个湿法再生CO2吸附组件进行全面喷淋打湿,所述喷头为多个,沿桶体内壁面的周向均匀设置,且喷淋角度可调。
[0011]进一步地,所述喷头采用雾化喷头,便于对多个湿法再生CO2吸附组件进行均匀喷淋,且水经雾化喷头雾化后,冲击力会变小,有助于CO2吸附组件的养护,延长使用寿命。
[0012]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与储存单元之间设置有三通阀门;所述三通阀门的入口与真空泵的出口连通,三通阀门的一个出口与储存单元的入口连接,另一个出口与排气管连接,排气管直接连通外部环境。
[0013]进一步地,所述湿法再生CO2吸附组件为由湿法再生CO2吸附材料制成的吸附柱,该吸附柱的长度小于筒体的高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桶盖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多个湿法再生CO2吸附组件均匀悬挂在所述支撑架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可绕桶盖的中心轴旋转,又利用湿法再生CO2吸附组件同时喷淋进行解吸附。
[0016]进一步地,所述桶体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桶体的排水口设置在桶体的底部,便于喷淋后桶体内的积水流出。
[0017]进一步地,由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因此将所述桶体的排气口靠近底部设置,更有利于CO2从桶体内排出。
[0018]上述储存单元可采用密封性好的储罐,在存储之前将该储罐中的空气排出,便可得到纯净的CO2气体。
[0019]本技术的优点是:
[0020]本技术利用湿法再生CO2材料在常温常压干燥的环境中高效吸附CO2并在湿润环境中将CO2解吸附出来的特点,设计出这款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占地面积较小,且使用过程不会排放其他污染物的装置,该装置采用循环水箱,可重复利用水资源,更加环保可靠。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捕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如下:
[0023]1‑
升降臂,2

桶盖,3

二氧化碳吸附柱,4

桶体,5

雾化喷头,6

水泵,7

循环水箱,8

真空泵,9

排气管,10

储罐,11

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5]如图1所示,一种二氧化碳气体捕集装置包括捕集单元、喷淋单元、真空泵以及储存单元。
[0026]捕集单元包括升降臂、桶体以及与桶体相适配的桶盖;升降臂采用现有伸缩可控的升降臂,其一端固定安装在桶体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桶盖上;桶盖随升降臂的伸缩进行升降,实现桶体的敞开与密闭。桶盖的底部设置有具有旋转功能(即绕桶盖的中心轴旋转)的支撑架,该支撑架上悬挂有多个由湿法再生CO2吸附材料制作的吸附柱,吸附柱的长度小于桶体的高度。桶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及排水口,其壁面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排气口。
[0027]喷淋单元向桶体内喷淋水分,调节桶体内湿度,为CO2提供解吸环境,为了充分利用水,其包括循环水箱、水泵以及多个喷射角度可调的喷头。喷头设置在桶体内壁且采用雾化喷头;循环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水泵与各个喷头连通,入水口则与桶体的排水口连通。
[0028]真空泵的入口与桶体的排气口连通,出口通过三通阀门与储存单元连通,将桶体内释放的CO2抽至储存单元。其中,三通阀门未与储存单元连通的出口处连接有排气管,直通外部环境,用于排出桶体内的空气。该储存单元可采用密封性好的储罐,在存储之前将该储罐中的空气排出,便可得到纯净的CO2气体。
[0029]上述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可置于易产生二氧化碳的干燥环境中,工作过程如下:
[0030]1.将装置安装到位,控制升降臂伸展,使桶盖与桶体分离;
[0031]2.在常温常压干燥的环境中,CO2吸附柱进行吸附,吸附一段时间后,控制升降臂缩回,使桶盖与桶体闭合;
[0032]3.调节三通阀门,使桶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气路畅通,开启真空泵,将桶体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排出,然后关闭真空泵;
[0033]4.调节三通阀门,使桶体与CO2储罐(使用储罐之前可事先将储罐中的空气排出)之间的气路畅通;
[0034]5.开启水泵,通过喷头将循环水箱中的水喷淋在CO2吸附柱(在喷淋过程中,为了使喷淋的更加均匀,可采用调节喷头的喷淋角度,控制支撑架旋转进而带动多个CO2吸附柱绕桶盖的中心轴旋转,或者在桶体内壁周向均匀设置喷头等等各种技术手段),待CO2吸附柱全部喷淋到位后,关闭水泵,进行CO2解吸附;
[0035]6.解吸附一段时间后,再次开启真空泵,将CO2存储至储存单元,在解吸附和存储的过程中,可利用二氧化碳气体检测器以及气压表对进程进行监测;
[0036]7.待储存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集单元、喷淋单元、真空泵以及储存单元;所述捕集单元包括升降臂、桶体以及与桶体相适配的桶盖;所述升降臂一端安装在桶体上,另一端安装在桶盖上;所述桶盖随升降臂的伸缩进行升降,实现桶体的敞开与密闭;所述桶盖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湿法再生CO2吸附组件;所述喷淋单元向所述桶体内喷淋水分;所述真空泵的入口与桶体的排气口连通,用于抽出桶体内的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气体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单元包括循环水箱、水泵以及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桶体内壁;所述循环水箱的出水口通过水泵与喷头连通,入水口与桶体的排水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气体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为多个,沿桶体内壁面的周向均匀设置,且喷淋角度可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气体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采用雾化喷头。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谭宇李桦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肖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