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区管理用通行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71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景区管理用通行门,涉及景区管理技术领域,包括通行门本体,所述通行门本体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通行门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多个所述开口均贯穿至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槽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等距固定有多个逆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逆齿上焊接过渡板,使得逆向行驶的汽车在接触到逆齿时只会使车身发生震动,从而避免了车胎破裂导致车辆不能移动,反而给道路通畅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不适合实际使用的问题。不适合实际使用的问题。不适合实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区管理用通行门


[0001]本技术涉及景区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景区管理用通行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旅游形式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景区和公园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活动、观光场所,许多景区和公园建设,由于现在一些景区没有任何门禁设施,导致游客在进出入时混乱,容易引发意外,没有很好的引导和输送游客的作用,尤其是孩子较多时,孩子喜欢乱跑,在较宽阔的地方容易撞到别人。
[0003]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通行门在使用过程中所使用的逆齿不能对汽车轮胎进行保护,使得逆行的汽车在通过逆齿时车胎很容易破裂,车胎破裂导致车辆不能移动,反而给道路通畅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不适合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在逆齿上焊接过渡板,使得逆向行驶的汽车在接触到逆齿时只会使车身发生震动,从而避免了车胎破裂导致车辆不能移动,反而给道路通畅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不适合实际使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区管理用通行门,包括通行门本体,所述通行门本体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开口,所述通行门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多个所述开口均贯穿至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槽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等距固定有多个逆齿,多个所述逆齿均对应滑动连接在多个开口的内部,多个所述逆齿的顶部均延伸至通行门本体的顶部,所述转轴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第一活动块,所述转轴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第二活动块,所述活动槽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固定块,所述通行门本体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支撑块,所述通行门本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卡口,多个所述逆齿的顶部均固定有过渡板。
[0006]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块的底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在活动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活动块位于固定块的正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通行门本体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感光条,两个所述立柱的相对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活动口。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活动口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摆杆,两个所述立柱的相对一侧和两个摆杆的前侧均开设有凹槽。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立柱的前表面均固定有电机,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滑动贯穿至活动口的内部与摆杆相连接。
[0010]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立柱的一侧外表面靠近顶部边缘处固定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有显示灯,其中一个所述立柱的右侧外表面靠近底部边缘处开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套,其中另一个所述立柱的外表面开设有感应区。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本技术在使用时当行人将通行卡放入感应区时,在电机的转动下,使得摆杆向上运动,从而打开通道使行人可以通过,当车辆从正面通过通行门本体时,车辆的轮胎压住逆齿,这时第一活动块不会与固定块相卡合,所以在车辆轮胎的压力下转轴带着逆齿转动,使得车辆可以顺利通过,当车辆逆向通过通行门本体时,这时转轴上的第一活动块与固定块相接触,限制转轴的转动,从而使得车辆不能通过,通过在逆齿上焊接过渡板,使得逆向行驶的汽车在接触到逆齿时只会使车身发生震动,从而避免了车胎破裂。
[0013]2、本技术中,通过在第二活动块的底部与活动槽的底部之间固定弹簧,使得转轴转动之后可以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通过在通行门本体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固定支撑块和开设卡口,使得人们对通行门本体的安装更加牢固,在两个立柱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感光条使得在光线不好的时候人们也能发现通行门本体,避免与行人或者车辆碰撞。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景区管理用通行门的主视立体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景区管理用通行门的仰视立体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景区管理用通行门的剖视立体视图。
[0017]图例说明:
[0018]1、通行门本体;2、立柱;3、电源接口;4、卡套;5、支撑块;6、卡口;7、支撑台;8、显示灯;9、感光条;10、凹槽;11、电机;12、活动口;13、感应区;14、开口;15、逆齿;16、转轴;17、固定块;18、第一活动块;19、第二活动块;20、弹簧;21、活动槽;22、摆杆;23、过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本实用专利技术中电机11的接线图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其工作原理是已经公知的技术,其型号根据实际使用选择合适的型号,在此不作过多的赘述。
[0022]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景区管理用通行门,包括通行门本体1,通行门本体1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开口14,通行门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21,多个开口14均贯穿至活动槽21的内部,活动槽21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外表面等距固定有多个逆齿15,多个逆齿15均对应滑动连接在多个开口14的内部,多个逆齿15的顶部均延伸至通行门本体1的顶部,转轴16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第一活动块18,转轴16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第二活动块19,活动槽21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固定块17,通行门本体1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支撑块5,通行门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卡口6,多个逆齿15的顶部均固定有过渡板23。
[0023]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本技术在使用时当行人将通行卡放入感应区13时,在电机11的转动下,使得摆杆22向上运动,从而打开通道使行人可以通过,当车辆从正面通过通行门本体1时,车辆的轮胎压住逆齿15,这时第一活动块18不会与固定块17相卡合,所以在车辆轮胎的压力下转轴16带着逆齿15转动,使得车辆可以顺利通过,当车辆逆向通过通行门本体1时,这时转轴16上的第一活动块18与固定块17相接触,限制转轴16的转动,从而使得车辆不能通过,通过在逆齿15上焊接过渡板23,使得逆向行驶的汽车在接触到逆齿15时只会使车身发生震动,从而避免了车胎破裂导致车辆不能移动,反而给道路通畅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不适合实际使用的问题。
[0024]实施例2,如图1

3所示,第二活动块19的底部固定有弹簧20,弹簧20的底端固定在活动槽21的底部,第一活动块18位于固定块17的正上方,通行门本体1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立柱2,两个立柱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感光条9,两个立柱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区管理用通行门,包括通行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行门本体(1)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开口(14),所述通行门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21),多个所述开口(14)均贯穿至活动槽(21)的内部,所述活动槽(21)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外表面等距固定有多个逆齿(15),多个所述逆齿(15)均对应滑动连接在多个开口(14)的内部,多个所述逆齿(15)的顶部均延伸至通行门本体(1)的顶部,所述转轴(16)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第一活动块(18),所述转轴(16)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第二活动块(19),所述活动槽(21)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固定块(17),所述通行门本体(1)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支撑块(5),所述通行门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卡口(6),多个所述逆齿(15)的顶部均固定有过渡板(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管理用通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块(19)的底部固定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底端固定在活动槽(21)的底部,所述第一活动块(18)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星孙艺榕苏城吴颖怡方敏佳包林鹏林莹莹杨陆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