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53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干法除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干法除尘器,包括环形溜槽,环形溜槽的环内设有烟道,环形溜槽连通第一下料管的进料端,第一下料管的出料端位于烟道的内部,烟道的内部还设有第二下料管的出料端,第二下料管的进料端位于烟道外侧,所述第二下料管的出料端连接下料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将新鲜氧化铝和载氟循环氧化铝分开下料,避免了氟循环氧化铝结渣板结使管路堵塞,影响新鲜料下料、导致投料浓度失衡的问题;通过在环形溜槽设置在烟道的外部,方便对溜槽内部杂质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净化效率较高,不会出现电解槽的大面积效应,对溜槽内部的清理效果较好。的清理效果较好。的清理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法除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干法除尘
,具体是一种干法除尘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干法除尘器新鲜料与载氟循环料下料方式为在进入反应器之前,将新鲜氧化铝与载氟循环氧化铝在进入反应器前在溜槽内混合,混合好的物料通过溜槽进入反应器内部,通过下料龙头将物料分散与烟气进行吸氟反应。新鲜氧化铝与载氟循环氧化铝共用下料管路,载氟循环氧化铝结渣板结使管路堵塞,影响新鲜料下料,导致干法除尘器投料浓度失衡,载氟循环氧化铝含氟量不稳定,净化效率降低,同时物料的不稳定易引起电解槽大面积效应;且现有干法除尘器的溜槽设置在烟道内部,清理溜槽内部杂质非常不便且清理效果也非常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法除尘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干法除尘器投料浓度失衡,载氟循环氧化铝含氟量不稳定,净化效率降低,同时物料的不稳定易引起电解槽大面积效应以及清理溜槽内部杂质非常不便且清理效果也非常差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法除尘器,具体的,包括环形溜槽,环形溜槽的环内设有烟道,环形溜槽连通第一下料管的进料端,第一下料管的出料端位于烟道的内部,烟道的内部还设有第二下料管的出料端,第二下料管的进料端位于烟道外侧,所述第二下料管的出料端连接下料头。
[0005]进一步的,下料头包括出料管,出料管的进料端连接第二下料管,出料管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圆锥状的分料柱。
[0006]进一步的,分料柱的下方设有圆盘,圆盘的中部连通有供风管。
[0007]进一步的,出料管上设有连接框,分料柱的两侧设有可沿连接框上下滑动的连接板,连接框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08]进一步的,环形溜槽上与第一下料管的进料端相对的位置设有管道清理口。
[0009]进一步的,环形溜槽上设有收尘泄压口,环形溜槽连通有进料槽。
[0010]进一步的,第二下料管与烟道的夹角范围是5
°‑
30
°

[001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将新鲜氧化铝和载氟循环氧化铝分开下料,避免了氟循环氧化铝结渣板结使管路堵塞,影响新鲜料下料、导致投料浓度失衡的问题;通过在环形溜槽设置在烟道的外部,方便对溜槽内部杂质进行清理。
[0012]本技术净化效率较高,不会出现电解槽的大面积效应,对溜槽内部的清理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4]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施例中下料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施例中下料头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施例中第二下料管伸入到烟道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施例中单个第一下料管伸入到烟道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环形溜槽;2、第一下料管;3、第二下料管;4、下料头;41、出料管;42、连接板;43、分料柱;44、圆盘;45、连接框;46、供风管;5、管道清理口;6、收尘泄压口;7、进料槽;8、烟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法除尘器,具体地,包括环形溜槽1,环形溜槽1的环内设有烟道8,环形溜槽1连通第一下料管2的进料端,第一下料管2数量为3个,第一下料管2用于对新鲜氧化铝进行下料,第一下料管2的出料端位于烟道8的内部,环形溜槽1上与第一下料管2的进料端相对的位置设有管道清理口5,设置管道清理口5易清理管道内结渣,能够保证箱体物料均衡,物料含氟稳定,提高吸附效率;环形溜槽1的顶部设有收尘泄压口6,环形溜槽1环外连通有进料槽7;烟道8的内部还设有第二下料管3的出料端,第二下料管3的进料端位于烟道8外侧,第二下料管3的出料端连接下料头4,第二下料管3用于对载氟循环氧化铝进行下料,第二下料管3与烟道8的夹角范围是5
°‑
30
°
,便于载氟循环氧化铝的下料。
[0022]下料头4包括出料管41,出料管41的进料端连接第二下料管3,出料管41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圆锥状的分料柱43,分料柱43有利于将载氟循环氧化铝分散开,避免粘结,出料管41上设有连接框45,分料柱43的两侧设有可沿连接框上下滑动的连接板42,连接框45与连接板4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这种设置方式便于对出料管41的出料端和分料柱4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出料管41出料端的开口小于进料端的开口;分料柱43的下方设有圆盘44,圆盘44的中部连通有供风管46,供风管46用于把分料柱43分出的料进行吹散。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法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溜槽(1),所述环形溜槽(1)的环内设有烟道(8),所述环形溜槽(1)连通第一下料管(2)的进料端,第一下料管(2)的出料端位于烟道(8)的内部,所述烟道(8)的内部还设有第二下料管(3)的出料端,所述第二下料管(3)的进料端位于烟道(8)外侧,所述第二下料管(3)的出料端连接下料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头(4)包括出料管(41),出料管(41)的进料端连接第二下料管(3),出料管(41)的出料端的下方设有圆锥状的分料柱(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法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柱(43)的下方设有圆盘(44),圆盘(44)的中部连通有供风管(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长江张森森王晓雷陈立涛崔希忠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北海汇宏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