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铝电解槽两端口打壳的推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168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铝电解槽两端口打壳的推车装置,包括:小车支架、行走结构、气动风镐、固定结构和风管组件;小车支架包括横梁、竖杆和连接杆;小车支架设置在行走结构上;气动风镐通过固定结构设置在小车支架远离推车手把的一端;固定结构由连接板、连接件和螺栓组成;气动风镐的上部放在连接板对应位置后,通过连接件和螺栓将其固定在连接板上;风管组件包括风管、套管和风压开关;风管一端与气动风镐连接,另一端穿过推车手把后与供气设备连接;套管设置在风压开关与气动风镐之间的风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小车支架来连接操作人员和气动风镐,增大了人与作业位置的距离,能够防止电解质飞溅烫伤。够防止电解质飞溅烫伤。够防止电解质飞溅烫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铝电解槽两端口打壳的推车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铝电解行业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铝电解槽两端口打壳的推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铝电解槽两端口打壳装置是铝电解生产过程中两端口打壳、修整作业的重要工具。目前,在铝电解行业中两端口打壳主要是操作多功能天车打壳机构进行两端口修整、打壳操作,或者是铝电解工手持启动风镐站在炉门平台上进行打壳、修整。铝电解生产中,多功能天车作业任务繁重,且电解槽烟道端属于多功能天车作业盲区,使用多功能打壳机构修整两端口既耽误生产时间,也增加了天车能耗,大幅度增加了作业成本;而人工直接手持风镐作业,很容易被飞溅出的电解质烫伤,并且炉门口处作业空间有限,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温度高,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铝电解槽两端口打壳的推车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铝电解槽两端口打壳的推车装置,包括:小车支架、行走结构、气动风镐、固定结构和风管组件;其中,
[0006]所述小车支架包括横梁、竖杆和连接杆;横梁和竖杆连接成T字型结构,并通过两侧的连接杆加强固定;在横梁的一端设有推车手把;小车支架设置在行走结构上;
[0007]所述气动风镐通过固定结构设置在小车支架远离推车手把的一端;所述固定结构由连接板、连接件和螺栓组成;连接板焊接在小车支架上,连接件为“Ω”状结构;气动风镐的上部放在连接板对应位置后,通过连接件和螺栓将其固定在连接板上;
[0008]所述风管组件包括风管、套管和风压开关;所述风管一端与气动风镐连接,另一端穿过推车手把后与供气设备连接,风压开关设置在风管上;所述套管设置在风压开关与气动风镐之间的风管上;套管的一端与横梁连接。
[0009]较佳地,所述装置上还设有风管架,风管架设置在横梁下方;风管穿过推车手把并盘绕在风管架上后与供气设备连接。
[0010]较佳地,在风管架上设有轴承。
[0011]较佳地,在靠近气动风镐的套管上套设有铁质弯管。
[0012]本技术通过小车支架来连接操作人员和气动风镐,增大了人与作业位置的距离,能够防止电解质飞溅烫伤;通过气压开关来控制装置开/关,保证人员合理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7]实施例一:
[0018]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铝电解槽两端口打壳的推车装置,包括:小车支架1、行走结构2、气动风镐3、固定结构4和风管组件5;其中,
[0019]所述小车支架1包括横梁11、竖杆12和连接杆13;横梁11和竖杆12连接成T字型结构,并通过两侧的连接杆13加强固定,且靠近气动风镐3的连接杆为弧形结构,可以增加推车装置前方的施工空间;在横梁11的一端设有推车手把14;小车支架1设置在行走结构2上;
[0020]所述气动风镐3通过固定结构4设置在小车支架1远离推车手把14的一端;所述固定结构4由连接板41、连接件42和螺栓43组成;连接板41焊接在小车支架1上,连接件42为“Ω”状结构;气动风镐3的上部放在连接板41对应位置后,通过连接件42和四个螺栓43将其固定在连接板41上;
[0021]所述风管组件5包括风管51、套管52和风压开关53;所述风管51一端与气动风镐3连接,另一端穿过推车手把14后与供气设备连接,风压开关53设置在风管51上;所述套管52设置在风压开关53与气动风镐3之间的风管51上;套管52的一端与横梁11连接。在靠近气动风镐3的套管52上套设有铁质弯管7。
[0022]实施例二:
[0023]如图2所示,一种用于铝电解槽两端口打壳的推车装置,包括:小车支架1、行走结构2、气动风镐3、固定结构4、风管组件5和风管架6;其中,
[0024]所述小车支架1包括横梁11、竖杆12和连接杆13;横梁11和竖杆12连接成T字型结构,并通过两侧的连接杆13加强固定;在横梁11的一端设有推车手把14;小车支架1设置在行走结构2上;
[0025]所述气动风镐3为G15工业级气动风镐,其通过固定结构4设置在小车支架1远离推车手把14的一端;所述固定结构4由连接板41、连接件42和螺栓43组成;连接板41焊接在小车支架1上,连接件42为“Ω”状结构;气动风镐3的上部放在连接板41对应位置后,通过连接件42和螺栓43将其固定在连接板41上;由于是螺栓连接,所以气动风镐3可以从固定结构4上拆卸下来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0026]所述风管组件5包括风管51、套管52和风压开关53;所述风管51一端与气动风镐3连接,另一端穿过推车手把14后与供气设备连接,风压开关53设置在风管51上;所述套管52
设置在风压开关53与气动风镐3之间的风管51上,用以控制风管风压的开/关;套管52的一端与横梁11连接;在靠近气动风镐3的套管52上套设有铁质弯管7,防止风管在高温作业区域被烧坏(两端口作业处接近高温电解质,温度较高);
[0027]所述风管架6设置在横梁11下方;风管51穿过推车手把14并盘绕在风管架6上后与供气设备连接。在风管架6上设有轴承61,通过设置轴承61以便于风管51的盘绕。
[0028]本技术中,气动风镐通过压缩空气提供动力,风镐凿子快速来回运动,从而对电解槽两端口进行打壳、修整作业;风管架主要用于收放风管,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小车支架下部设置行走结构,便于装置的整体移动、转向及调整打壳深度。本技术能较好的防止作业时电解质飞溅烫伤,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开危险作业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职工健康。本技术的装置设计为推车结构,整个装置可以更好的移动、转向、调整作业位置和深度。
[0029]以上所揭露的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铝电解槽两端口打壳的推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支架(1)、行走结构(2)、气动风镐(3)、固定结构(4)和风管组件(5);其中,所述小车支架(1)包括横梁(11)、竖杆(12)和连接杆(13);横梁(11)和竖杆(12)连接成T字型结构,并通过两侧的连接杆(13)加强固定;在横梁(11)的一端设有推车手把(14);小车支架(1)设置在行走结构(2)上;所述气动风镐(3)通过固定结构(4)设置在小车支架(1)远离推车手把(14)的一端;所述固定结构(4)由连接板(41)、连接件(42)和螺栓(43)组成;连接板(41)焊接在小车支架(1)上,连接件(42)为“Ω”状结构;气动风镐(3)的上部放在连接板(41)对应位置后,通过连接件(42)和螺栓(43)将其固定在连接板(41)上;所述风管组件(5)包括风管(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镜松杨宝宣何邵文李应芳李国民车立志可金川赵钢安中春李先贵紫成伟李伟张杰洪余双艇李鸿飞苏利品杨学松
申请(专利权)人:鹤庆溢鑫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