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榆林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氨气分解制氢纯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124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气分解制氢纯化装置,涉及氨气分解制氢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分解炉、吸附箱和冷凝器;盘式电热丝使得分解炉内的液氨变成氮气和氢气,通过第一导管进入吸附箱内,气体通过水后,未完全分离的氨气被吸收,半球形块被吹起,半球形块的上端和限定杆第二端接触,气体从半球形块和通气口的间隙流过,隔层上方的干燥吸附板吸收掉夹杂的水分,纯化后的氢气和氮气混合器通过第二导管进入冷凝器内,使得氮气变为液氮,流至冷凝器底部,气态氢气通过冷凝器顶部的出气口流出冷凝器,液态氮气通过出液口流出冷凝器,完成了氢气的纯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纯化度高,节约人力,适于推广。适于推广。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气分解制氢纯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氨气分解制氢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氨气分解制氢纯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氨分解制氢作为一种常规的制氢工艺,能够分解为氮气、氢气、和部分未分解的氨气与水的混合气,能满足一般生产工艺的需要。然而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中氢气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且氢气的纯度也要求越高。
[0003]现有的氨气分解制氢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氨分解制氢设备分解时会产生氮气、氢气和未完全分离的氨气,通常利用冷凝法根据各组分不同的熔沸点分离,这要分别控制不同的温度,操作起来非常麻烦,因此在冷凝前除去未完全分离的氨气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氨气分解制氢纯化装置,解决氨气分解制氢气纯化过程中,未发完全分离的氨气难除去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氨气分解制氢纯化装置,包括分解炉、吸附箱和冷凝器;所述分解炉内设有盘式电热丝,所述盘式电热丝外设有耐火层,所述分解炉内壁还设有保温隔热层,所述分解炉底部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分解炉外侧壁还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第一端外接储氨容器,所述加料口第二端分别贯穿分解炉侧壁和保温隔热层伸入保温隔热层内,所述分解炉顶部连接有第一导管第一端,所述第一导管第二端连接有吸附箱;所述吸附箱内设有隔层,所述隔层内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两端口内壁分别设有弧形限位块,两个所述弧形限位块之间设有半球形块,所述半球形块底部和通气口下端的弧形限位块可拆卸连接,所述通气口上端的弧形限位块上方还连接有两条支撑杆第一端,两条所述支撑杆第二端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底部连接有限定杆第一端,所述限定杆第二端和半球形块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隔层上方的吸附箱内侧壁设有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干燥吸附板,所述吸附箱底部设有若干第二支撑座,所述吸附箱外侧壁分别设有加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吸附箱顶部连接有第二导管第一端,所述第二导管第二端连接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冷凝器底部分别设有若干第三支撑座和出液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分解炉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分解炉顶部为弧形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加水口在吸附箱外侧壁的位置高于出水口在吸附箱外侧壁的位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半球形块的直径尺寸小于通气口的内径尺寸。
[0009]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吸附板外的吸附箱外侧壁还设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内第一端铰接有操作门第一端,所述操作口内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操作门第二端。
[0010]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的氨气分解制氢纯化装置,氨气被裂解后会产生氢气、氮气和未完全分离的氨气,当混合气流过吸附箱内的水层时,氨气被吸收,氮气和氢
气夹杂着一些水分流出水层,完成了对未完全分离氨气的除去;半球形块在气体流过时,会被吹起,没有气体通过时由于重力作用会贴着弧形限位块,使得下方的水蒸气不会进入;干燥吸附板将氮气和氢气中夹杂的水分除去,使得冷凝器中只有两组组分,使得氢气纯化更加方便。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纯化度高,节约人力,适于推广。
[0011]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半球形块安装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操作口安装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半球形块运动状态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为分解炉、11为第一支撑座、12为盘式电热丝、13为耐火层、14为保温隔热层、15为加料口、16为第一导管、2为吸附箱、21为第二支撑座、22为隔层、23为环形隔板、24为干燥吸附板、25为通气口、251为弧形限位块、252为半球形块、253为支撑杆、254为圆板、255为限定杆、26为加水口、27为出水口、28为操作口、281为操作门、29为第二导管、3为冷凝器、31为出气口、32为出液口、33为第三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参考图1至图4,一种氨气分解制氢纯化装置,包括分解炉1、吸附箱2和冷凝器3;分解炉1用于将液态氨气裂解为氮气和氢气,其中会夹杂未完全分离的氨气,分解炉1为圆柱形结构,分解炉1顶部为弧形结构,便于气体流通,分解炉1内安装有盘式电热丝12,盘式电热丝12用于加热,使得分解炉1内的温度达到反应温度,盘式电热丝12市售可得,盘式电热丝12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盘式电热丝12外安装有耐火层13,耐火层13用于保护盘式电热丝12不与气体接触,耐火层13为耐火纤维材料,分解炉1内壁还安装有保温隔热层14,保温隔热层14作用于减少热量散失,保温隔热层14为硅铝纤维,分解炉1底部安装有第一支撑座11,第一支撑座11用于支撑分解炉1,分解炉1外侧壁还安装有加料口15,通过加料口15添加液氨,加料口15第一端外接储氨容器,加料口15第二端分别贯穿分解炉1侧壁和保温隔热层14伸入保温隔热层14内,分解炉1顶部连接有第一导管16第一端,第一导管16第二端连接有吸附箱2,第一导管16将裂解后的氮气、氢气和部分未完全分离的氨气送进吸附箱2;吸附箱
2内安装有隔层22,隔层22将吸附箱2内分成两个空间,隔层22内安装有通气口25,通过通气口25下方的气体进入上方,通气口25两端口内壁分别安装有弧形限位块251,弧形限位块251起限定位置作用,两个弧形限位块251之间安装有半球形块252,半球形块252具有一定自重,当有气体流过通气口25时,半球形块252被吹起,没有气体流过时半球形块252由于重力作用,下端贴着弧形限位块251,半球形块252的直径尺寸小于通气口25的内径尺寸,使得气体可以流过,半球形块252底部和通气口25下端的弧形限位块251可拆卸连接,通气口25上端的弧形限位块251上方还连接有两条支撑杆253第一端,两条支撑杆253第二端连接有圆板254,气体从圆板254下方的四周吹出,圆板254底部连接有限定杆255第一端,限定杆255第二端和半球形块252上端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气分解制氢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解炉(1)、吸附箱(2)和冷凝器(3);所述分解炉(1)内设有盘式电热丝(12),所述盘式电热丝(12)外设有耐火层(13),所述分解炉(1)内壁还设有保温隔热层(14),所述分解炉(1)底部设有第一支撑座(11),所述分解炉(1)外侧壁还设有加料口(15),所述加料口(15)第一端外接储氨容器,所述加料口(15)第二端分别贯穿分解炉(1)侧壁和保温隔热层(14)伸入保温隔热层(14)内,所述分解炉(1)顶部连接有第一导管(16)第一端,所述第一导管(16)第二端连接有吸附箱(2);所述吸附箱(2)内设有隔层(22),所述隔层(22)内设有通气口(25),所述通气口(25)两端口内壁分别设有弧形限位块(251),两个所述弧形限位块(251)之间设有半球形块(252),所述半球形块(252)底部和通气口(25)下端的弧形限位块(251)可拆卸连接,所述通气口(25)上端的弧形限位块(251)上方还连接有两条支撑杆(253)第一端,两条所述支撑杆(253)第二端连接有圆板(254),所述圆板(254)底部连接有限定杆(255)第一端,所述限定杆(255)第二端和半球形块(252)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隔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桐张涵许云华张军林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