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能盘及其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92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能盘,包括:第一盘体,第一盘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环边及第一内环边,第一外环边朝下凸设有第一凸边,第一内环边的内侧用于容置燃烧器;第二盘体,第二盘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外环边及第一内环边,第二外环边朝上凸设有第二凸边,第一凸边与第二凸边相连;第一盘体及第二盘体之间形成隔热腔,第一凸边和/或第二凸边开设有与隔热腔连通的进气孔,第一内环边与第二内环边之间形成与隔热腔连通的出气结构。通过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形成腔体和二次空气补充流道,利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所聚集的热量对二次空气进行预热,使得被预热过的二次空气进入燃烧器后减少对燃烧器热量的吸收,降低燃烧器的热损失。损失。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能盘及其燃气灶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灶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聚能盘及其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灶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及高温烟气,主要通过热对流及热辐射的方式对锅具进行传热,同时高温火焰及烟气也会对周围的物体,如空气、灶具面板、锅支架、灶具火盖等进行传热,导致热量损失。因此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一般会在燃气灶上增加一个聚能盘,从而在减少与周围空气换热的同时将热量反射回锅具的锅底。但是现有的聚能盘大多为单层,受热后温升较快,温度很高,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较大,灶具热效率提升不明显。
[0003]公开号为“CN213066191U”,公开日为2021年4月27日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及燃气灶的聚能盘,其聚能盘包括上层聚能盘、若干个中层聚能盘和下层聚能盘,上下多层聚能盘层叠布设,形成多个子腔体,减少了上层聚能盘与中层聚能盘、下层聚能盘之间热量的传递,提高了燃气灶的热效率。
[0004]但是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能量传递至上层聚能盘和下层聚能盘之间的子腔体之后,热量得不到释放利用,造成热量的浪费。而且该方案中的二次空气从聚能盘的下方进入至燃烧器的火焰内,由于外部的二次补充的空气相较于火焰的温度是冷空气,在冷空气补充至火焰后虽然能够使燃气更加充分燃烧,但是由于冷空气要吸热,会带走燃烧器的热量而导致燃烧器的热损失,降低了对锅具的加热效率。另外,二次空气不受到限制地补充至火焰处,而当二次空气的补充量多于燃气充分燃烧的需求量,多余的空气就会影响燃气燃烧,影响其发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聚能盘及其燃气灶,通过聚能盘的传热将二次空气进行预热,从而减少冷空气带走燃烧器的热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提供一种聚能盘,包括第一盘体,所述第一盘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环边及第一内环边,所述第一外环边朝下凸设有第一凸边,所述第一内环边的内侧用于容置燃烧器;
[0008]第二盘体,所述第二盘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外环边及第二内环边,所述第二外环边朝上凸设有第二凸边,所述第一凸边与第二凸边相连;
[0009]所述第一盘体及第二盘体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第一凸边和/或第二凸边开设有与所述隔热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第一内环边与所述第二内环边之间形成与所述隔热腔连通的出气结构。第一外环边及第一内环边分别是第一盘体的外边缘和内边缘,第二外环边及第一内环边分别是第二盘体的外边缘和内边缘。
[0010]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聚能盘放置在水盘上,第二盘体的底面与水盘的端面抵接,燃烧器产生的热量向聚能盘的方向流动,大部分被聚能盘反射回锅具的锅底中,部分热量经过第一盘体的底面向下散射,而该部分的热量会停留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所形成的隔
热腔内,避免热量向外散射造成热量损失。同时,根据对应燃气灶需要补充二次空气的量,可以同时在第一凸边和第二凸边上设置进气孔或只在第一凸边或第二凸边上设置进气孔,控制二次空气的补充量。二次空气通过进气孔流入至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的隔热腔内,由于第一盘体第一内环边和第二盘体第二内环边设有出气结构,二次空气能够进入至燃烧器内,腔体内的热量对二次空气进行预热,经过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进入燃烧器后可以减少对燃烧器热量的吸收量,降低燃烧器的热损失,同时也能够让聚能盘腔体内的热量得到利用,避免热量浪费,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边和所述第二凸边均开设有多个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第一凸边的多个进气孔呈圆周等间距地分布于所述第一凸边,位于所述第二凸边的多个进气孔呈圆周等间距地分布于所述第二凸边。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环边与所述第二内环边形成敞口,所述敞口与所述隔热腔相连通,所述敞口为所述出气结构。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环边朝下凸设有第三凸边,所述第二内环边朝上凸设有第四凸边,所述第三凸边与所述第四凸边相连接,所述第三凸边和/或所述第四凸边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隔热腔相连通,所述出气孔为所述出气结构。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的层叠连接更加稳定,经过预热的二次空气通过出气孔进入至燃烧器中。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凸边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多个所述出气孔呈圆周等间距地分布于所述第四凸边。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盘体,所述第三盘体设置于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之间,以将所述隔热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三盘体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均与所述通孔连通。第三盘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当设有两个以上的第三盘体,第三盘体之间也会形成流动腔。第三盘体也会吸收部分的热量,并且第三盘体增加了与二次空气接触的面积,使得加热二次空气的效果更好。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通过通孔使得两者之间互相连通。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盘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内环边和第三外环边,所述第三内环边位于所述第一内环边及第二内环边之间,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三盘体上靠近所述第三内环边的一侧,所述第三外环边位于所述第一外环边及第二外环边之间。第三内环边和第三外环边分别为第三盘体的内边缘和外边缘。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外环边夹设于所述第一凸边与所述第二凸边之间,和/或,所述第三内环边夹设于所述第三凸边与第四凸边之间。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盘体和/或所述第三盘体呈自上而下内凹的弧形结构。
[0019]一种燃气灶,包括水盘、燃烧器组件和安装于所述水盘上的支架,还包括上述的聚能盘,所述聚能盘安装于所述水盘上,第二盘体的底面与所述水盘的顶面抵接。烹饪锅具放置于支架上。
[0020]本技术的聚能盘,与
技术介绍
相比,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形成腔体和二次空气补充流道,利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所聚集的热量对二次空气进行预热,使得被预热过的二次空气进入燃烧器后减少对燃烧器热量的吸收,降低燃烧器的热损失。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聚能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聚能盘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聚能盘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燃气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1

第一盘体;101

第一凸边;102

第三凸边;2

第二盘体;201

第二凸边;202

第四凸边;203

出气孔;3

进气孔;4

第三盘体;401

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能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盘体(1),所述第一盘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外环边及第一内环边,所述第一外环边朝下凸设有第一凸边(101),所述第一内环边的内侧用于容置燃烧器;第二盘体(2),所述第二盘体(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外环边及第二内环边,所述第二外环边朝上凸设有第二凸边(201),所述第一凸边(101)与第二凸边(201)相连;所述第一盘体(1)及第二盘体(2)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第一凸边(101)和/或第二凸边(201)开设有与所述隔热腔连通的进气孔(3),所述第一内环边与所述第二内环边之间形成与所述隔热腔连通的出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边(101)和所述第二凸边(201)均开设有多个所述进气孔(3),位于所述第一凸边(101)的多个进气孔(3)呈圆周等间距地分布于所述第一凸边(101),位于所述第二凸边(201)的多个进气孔(3)呈圆周等间距地分布于所述第二凸边(2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环边与所述第二内环边形成敞口,所述敞口与所述隔热腔相连通,所述敞口为所述出气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环边朝下凸设有第三凸边(102),所述第二内环边朝上凸设有第四凸边(202),所述第三凸边(102)与所述第四凸边(202)相连接,所述第三凸边(102)和/或所述第四凸边(202)开设有出气孔(203),所述出气孔(203)与所述隔热腔相连通,所述出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楚鹏张煜圣麦贵杨莫志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