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燃点火装置、燃烧装置及发动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086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燃点火装置、燃烧装置及发动机,包括预燃室、火花塞、喷射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电控单元,火花塞和喷射器设置在预燃室上,喷射器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油口、喷射口和容纳腔;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预燃室的压力并反馈至电控单元,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容纳腔中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气的压力并反馈至电控单元;在达到喷射器的预设喷射时刻时,且电控单元判断到容纳腔中的混合气的压力与预燃室的压力的比值在2以上时,控制喷射口打开,以通过喷射口将混合气喷入预燃室内。混合气的流速保持不变,能通过控制喷射脉宽精准控制混合气的喷射总量,从而能够控制喷射器内混合气的当量比,提高燃烧稳定性。提高燃烧稳定性。提高燃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燃点火装置、燃烧装置及发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的发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燃点火装置、燃烧装置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启动时,需要通过点火装置点火来点燃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气。点火装置不仅影响着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还决定了发动机能否正常工作。
[0003]近年来,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油耗和排放法规,越来越多的发动机上采用主动式预燃室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在预燃室上同时安装火花塞与喷油器,能够稳定且快速地点火,实现lambda>2.0的超稀薄燃烧,燃烧稳定,从而显著降低燃烧损失。但该点火装置也存在一些问题:1)预燃室内换气效果差,超稀薄燃烧工况以及高EGR工况的稳定性受到限制;2)预燃室的有限空间内油束撞壁问题明显,湿壁量大(传统燃烧室湿壁量通常小于0.8%,采用常用燃油喷射器可造成预燃室内>20%的湿壁量);3)由于预燃室内燃油混合差,当量比分布不均匀,将恶化排放性能。由于以上技术上的缺陷,主动式预燃室点火装置的广泛应用存在较大挑战。
[0004]现有的一种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燃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燃室、火花塞、喷射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电控单元,所述火花塞、所述喷射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火花塞和所述喷射器设置在所述预燃室上,所述喷射器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油口及喷射口,由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与由所述进油口进入的燃油在所述喷射器内设置的容纳腔中混合以形成混合气;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预燃室的压力并反馈至所述电控单元,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容纳腔中的混合气的压力并反馈至所述电控单元;在达到所述喷射器的预设喷射时刻时,且所述电控单元判断到所述容纳腔中的混合气的压力与所述预燃室的压力的比值在2以上时,控制所述喷射口打开,以通过所述喷射口将所述混合气喷入所述预燃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燃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包括预燃室喷油器、混合容器及喷嘴,所述混合容器的内腔上下贯通,所述容纳腔包括形成在所述混合容器的内腔的靠近所述喷嘴的一端的混合腔,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混合容器上并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喷嘴上设置所述喷射口,所述喷射口在打开时与所述混合腔连通,所述喷射口在关闭时与所述混合腔阻断;所述进油口设置在所述预燃室喷油器的第一端,所述预燃室喷油器的第二端插接在所述混合容器的内腔中,所述预燃室喷油器的出油口与所述混合腔相通;所述喷嘴包括喷嘴体、针阀体和控制机构,所述喷嘴体的内腔上下贯通,所述喷嘴体的内腔靠近所述预燃室的一端形成所述喷射口,所述针阀体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喷嘴体的内腔中;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针阀体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预燃室的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喷射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燃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喷嘴体的内腔靠近所述喷射口的一端的存储腔,在所述喷射口打开时,所述混合腔、所述存储腔及所述喷射口依次连通,在所述喷射口关闭时,所述存储腔与所述混合腔阻断;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存储腔中的混合气的压力并反馈至所述电控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燃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口的靠近所述预燃室的一端形成第一渐缩孔,所述喷射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策远韦静思许汉君武珊刘明嘉马桂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