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朝海专利>正文

手机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83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充电器,可用于交、直流电源供电,方便手机居家旅游时充电。该充电器包括方形上壳体1、下壳体2,电路板4电池夹具9指示灯3,电路5。下壳体安装电路板、电路、电池夹具、指示灯,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充电电路及电池充电、充满指示电路、直流输出电路、电池组电路;直流输出电路通过充电器壳体的J1插头线座、J2插头线座用连接线接到手机充电。(*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充电器,尤其是一种交直流两用的手机充电器,它能分别对不同型号的手机进行充电。
技术介绍
目前,任何一部带机充电的手机充电器都必须接上市电才能工作,否则手机无法充电,当外出、在车船上、在野外,手机缺电时则无法工作,影响通讯,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甚至有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交直流手机充电器,既可以使用AC100-240V交流市电,也可以使用普通一次性干电池和可充电电池给手机充电。本技术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指示灯、电路板、电路市电源接线,J1插头接线,J2插头接线;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为长方形,活动连接;上壳体开有指示灯孔;使指示灯穿出显示,下壳体下半部装有电池夹具,以便安装电池。上半部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本技术采用的电路元器件;下壳体的底部靠电池夹具安装处开有方口,方口上有电池盖板,该盖板与下壳体活动连接;壳体的上端开有二个插头线输出插座孔,安装插座以便连接插头线,壳体的下端开有电池线输出孔,以便引出市电电源线;市电电源线,插头线,指示灯连线均接到电路板的电路上。市电电源线接通到市电电源AC100-240V,插头线输出有两组以适应不同品种规格手机充电的需要,指示灯设置三个分别为红、黄、绿色。下端红色亮表示市电电源接入,中间绿色指示灯亮,黄色指示灯熄,指示电池已被充满,上端黄色指示灯亮,指示电池正在被充电。本技术使用四节“AAA”可充电电池或普通电池(普通电池不能用来被充电),通过电池夹具将四节电池组成串联电池组形式,将电池组的正、负端分别连接到电路的相应位置。本技术采用的电路可使用交流市电同时对手机充电和对电路使用的可充电电池充电;不使用交流市电时,通过电路使用可充电电池或普通电池对手机充电。本技术采用的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充电电路及电池电压检测和充电充满指示电路、直流输出电路,电池组电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容C1电阻R1、R2、R3、指示灯D8;开关电源电路包括三极管Q1,变压器T,电阻R4、R5、R6、R7、R8、电容C2、C3、C4,二极管D2、D3、D4;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D5,电容C5;充电电路及电池电压检测和充电、充满指示电路包括三极管Q2、Q3,电阻R9、R10、R11、R12、R13、R14、R15,电位器RV,比较器TL431,绿色指示灯D10、黄色指示灯D9;直流输出电路包括二极管D6,D7,插座J1,J2;电池组电路包括电池组E。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输入接电源AC100-240V;输出接开关电源电路输入;开关电源电路输出接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第二整流电路输出一路接充电电路及电池电压检测和充电、充满指示电路输入,另一路接直流输出电路;充电电路输出接电池组;电池组输出接直流输出电路。电路的工作原理将电路的①②端接入AC220V市电后,经二极管D1电容器C1及电阻R1,R2,R3,指示灯D8组成的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形成约300V直流电压,输出③、④接开关电源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由开关三极管Q1、变压器T;电阻R4、R5、R6、R7、R8,电容C2、C3、C4二极管D3、D4稳压二极管D2组成。电阻R4一端接端点③,另一端串联电阻R8,接至开关三极管Q1的基极提供启动电流,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L1一端接端点③另一端⑥接Q1集电极,Q1的发射极接端点④变压器初级的L2绕组一端,另一端点⑦接二极管D3的负端,开关三极管Q1取得启动电流后,开关管开始导通,集电极电流在变压器T初级绕组L1中线性增长,在绕组L2中感生出使Q1基极为正,发射极为负的正反馈电压,使Q1迅速进入饱和区,同时感生电压给电容C4充电,C4一端是接L2的⑦端,另一端接电阻R6、R7串联的中点⑧,R6的另一端连接R8一端后连接Q1基极,随着电容C4的充电电压增高,Q1的基极电压逐渐降低使Q1退出饱和区,Q1集电极电流开始减少,变压器T线圈L1中由集电极电流产生的磁通开始减少,L2中感生出使Q1的基极为负,发射极为正的负反馈电压;使Q1迅速截止,L2产生的上端⑦为负下端④为正的感生电压,一方面使Q1反偏,另一方面经二极管D3整流对电容器C3充电,C3一端接④端,另一端接二极管D3的正端,对C3充电的电压作为输出的取样电压,与稳压二极管D2配合,D2一端接电容器C3,另一端接电阻R8一端。D2稳压管稳压值低或C3取样电压偏高,都会使开关管Q1导通时间变短,输出电压降低,反之,输出电压升高,完成整个开关电源的稳压功能。在Q1截止期,变压器T次级L3绕组产生电压L3输出端⑨、⑩输出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经二极管D5整流,C5滤波形成约8.5V直流电压,此电压输出端经分两路,一路经二极管D6接至插座J1,J2通过连接线与手机相连供手机充电,完成普通手机充电器的功能;另一路接三极管Q3对四节型号为“AAA”可充电电池组E充电;D6正极接端点和三极管Q3集电极,Q3的发射极接电池组E正端,接上待充电池后,低于5.2V的待充电电池经电阻R15串联电位器RV分压后低于2.5V时,比较器TL431呈现截止状态,则三极管Q3基极电位为高电位,Q3饱和导通,对电池充电。比较器TL431一端接变压器次级L3的⑩端,另一端串接电阻R14后接Q3基极,比较器TL431的K端接电位器可动端。当电池电压充至5.2V时,比较器的K端电压达到2.5V,TL431比较器翻转,将Q3的基极电位降低至4V,使三极管Q3发射结反偏而截止,绿色发光二极管D10亮,停止对电池充电。充满电的电池电压为5.2V,经二极管D7接至插座J1,J2,通过连线与手机相连给手机充电。D7正柱接Q3发射极,二极管D6、D7的负端经并联后再接到插座J1、J2,D6、D7作用是自动选择市电给手机充电还是电池给手机充电,当插上市电时,因开关电源输出电压高于电池电压,D6导通D7截止故采用市电给手机充电;当不插市电时,D7导通,D6截止,这时,可通过电池给手机充电。红色指示灯D8与电阻R3串联后并接在整流滤波电路的③、④端,接市电后红灯亮;黄色指示灯D9一端接变压器T3的⑩端,另一端串接电阻R11后接三极管Q2发射极,当四节待充的可充电电池正确装入电路中,接通市电时,通过由TL431、电阻R15,电位器RN组成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来判断待充电池是否充满,若待充电池电压低于5.2V时,三极管Q2导通,黄色指示灯D9亮,指示电池正处于充电中;当检测到电池电压为5.2V时表示电池已充满,绿色指示灯D10亮,而黄色指示灯D9熄;D10一端接Q3基极,另一端接TL431比较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手机充电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采用的电路方框图。图3是本技术采用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参照附图1、2、3设计制做。如图1,本技术包括长方形壳体,壳体分上壳体1、下壳体2,红、绿、黄指示灯3、电路板4、电路5、市电源接线6、J1插头接线7、J2插头接线8、电池夹具9,上壳体与下壳体活动连接,上壳体对应指示灯位置开有指示灯孔、使指示灯穿出供观察判断;在下壳体下半部市电源接线6一端装有电池夹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充电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指示灯、电路板、电池夹具、电路,其特征在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为长方形,活动连接,上壳体(1)开有指示灯孔,下壳体(2)下半部装有电池夹具(9),上半部装有电路板(4),电路板上安装电路元器件(5),下壳体的底部电池夹具安装处开有方口,方口上有电池盖板,盖板与下壳体活动连接;壳体的上端开有二个插座孔,安装插座J1插头连线和J2插头连线;壳体的下端开电源输出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充电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指示灯、电路板、电池夹具、电路,其特征在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为长方形,活动连接,上壳体(1)开有指示灯孔,下壳体(2)下半部装有电池夹具(9),上半部装有电路板(4),电路板上安装电路元器件(5),下壳体的底部电池夹具安装处开有方口,方口上有电池盖板,盖板与下壳体活动连接;壳体的上端开有二个插座孔,安装插座J1插头连线和J2插头连线;壳体的下端开电源输出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电路包括第一整流滤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朝海廖云雪计乐强
申请(专利权)人:罗朝海廖云雪计乐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